
近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为一名患者成功实施了血管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经过手术治疗后,该手术对于预防患者心脏性猝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医生:“还是有点痛是吗?”
患者:“不痛。”
医生:“好的好的,不扭动就不疼。”
患者:“是的。”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范洁:“昨天我们为两例患者植入了该设备,这两例患者的EF值均小于35%,属于心衰患者,符合猝死的高危人群特征。其实说到ICD,特别是EV-ICD,大家可以在电视上看到,有的病人突然倒地,我们医生就会拿一个除颤器,‘砰’的一下,病人就缓过来了。这个机器具有诊断功能,首先要判断你是不是一个需要急救的病人,是否会发生猝死的心律失常。诊断完以后,这个机器可以及时给予治疗。”
![]()
据了解,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简称ICD)是目前防治心脏性猝死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现有经静脉ICD和皮下ICD两种治疗选择。
静脉ICD需要通过静脉将除颤电极导线送入右心室,存在静脉通路狭窄或闭塞导致植入困难、血管穿刺相关并发症、导线断裂、感染、三尖瓣反流等导线相关并发症和问题。
皮下ICD虽然避免了静脉ICD电极导线相关并发症问题,但由于其导线置于胸骨外侧皮下,与心脏距离较远,无法提供常规心动过缓起搏及室性心动过速的ATP治疗,因此尚不适用于起搏依赖和有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需求的患者。相较于上述两种治疗方式,血管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EV-ICD)植入术更具优势。
![]()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范洁:“血管外的ICD避免了既往经血管到心脏的路径。如果机器伴随病人终身,可能会出现一些感染问题。如果感染,就会出现血管内心腔内的感染。而血管外的ICD,即便有感染,处理起来也比较简单,而且风险较小。”
![]()
患者家属:“我平时了解到,心梗、脑梗、心衰是世界上突发且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我觉得为自己的父亲装上ICD,可以起到平时的监控作用,也能起到保命急救的作用,就像汽车的安全气囊,平时不出事,一旦出事可以保命,安装上更加放心。”
![]()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编辑:潘华梅
编审:李菁
终审:赵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