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如矢,中秋又至。
中国人的节日里,中秋最富诗意。
无数文人墨客以月为笺,借月抒怀,谈思念之情,诉离家之愁,说人生之味。
让我们借古人笔触,照见自己内心的山海。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诉说了太多难言的惆怅。
然“千里共婵娟”之愿,恰似冬日暖阳,融化了距离的冰霜。
心若相连,何惧千里?月光可共赏,情意可通达。
圆满从非强求于外物,而在于内心的丰盈与接纳。
要学会与遗憾共处,在残缺中看见完整。
生命最珍贵的,是心与心的相依。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思乡人眼里的月,总比他处更亮几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看似是写月,实则是写心。
同一轮明月,为何“故乡”更明?
这是因为将主观情感投射于客观景物,使“月”成为情感的载体。
世间万物本无意义,是人心赋予了它温度。
那些让平凡变得珍贵的,从来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投注其上的情感与牵挂。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潜叔赋》
月下举杯问天上的嫦,白发已生,复国之梦何日圆?
直想乘风归去,不再理会世事,可是飞上万里长空,俯瞰大好山河,又重新恢复斗志。
黑格尔曾说过一句话: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始终如一地忠于自己。
我们常因走得太远,忘了为何出发。
但真正的坚持,是行至山穷水尽仍记得启程时的热望。
不是为了抵达某个终点,而是为了在跋涉中成为更完整的自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李白《月下独酌》
真正的孤独从不是寂寞,而是与自己独处时的清醒。
李白举杯邀明月,以月为友、以影为伴,将孤独升华为与天地对话的仪式。
这种孤独不是逃避人群,而是穿越喧嚣后,依然选择与自己的灵魂共舞。
不是所有陪伴都需外在,内心的丰沛足以抵御荒凉。
能与自己安然相处的人,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遇。
当我们敢于孤独,才真正拥有人生的掌控权。
![]()
古人写月,写的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时空交错;
今人望月,望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永恒共鸣。
月亮,从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也是情感的容器。
![]()
此刻,不妨举起镜头,定格属于你的中秋月光。
或拍一轮圆月悬于檐角,记录此刻的静谧与圆满;
或拍家乡中秋美食的烟火气,让味蕾与乡愁同频共振;
在留言区晒出你的中秋瞬间,共赴一场月与人间的双向奔赴。
本期编辑 | 孙渴
©人民论坛新媒体出品
资料来源 | 洞读、洞见等;图片已获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