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内科学家该努力了,论文数量世界第一,诺贝尔奖遥遥无期,为啥

0
分享至





十月的北欧,诺贝尔奖的荣耀再次照亮世界科学殿堂。

当74岁的日本科学家本庶佑因"免疫刹车"理论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时,日本全国沸腾。

而在太平洋西岸,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科研团队、发表最多数量论文的中国科学界,却再次陷入令人沉默。

这种沉默背后,是一个必须直面的残酷现实:我们的科学体系出现了严重问题。

中国研发经费超过3.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64%;全国SCI论文年发表量达72.87万篇,稳居世界第一;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的人数超过4万,规模全球第二。

但与之形成尖锐对比的是: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中国本土科学家仅获得一项自然科学奖。2023年,中国科技论文篇均被引次数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达到16.20次,但与美国等科技强国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真正具有颠覆性的科学突破方面,中国的声音依然微弱。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曾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的学术论文就像流水线产品,大多是为了发表而发表,对推动人类进步毫无意义。"

功利化的评价体系
当前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陷入了一个怪圈:重视论文数量而轻视质量,关注短期产出而忽视长期价值。在这种导向下,科学家们被迫成为"论文生产机器"。

一位网友坦言:"我每年要发3-5篇SCI论文才能达标,根本没有时间做需要长期积累的原创性研究。"这种"唯论文"的评价标准导致了一系列问题:重复性研究泛滥,创新性研究稀缺;跟风研究盛行,冷门领域无人问津。



项目申请要填无数表格,经费使用要遵守繁琐规定,成果评价要满足量化指标。

与日本74岁科学家还能获得诺贝尔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研队伍中普遍存在的"35岁现象"和"45岁门槛"。

年轻科学家为生存奔波,中年科学家为职称所困,等到真正获得科研自由时,往往已经失去了创新的锐气。

这是实话,很尖锐,很无奈。

急功近利的氛围使得基础研究举步维艰。

屠呦呦的获奖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零的突破”,但此后中国科学家再无诺奖进账。这一现象与日本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的热点论文数更为惊人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48.4%,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然而,数量的增长并未转化为质量的突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针对学术界发表过尖锐评论,认为太多的研究没有实际用途。

诺贝尔奖的延迟性很大,一项研究成果可能要在10年、20年甚至40年后才能获奖。这与当前国内科研考核周期短、要求即时产出的现状形成矛盾。

大家迫切的要成功,要评级,要绩效,怎么能行?

东京的新闻发布会现场,74岁的坂口志文分享了他多年坚持基础研究的感悟。

而在我们这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坐稳“冷板凳”,期待将原创的冷板凳“焐热”。

很多网友相当的清楚,无论是科技领域还是教育领域,甚至其他领域,论资排辈这种事情大家已经变成了心照不宣,要评级、要成果、要论文,一切的标准都像一个模块,这对于很多有创新、有活力的科学家来说,真的挺痛苦。

如果我们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新闻,可以清楚的看到有些所谓的科技人才回国没两年又远走他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伯利亚-63℃小卖部:全村约900人,苹果30块1个,1斤牛肉10多元

西伯利亚-63℃小卖部:全村约900人,苹果30块1个,1斤牛肉10多元

禾寒叙
2025-10-30 23:07:12
李嘉欣姐姐在上海参加继子婚礼,被敬茶笑不拢嘴,15岁儿子罕露脸

李嘉欣姐姐在上海参加继子婚礼,被敬茶笑不拢嘴,15岁儿子罕露脸

山河月明史
2025-11-04 15:15:51
以军再次打死越过“黄线”人员

以军再次打死越过“黄线”人员

新京报
2025-11-03 21:07:57
李兰娟院士:天气渐冷,吃完他汀药后,请务必注意这6个隐患

李兰娟院士:天气渐冷,吃完他汀药后,请务必注意这6个隐患

白宸侃片
2025-11-02 06:02:22
乌克兰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大胜而归!

乌克兰特种部队乘黑鹰直升机突袭波克罗夫斯克,大胜而归!

高博新视野
2025-11-04 21:40:41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不出意外,未来3年楼市将迎来“三大走向”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不出意外,未来3年楼市将迎来“三大走向”

亚哥谈古论今
2025-11-03 20:27:36
史密斯流感之战+中场呕吐,25分登全美热搜,雷迪克+东契奇怒赞

史密斯流感之战+中场呕吐,25分登全美热搜,雷迪克+东契奇怒赞

体育新角度
2025-11-04 21:25:56
杨柳已任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杨柳已任天津滨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鲁中晨报
2025-11-04 12:47:03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国民党中评委提案:恢复国统纲领,郑丽文被首次威胁“下台负责”

策前论
2025-11-04 11:12:21
北京人去了杭州和苏州,直言不讳:杭州人和苏州人的素质截然不同

北京人去了杭州和苏州,直言不讳:杭州人和苏州人的素质截然不同

夜深爱杂谈
2025-11-04 21:25:51
泰州苏超夺冠后,百度地图真的变了

泰州苏超夺冠后,百度地图真的变了

鲁中晨报
2025-11-04 13:55:03
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年轻时候很漂亮,多张照片记载了她容貌变化

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年轻时候很漂亮,多张照片记载了她容貌变化

鋭娱之乐
2025-11-01 22:46:28
杨瀚森连续两场被弃用:板凳坐穿见证开拓者被逆转 恐再被下放

杨瀚森连续两场被弃用:板凳坐穿见证开拓者被逆转 恐再被下放

醉卧浮生
2025-11-04 13:29:17
直接炸了!A股全线大跳水!发生什么了?

直接炸了!A股全线大跳水!发生什么了?

龙行天下虎
2025-11-04 11:13:14
每体:鉴于良好的市场反馈,苏牙将在巴塞罗那开设第5家餐厅

每体:鉴于良好的市场反馈,苏牙将在巴塞罗那开设第5家餐厅

懂球帝
2025-11-04 17:29:08
火箭110-102独行侠 球员评价:3人优秀,5人及格,2人崩盘

火箭110-102独行侠 球员评价:3人优秀,5人及格,2人崩盘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4 11:54:59
悲剧发生了!广州一16岁女孩停经2月,系边缘性行为致“葡萄胎”

悲剧发生了!广州一16岁女孩停经2月,系边缘性行为致“葡萄胎”

火山诗话
2025-11-03 18:53:05
吴敦义发公开信批郑丽文?吴办批:冒名造假,意图制造国民党内乱

吴敦义发公开信批郑丽文?吴办批:冒名造假,意图制造国民党内乱

海峡导报社
2025-11-04 15:39:03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巴黎世家3.6万的一分裤长这样!衣服已经颠到让人怀疑人生

80后房车生活
2025-09-28 23:27:33
不忍了!婚变风波48小时后刘强东发声,坦言在老婆面前没了自信

不忍了!婚变风波48小时后刘强东发声,坦言在老婆面前没了自信

二凯训猛犬
2025-11-02 20:45:57
2025-11-04 22:20:49
你食不食油饼 incentive-icons
你食不食油饼
一个可爱的爆料小王子
495文章数 12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头条要闻

大学生发反差视频引关注 被调侃在工地抬钢筋练出腹肌

头条要闻

大学生发反差视频引关注 被调侃在工地抬钢筋练出腹肌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教育
房产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旅游要闻

沙力旅游服务驿站曾是很完美的观景平台,可惜目前已经略显破败

教育要闻

高二英语如何从70分,提高到140?看似不可完成的目标也有攻略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