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文字,让我们相遇
![]()
滇南的青雾镇,常年裹在山雾里。镇口的老榕树下,总贴满各色纸片——有寻人的,有招工的,唯独杂货铺老板阿九贴的纸片最特别,上面写着“寻魂:若见迷途之魂,可至镇西杂货铺相告,酬金:粗茶一盏”。
镇上人都知道,阿九会“通魂”。这本事是他十五岁那年得的,当时他跟着爹去山里采菌,遇到山洪,爹为了护他被冲走了。阿九在山里晕了三天,醒来后就多了双能看见魂的眼睛——他看见爹的魂站在身边,说放心不下他,要看着他长大。从那以后,阿九就守着爹留下的杂货铺,一边营生,一边帮迷途的魂找归宿,贴了十年“寻魂启事”。
这年霜降,镇里来了个外乡女人,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怀里抱着个布娃娃,整天在老榕树下转悠,盯着阿九的寻魂启事看。阿九见她可怜,递了碗热粥过去:“大姐,你找什么?”
女人抬起头,眼睛红肿得像桃:“我找我娃的魂……我娃丢了。”
女人叫春杏,是山外沙溪村的。半个月前,她带着五岁的儿子小毛豆去镇上赶街,路过一座木桥时,小毛豆看见桥下有只彩蝶,追着跑过去,不小心摔进了河里。春杏跳下去救,可水流太急,小毛豆没捞上来,连尸身都没找到。春杏不死心,听人说青雾镇有能通魂的人,就一路找了过来。
“阿九老板,”春杏抓住阿九的手,指甲掐得他生疼,“你能不能帮我找找?我知道娃怕黑,他一个人在水里,肯定怕得很……”
阿九看着她怀里的布娃娃——娃娃的脸都洗褪色了,胳膊上还缝着块补丁,想必是小毛豆生前最爱的玩具。他想起爹的魂离开时,也是这样放心不下他,心里一软:“大姐,你先住下,我试试。只是寻魂得等夜里,还得借你娃的贴身物件当引。”
春杏赶紧从布包里掏出个小银锁,上面刻着个“豆”字:“这是娃满月时他爹给打的,一直戴在身上,那天掉在河边,我捡回来了。”
当天夜里,阿九把杂货铺的门关上,在院里摆了张矮桌,桌上放着那枚小银锁、三炷香、一碗清水,还有他爹留下的半块墨玉。他点燃香,握着墨玉,闭上眼睛默念通魂的口诀——这口诀是爹的魂教他的,每次念起,眼前就会浮现出一条飘着白雾的“魂路”,迷途的魂大多会在这条路上徘徊。
香烧到一半,阿九的眼前果然起了雾。雾散后,他站在一条湿漉漉的石板路上,路两边是齐腰深的野草,风一吹,草叶上的水珠“滴答”往下掉,像是在哭。远处隐约有个小小的身影,穿着件红棉袄,正蹲在路边,手里攥着个东西。
“毛豆?”阿九轻声喊。
那身影猛地回过头,正是个五岁左右的孩子,脸圆圆的,眼睛又大又亮,只是脸色苍白得没有血色。小毛豆看见阿九,往后缩了缩,攥着手里的东西更紧了——那是只彩蝶形状的玻璃糖纸,想必就是他追的那只“彩蝶”。
“你是谁?”小毛豆的声音细细的,带着怯意。
“我是你娘找来的人,”阿九慢慢走过去,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你娘很想你,一直在找你,你跟我走,我带你去见她好不好?”
小毛豆低下头,手指抠着糖纸:“我想跟娘走,可我怕……我掉下去的时候,看见水里有个黑影子,它抓着我的脚,不让我走。”
阿九心里一沉——这是遇到“水缠魂”了。有些枉死在水里的魂,怨气不散,会缠着其他落水的魂,不让它们离开。他摸出怀里的墨玉,递到小毛豆手里:“这是我爹留下的玉,能驱邪,你拿着它,就不怕黑影子了。”
小毛豆接过墨玉,冰凉的玉握在手里,他果然不那么怕了,慢慢站起来,跟着阿九往魂路深处走。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面出现一片水洼,水洼里漂着个模糊的黑影子,正盯着他们看。
“就是它!”小毛豆躲到阿九身后,声音发颤。
阿九把小毛豆护在身后,举起墨玉。墨玉突然发出淡淡的光,水洼里的黑影子“滋啦”一声,像是被烫到似的,缩成一团,慢慢消失了。
“好了,没事了。”阿九摸了摸小毛豆的头,“我们去找你娘。”
走回杂货铺的院子时,天刚蒙蒙亮。阿九睁开眼,看见春杏正坐在桌边,眼睛盯着桌上的银锁,一夜没合眼。小毛豆的魂就站在春杏身边,伸手想碰她的头发,却穿了过去——魂是碰不到阳间的东西的。
“大姐,”阿九轻声说,“毛豆回来了,就在你身边。”
春杏猛地抬头,四处张望:“娃?我的娃在哪儿?”
阿九把小毛豆的魂引到春杏面前:“你跟娘说说话吧,她能听见。”
小毛豆看着春杏,眼泪掉了下来:“娘,我好想你,我不是故意跑开的……我看见蝴蝶,想抓来给你看。”
春杏像是真的听见了,抱着布娃娃哭了起来:“娃,娘不怪你,娘知道你乖……你冷不冷?娘给你带了棉袄,你穿上好不好?”
她把布娃娃放在桌上,又从包里掏出件小小的红棉袄,轻轻铺在旁边:“这是你去年穿的棉袄,娘给你洗干净了,你穿上暖和。”
小毛豆的魂慢慢飘到棉袄边,虽然穿不上,却还是伸手摸了摸,脸上露出了笑:“娘,我不冷了,阿九叔叔给我的玉很暖和。”
阿九看着这一幕,心里发酸。他知道,人魂殊途,春杏和小毛豆不能久待,得帮小毛豆找个安稳的归宿。“大姐,”他说,“毛豆的魂还没散,是因为记挂你,还没找到他的尸身。我们明天去河边找找,找到后好好安葬,再给毛豆立个坟,让他有个家,他才能安心走。”
春杏点点头,擦了擦眼泪:“都听你的,阿九老板,谢谢你。”
第二天一早,阿九找了几个镇上的后生,跟着春杏去了小毛豆落水的河边。阿九让春杏拿着小银锁,在河边喊小毛豆的名字——魂会跟着贴身物件的气息走,能引着他们找到尸身。
春杏喊了半个时辰,声音都哑了,突然听见不远处的芦苇丛里传来“扑通”一声。阿九赶紧跑过去,看见芦苇丛里的水潭里,浮着个小小的身影,正是小毛豆。
后生们把小毛豆的尸身捞上来,春杏抱着他,哭得几乎晕厥。阿九找了块干净的布,帮着把小毛豆的尸身擦干净,又让人去镇上买了口小小的棺材。
镇上人听说了这事,都来帮忙。有人给小毛豆缝了新衣服,有人去山上采了野花,还有人帮着选了块向阳的地,给小毛豆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爱子毛豆之墓”。
下葬那天,春杏把那枚小银锁放在小毛豆的手里,又把布娃娃和红棉袄一起放进棺材:“娃,娘给你带了喜欢的东西,你在那边好好的,别再乱跑了。娘会常来看你,给你带糖吃。”
风一吹,坟前的纸灰打着旋儿飘了起来,小毛豆的魂站在坟边,对着春杏鞠了个躬,又看了看阿九,慢慢消失在雾里——他终于找到了归宿,要去投胎了。
春杏站在坟前,虽然还在哭,却比之前平静了许多。她知道,小毛豆不再是迷途的魂,有了安稳的家。
临走前,春杏给阿九送了块绣帕,上面绣着株兰草:“阿九老板,谢谢你帮我找到娃,这帕子你收下,擦汗用。”
阿九收下绣帕,又把那张“寻魂启事”换了张新的,贴在老榕树下。阳光穿过雾,照在启事上,“粗茶一盏”四个字,显得格外暖。
后来,青雾镇的人都知道,镇西杂货铺的阿九,不仅能寻魂,还能帮魂找归宿。有人家里亲人走得急,放心不下,就来找阿九;有人遇到迷途的魂,也会去告诉阿九。阿九总是笑着应下,每次帮完忙,只收人家一盏粗茶。
他的杂货铺里,总摆着个小小的陶罐,里面装着爹留下的墨玉,还有春杏送的绣帕。有时候夜里,阿九会坐在院里,看着天上的月亮,想起爹的魂,想起小毛豆的笑脸,想起那些被他帮过的魂——他们曾是迷途的人,如今都有了安稳的归宿。
再后来,阿九的“寻魂启事”越贴越多,贴满了老榕树的半边树干。镇上人都说,这启事不是贴给人看的,是贴给迷途的魂看的——只要看见这启事,就知道有人能帮它们找回家的路。
要是你去青雾镇,说不定还能看见阿九的杂货铺,门口摆着张矮桌,桌上放着盏粗茶,老榕树下的“寻魂启事”,在雾里轻轻晃着,像在跟每个路过的人,说着重逢的故事。
关注我,明天的故事会更精彩!
本故事为纯原创民间故事,寓教于乐,旨在丰富读者业余文化生活,所有情节根据民间口述整理而成。纯文学作品,借古喻今、明道讲理,勿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抄袭、侵权必究!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