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国庆中秋8天长假,相信不少小伙伴是在单位值班室刷到的这篇文章。
节假日值班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我们新瓶装旧酒,再聊一聊这个让基层深恶痛绝的话题。
节假日值班本意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但除了应急、公安等少数必须24小时在岗的部门,大多数单位没有值班的必要。
所谓“值班值守”早就变了味。
![]()
现代通讯这么发达,电话、微信、钉钉分分钟解决问题,哪还需要人守在单位接电话、传文件?
很多时候,值班的实际作用不过是为了让领导安心——万一出了事,下面有人顶着,责任好推卸。
辛辛苦苦到单位值一天班,干的却是“签到、拍照、打卡”的形式活儿,忙碌的不是工作,是“证明今天我在岗”。
值班变味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某些领导的“甩锅”心理。
出了问题,领导怕担责,于是把值班当成挡箭牌。
安排人值班,等于把责任下放,出了事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已经安排了人值班”。
至于值班有没有实际作用,领导根本不关心。
更过分的是,某些单位领导为了“安全起见”,要求节假日每天安排两人值班,结果因为单位人少,整个假期下来,有些人要值班2-3次。
对基层工作人员来说,值班不仅是时间成本,还有巨大的心理负担。
节假日是难得的休息时间,家人团聚、朋友相约的机会都被值班挤占。
更别提还要求“24小时电话畅通”,手机不敢静音,半夜一个无关紧要的通知也能让人心惊胆战。
还有就是值班制度正在制造新的不公平。
会来事的可以安排在第一天或最后一天,胆大的可以溜号,最后老老实实值班的永远是那几个老实人。
要解决节假日值班的形式主义,核心是务实。
现代通讯手段完全能满足远程协调、居家办公的需要,没必要让基层干部“守株待兔”。
领导也不能把值班当“免责金牌”,出了问题,不能一味向下甩锅。
道理都懂,对于基层牛马来说也只能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打卡签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