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国庆的烟花在南昌的夜空中绽放,当欢乐的歌声在大街小巷回荡,整座城市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然而,在这欢乐祥和的背后,有这样一群地铁人,他们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辛勤和汗水守护着城市的脉动,为万千市民的出行保驾护航。
轨道上的“护航者”:地铁司机的日夜守护
清晨5时,00后地铁司机叶远志走进司机室,开始一天的工作。这已是他连续第5年在国庆假期坚守岗位。“网压正常,风压正常……”他一边检查,一边报出结果。随着第一班列车缓缓驶出,叶远志的眼神始终锁定在前方的轨道上。
![]()
上午9时,站台上热闹非凡,乘客们带着节日的喜悦来来往往。叶远志全神贯注,确认车门、站台门关闭,确保每一趟列车的安全运行。正午时分,叶远志和同事们对信号机、道岔逐一确认,一个班次要重复1900多次。每一次确认,都是对安全的负责。
国庆期间,像叶远志这样坚守岗位的地铁司机还有很多。他们放弃休息时间,用手令和汗水,为市民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幕后“指挥官”:调度员的精准调度
当叶远志驾驶列车时,地铁调度中心也是一片忙碌。钟乘友是调度值班主任,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行车信号大屏:“运行图执行正常,各列次运行平稳……”凭借多年经验,他调度各岗位紧密协作。“群众过节,我们的守护不打烊。”钟乘友深知自己的责任。
![]()
从清晨到深夜,调度中心的屏幕上不断闪烁着列车运行的信息。钟乘友和同事精准调度每一趟列车,确保运行顺畅。在假期的出行路上,或许我们看不到这些幕后工作者的身影,但他们的指令始终陪伴着每一趟列车、每一名旅客,让城市的“地下动脉”更加畅通,让万千家庭的国庆出行更加舒适、快捷。
车站的“守护神”:值班站长的全面守护
南昌地铁3号线墩子塘站的值班站长袁锦秀正忙着整理纳凉区的物资。“袁姑娘,今年又没能回家过节吧?”常来下棋的万大叔熟稔地打招呼。“是的,万叔,晚点这些桌椅就收起来了。”袁锦秀利落地收好物资,转身又投入其他工作中。她已在南昌地铁3号线工作多年,肩负着诸多重任: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守护班组成员安全健康;把控关键作业环节,排查隐患;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同时,她还是业务导师,负责培训班组成员。
![]()
从清晨的准备到深夜的收尾,袁锦秀的身影始终忙碌在车站的每一个角落。国庆期间,像袁锦秀这样的地铁人还有很多,他们舍弃与家人相聚的时光,用付出和奉献,做地铁线上的守护者和城市运行的幕后英雄。
深夜的“体检师”:探伤工的精细检查
深夜12时,最后一班地铁回库,探伤工邹春亮和小王已披上反光服,扛起钢轨探伤仪,走向幽深的隧道。他们是钢轨探伤工,地铁线路的“B超医生”,节日的安全始于他们每一次严谨的丈量。
“正因为大家都要过节,列车跑得更勤快,坐车的人更多,咱们这‘体检’更是一刻也不能耽误。”邹春亮的声音温和而坚定。
![]()
邹春亮半跪在道床上,拧开耦合剂瓶盖,缓缓倒在轨面上。他稳稳握住探头,紧贴钢轨,眼神紧盯着仪器屏幕。突然,一个异常回波闪现!“停一下!”他低声说着,整个小组的氛围瞬间凝固。他屏住呼吸,重新扫视仪器屏幕,那个微小的异常信号再次出现。经过二十分钟的复核,最终确认是钢轨轨鄂焊筋打磨不彻底形成的反射波。确认是虚惊一场,他松了一口气,带着队伍继续前进。
这只是深夜探伤任务中的一个小插曲。他们的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每一寸钢轨都扫描得缜密。钢轨是城市的动脉,探伤工则是永不停歇的“脉搏监测仪”。他们的工作没有鲜花掌声,唯有与毫米级的损伤较量,与寂静为伴。这份严谨认真,让节日的万家灯火和平安出行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从清晨5时地铁司机叶远志的“手指口呼”,到深夜12时探伤工邹春亮的精细检查;从调度员钟乘友的精准调度,到值班站长袁锦秀的全面守护,这些在他们眼里看似日常的工作,却构成了中铁电气化局南昌中铁穗城轨道公司负责运营的南昌地铁3号线国庆假期的“别样”风景。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守护乘客的安全出行,保障城市的交通运转。
![]()
来 源:本报消息
撰稿:本报全媒体记者杨啸延
摄影: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杨啸延等
值班编校:尹静彦、徐贵保
值班主任:齐菲斐
值班编委:邹晓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