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突然出手,对6家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制裁,掀起中美博弈的新波澜。
几乎同一时间,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点赞”中国九三阅兵,罕见地喊话“愿与中国携手维护和平”。
一边是精准打击美军工业根基,一边是美国前总统挥起橄榄枝,这场戏,不简单。
2025年已经走到下半场,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战术正碰上现实的硬墙:中国出口不减反增、军工反制有力、全球话语权不断上升。
一场看似僵局的较量,正在悄然走向一个新的转折点。
![]()
军工命门上的精准一刀
如果说外交是门艺术,那制裁就是一门“技术活”。
中国这次打的不是广撒网的“口号制裁”,而是直奔美国军工心脏。
![]()
中国商务部宣布将6家美国军工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这6家公司可不是一般角色: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是美国唯一能造核航母的企业。
通用原子能,是美军无人机的主要供应商。
还有五角大楼合同榜单上的常客。
中国的这记操作,不是象征性的“亮个相”,而是实打实切断了这些企业在华的投资、出口和合作渠道,并明确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也就是既能造导弹又能做民用产品的技术和材料。
![]()
更狠的是,中国还动用了“稀土”这一张王牌。
美军78%的稀土永磁材料来自中国,而这些材料正是F-35战斗机雷达、航母电磁弹射系统的关键。
供给一断,后果立竿见影:亨廷顿·英格尔斯的F-35雷达产能下滑了40%,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的最新型驱逐舰项目直接暂停。
《金融时报》披露,仅2022年,美国军工装备采购成本就上涨了23%。
反观中国,同期军工研发投入增长31%,技术自立的速度正在加快。
![]()
这不是一次任性的反击,而是清晰的信号。
背景很明确:林佳龙在9月初窜访纽约,中美在台海问题上持续拉高对抗温度。
中国商务部在制裁声明中强调,此举依法依规,意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并推动全球供应链去美国化。
换句话说,这是一次“以牙还牙、但不玩火”的对等反制。
![]()
这也打破了一个惯性思维:
过去总以为中国在应对美方挑衅时“太克制”,但这回,中国没有被动挨打,而是挑了时机、找准痛点、精准出手,打得美方措手不及,也让全球看到了中国在战略博弈中的另一面。
![]()
从全球警察到“本土保安”
就在中方精准出招的同时,美国内部也开始“换剧本”。
一份五角大楼泄露的文件显示,《2026年国防战略草案》已悄然调整方向:美国将从“全球干预”转向“本土防御”,从“全面遏制”转为“重点围堵”。
简单说,就是打不过,就缩回来。
![]()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美军现实的反映。
2024年10月,中国山东舰编队穿越第二岛链,震动西太平洋。
结果,美军“里根号”航母选择后撤200海里,连CNN都报道说,这标志着“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权优势正在松动”。
而这种退缩并非孤例,而是趋势。
![]()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闭门会议中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美军在第一岛链的优势正在迅速消失。”
而失去优势的原因,不只是预算紧张,更是对手的技术升级。
东风-27导弹飞行速度高达15马赫,几乎让美国现有反导系统形同虚设。
中国已经率先实现高超音速导弹“海陆空潜”全平台列装,成为全球唯一。
这种“全覆盖”的技术优势,让美国想进也进不来,想守也守不住。
![]()
更棘手的是,美国的战略收缩不仅是“想退”,更多是“不得不退”。
哈佛教授约瑟夫·奈指出,美国同时面对中国、俄罗斯、中东三线困局,已经“战略超负荷”。
政府停摆都成了“常规操作”——每周损失150亿美元,军人甚至面临欠薪,美版“财政悬崖”比任何对手都更危险。
![]()
而科技方面的瓶颈也开始显现。
以色列“金穹”系统曾被吹成“空中阿拉丁神灯”,如今却因为稀土供应链断裂,连更新升级都成了问题。
从战场到市场,从硬件到软件,美国的“全球警察”身份,正在从四面八方被削弱。
![]()
特朗普的橄榄枝,是投降还是认清现实?
就在中国打出军工制裁这张牌的同时,特朗普突然“变脸”,在海湖庄园上演了一出“中美和解秀”。
他不仅公开赞赏中国的九三阅兵,还发文称“愿与中国携手维护世界和平”。
要知道,这位前总统曾是中美贸易战的“发起人”,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对华芯片出口卡得死死的,现在突然“示好”,实在耐人寻味。
![]()
其实,特朗普这步棋,不是“激情发言”,而是“现实所迫”。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不降反升,尤其是电动汽车出口翻了一番,锂电池出口增长18%。
这不是“韧性”,而是“反弹”。
美国越压,中国越强。
![]()
特朗普曾自诩“贸易谈判大师”,但现实狠狠打脸。
8月,美国再次对华半导体设备加征关税,结果不但没“卡住”中国芯片,反而拖垮了自己:应用材料公司单日市值蒸发120亿美元,美股芯片板块集体跳水。
脱钩的代价,从股市到实体经济,没人能忽视。
![]()
更扎心的是,中国已经在35项关键技术中突破了22项,包括最被卡脖子的光刻机,技术封锁不再是“压轴大招”。
与此同时,中国的贸易结构也在悄然变化:2018年对美依赖度超过20%,如今已降到不到12%。
不再依赖美国,是中国的“应变”;反过来,美国却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
而这背后,是一个更大的趋势在加速:世界正在变“多极”。
中国的一带一路已经覆盖全球三分之二国家,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飙升到12%,上合组织扩展到27个成员国。
普京说得直白:“多极化是霸权的反作用。”
美国不再是“唯一的剧本作者”,而是越来越像一个被动应对的“观众”。
![]()
特朗普的“示好”,并不意味着投降,而是看清了一个现实:单靠制裁和关税,已经解决不了“中国问题”。
更准确地说,中国已不再是“问题”,而是“变量”。
既然压不住,那就换种方式共处,这是特朗普一贯的“生意人逻辑”。
![]()
一场战略溃败,一次秩序重构
从军工制裁,到战略收缩,再到特朗普“示好”,中美关系的对抗节奏,正在悄悄转向。
美国的“硬压战术”碰上了中国的“柔中有刚”:一边是军事、经济、科技多线受挫,一边是战略反制、技术突围和全球布局的稳步推进。
![]()
正如中国古语所说,“兵犹火也,不戢自焚”,美国的霸权正走向黄昏,而中国的克制与反击,则赢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
未来的国际秩序,不再由一个国家说了算。
多极化不是梦想,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特朗普的“和平橄榄枝”,或许正是美国对这一现实的低头。
中美关系的剧本,或许要开始翻页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