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封王,为何只册封5人,而不是6人?永安封王大有门道,册封5人很有讲究,多一人就不行,这是权力博弈,秦日纲只能暂时委屈,无缘王爵。
![]()
1851年12月,对太平天国而言是一个喜庆的日子。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军转战广西差不多一年,不是在战斗,就是在战斗的路上,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如今他们可以坐下来,讨论如何建设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册封王爵,提高将士战斗积极性。永安封王,一共是5个名额,分别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是为“首义五王”。
那么,为何永安封王只有5个名额呢?多一人就不行吗?要知道,此时秦日纲战功显赫,他屡立战功,还承担城南最艰巨的防御任务,但只能是天官正丞相,比王爵低一等。
客观看待历史,从军功角度而言,秦日纲的确有资格封王,永安封王时可以增加一个名额。但是,永安封王很有门道,战功还不是最主要因素,秦日纲很难封王。
1864年7月,忠王李秀成被俘虏,在自述书中评价诸侯王,对秦日纲的评价是:“忠勇信义可有,然而并没什么才情”,对这位老上司还是很了解。
曾国藩则问李秀成:“罗大纲骁勇善战,能力强悍,为何不能封王,而秦日纲却可以。”秦日纲后来册封燕王,曾国藩都觉得不可思议。
![]()
确实,定都天京之后,秦日纲负责的许多重大战役,几乎都以惨败告终。但永安封王之前,秦日纲几乎是战无不胜,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定都天京之前,秦日纲可谓是“战神”,而且表现机会特别多。要知道,永安封王之前的石达开,几乎没机会单独带兵,有关他的战斗记载并不多,石达开崭露头角,是萧朝贵阵亡长沙,杨秀清主持军政之后的事情。
也就是说,单纯看军功的话,永安封王时,秦日纲是有足够资格册封王爵,成为第六人。那么,为何永安封王只有5个名额,秦日纲被排挤在外呢?还是权力博弈,秦日纲很难封王,除非萧朝贵不出事。
1848年,冯云山被逮捕入狱,太平天国权力格局发生改变。杨秀清取得天父下凡资格,萧朝贵取得天兄下凡资格,这在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国,无异于取得了大义优势,从而逐渐掌握实权。
天父杨秀清、天兄萧朝贵明争暗斗,杨秀清身体不好,萧朝贵则生龙活虎,故而天兄说了算。陈来事件中,为了争取罗大纲,萧朝贵可以无视杨秀清的态度,处死杨秀清岳父陈来,杨秀清也不敢抗议。
![]()
萧朝贵天兄下凡,规定太平天国的君主不能“称帝”也不能用“皇”字,因为这会触犯到“皇上帝”。人间的君主,只能用“王”字,故而洪秀全是“天王”而不是皇帝。
洪秀全用了“王”字,就意味着“王”字非同小可,太平天国需要“避讳”,故而理论上不能封王。但是,洪秀全没有实权,且随着军事斗争的进行,内部力量此消彼长,封王也就在所难免。
金田起义之后,太平天国所有的战斗,都是萧朝贵负责,能打的太平军将领,要么是萧朝贵的亲信,要么是盟友。秦日纲、罗大纲、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员、曾水源都是亲信,大财主韦昌辉则是盟友,故而萧朝贵实力最强。
永安城池防御,也是萧朝贵的人马负责,城北是罗大纲、城南是秦日纲。石达开由于得罪萧朝贵,几乎没有资格上战场,战绩远不如罗大纲、秦日纲耀眼。
如果一切正常,就算是封王,罗大纲、秦日纲都可能封王,再不济也是侯,但意外还是发生了。永安城南的战斗,萧朝贵亲自指挥,表演天兄下凡时,不慎从高处跌落,扭伤了脖子,奄奄一息。
永安城南战斗之前,萧朝贵生龙活虎,累计天兄下凡两百多次。2年时间下凡两百多次,意味着什么?萧朝贵精力充沛,下凡就是家常便饭,并通过下凡取得权力,而同时期的杨秀清天父下凡次数不到二十。
![]()
萧朝贵受了重伤,杨秀清却突然天父下凡,策划永安封王。秦日纲作为萧朝贵的亲信,是杨秀清防备的对象,他不可能册封秦日纲为王,名额只能是5个,多一个则不行。
杨秀清,东王九千岁,管辖东方各国。萧朝贵,西王八千岁,管辖西方各国。冯云山,南王七千岁,管辖南方各国。韦昌辉,北王六千岁,管辖北方各国。这四位王爷,都带有军师头衔,是最核心层。石达开,翼王五千岁,羽翼天朝,但没有军师头衔。
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封王,秦日纲不会有意见,他也没资格跟这4人争高下。冯云山是创始人,杨秀清、萧朝贵则是力挽狂澜,韦昌辉是天使投资者,没有这4人的努力,就不会有金田起义。
石达开封王,秦日纲就不服气,此时秦日纲战功超过石达开。再则,当年贵县发展拜上帝教时,秦日纲、石达开都有自己的班底,金田起义时也都带着众多兵马参加,秦日纲是2千矿工,石达开则是5千在械斗中失败的客家人。
入股太平天国,石达开人数比秦日纲多,但秦日纲的矿工更有凝聚力。再则,金田起义之后的战斗,秦日纲都是主角之一,而石达开却被“雪藏”,因为萧朝贵不喜欢他,石达开也不敢对萧朝贵有意见。
石达开、秦日纲各有千秋,为了公平起见,应该都封王才对。但是,秦日纲是萧朝贵的亲信,而萧朝贵是杨秀清的对手,一旦册封秦日纲为王,萧朝贵的影响力将更大,杨秀清岂能这样做呢?
![]()
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几乎掌握太平天国三分之二的兵马,他们是一个阵营的,杨秀清如何应对?冯云山自然不支持杨秀清,冯云山资格太老,他适合充当润滑剂,避免诸侯王之间矛盾过度激化。
石达开,一向被萧朝贵打击,况且是起义的大股东之一,杨秀清自然拉拢他。杨秀清以天父下凡名义,全盘操控封王人选,秦日纲自然没戏,他不可能赢得了石达开。当然,石达开此时没啥战功,威望也有限,故而无缘“军师”。
杨秀清为了制衡萧朝贵,为了壮大自己力量,永安封王就只能是5个名额,不允许出现第六人,秦日纲被排除在外。但是,萧朝贵恢复身体后,秦日纲依旧能承担方面任务,石达开还是没机会上战场。
1852年9月,萧朝贵阵亡长沙,杨秀清说了算。旋即,杨秀清让石达开率2千兵马渡过湘江,在西岸扎营,随时接应主力撤退。杨秀清给机会,石达开在水陆洲击败了向荣,开始崭露头角,而韦昌辉、罗大纲、秦日纲则被冷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