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秋节溯源:文明传万载,明月照古今!

0
分享至

举头望向中秋的明月,我们仿佛读懂了天意与民心的交响。

这轮皎洁的明月,不仅照亮了古今的长河,也见证了人间万年的沧桑变迁。

01


中秋溯源: 古老月神祭礼

中秋节起源于古老的月亮祭祀习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文明源头。

在原始社会,先民对昼夜交替、月相盈亏、四季轮回等自然现象感到神秘和敬畏,认为其背后有神灵主宰。月亮(太阴)与太阳(太阳)共同构成了最原始、最核心的宇宙二元崇拜体系。

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上,出现了与天体相关的纹饰,如“日月纹”、“同心圆纹”(可能代表太阳或月亮)。虽然无法完全确定其具体含义,但这表明了当时人们对天体的观察和神化。

辽宁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中出现的祭坛, “庙-冢-坛”的组合,展现了一个集祖先崇拜、天地崇拜、神灵崇拜于一体的完整原始宗教体系,其复杂性和系统性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罕见的。该祭坛的功能,则很有可能是祭祀日月。


牛梁河遗址的祭坛

母系氏族时代,月亮的地位高于太阳。

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社会,其崇拜对象多为女性神祇。月亮的阴柔、周期变化(与女性月经周期近似),很容易使其与一位伟大的月亮女神或母神相关联。月亮的神秘力量掌管着女性的生育节律。月亮的“怀孕”(新月渐盈)、“圆满”(满月)、“衰亡”(残月)和“重生”(新月再现),被直接类比为女性怀孕、生产、恢复和再次孕育的过程。女阴的形状,也可与残月形状类比。太阳隐去,月光初上的时间,也适合人类进行天地大和谐活动,因此,月亮被视为生育力之源,崇拜月亮就是祈求部落的人丁兴旺、繁衍不息。


红山文化的生殖崇拜玉佩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常羲(又称“常仪”)被认为是月亮之母,她生下了十二个月亮,并为它们洗澡。这则神话的源头无疑非常古老,将月亮的周期变化(一年十二个月)人格化为一位女神的生产和哺育行为。


周代《礼记·祭义》中载:“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闇。”

在周代人的观念里,夏、商、周三代祭祀天时都以太阳为主,但配祭的方式不同。其中提到夏人“祭其闇”(闇,即暗,指夜晚/月亮),商人“祭其阳”(阳,指白昼/太阳)。东夏到商,月神的地位不断下降,也代表着父权逐渐上位的过程。

从周朝之后,,月亮祭祀带有鲜明的农耕文明特色。


月神祭祀

《周礼·春官宗伯·典瑞》郑玄注记载:"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春天祭日、秋天祭月,是因为这两个时节,分别与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播种与收获密切相关。为了与商业立国的商朝区分开来,西周坚持农业立国思想,祭祀月亮的传统,深深镌刻在华夏民族的基因中。原始月神主生殖崇拜的功能,转变为夜晚光明、雨水露水、生育繁衍、农业生产周期等实用需求紧密相关。

最初祭祀月亮的时间定在秋分,但与日日可见的太阳不同,月亮有阴晴圆缺,秋分之夜未必能见到明月,即便有月也不一定圆满。若费尽周章准备祭月仪式,却遇上无月或缺月的夜晚,未免太过尴尬。

于是,人们渐渐将祭月时间从秋分移至中秋,确保能在一轮圆月下完成庄严的祭祀仪式。中秋被称为"仲秋",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这表明最迟在西周初年,已有过中秋的习俗,不过当时的习俗与今日大相径庭——人们并非品尝月饼,而是共饮糜粥。

那么,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什么时候来的呢?

02

胡饼从军:月饼的传奇诞生

相较于可以追溯到文明源头的拜月传统,月饼的历史要年轻许多。相传月饼最早诞生于隋末唐初,其背后隐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传奇。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原是隋朝太原留守兼晋阳宫总管,其次子李世民早有反隋之心,却不敢直言相告。李世民四处结交豪杰,准备先造成既定事实,迫使父亲不得不反。

当一切准备就绪,如何向父亲摊牌成了难题。

这时,李世民想到了父亲的好友裴寂。裴寂与李渊交情甚笃,两人常常畅饮达旦。裴寂嗜好赌博,李世民便暗中拿出数百万钱财,让人在赌博时故意输给裴寂。裴寂赢钱后欣喜异常,李世民借此机会与他拉近关系。

待时机成熟,李世民向裴寂吐露了反隋的计划。

裴寂一听,即被李二公子抛出的"高回报项目"吸引,当即答应加入反隋阵营。

"如何说服我父亲一同起事呢?"李世民问道。

裴寂一拍胸脯:"此事包在你裴叔身上!"

作为晋阳宫副总管,裴寂设计了一出"仙人跳"。他找来几位不太出名的嫔妃,在一次与李渊的畅饮中,将其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让这些嫔妃裸身睡在李渊身旁。

次日清晨,李渊醒来,见到身边好几个不穿衣服的美女,把他吓了个够呛。一问都是隋炀帝的妃子,更是惊恐万分,这是杀头之罪啊!

裴寂趁机说道:"大哥糊涂啊,怎么把皇帝的妃子给睡了?此事我也遮掩不住。况且二郎私下招兵买马,我已劝阻不住。若事情败露,李家必遭灭门之祸。如今天下大乱,以您的实力,不如干脆举事,说不定就能成就大业!"

李渊长叹一声:"既然我儿已拿定主意,那就这么办吧!"

裴寂随即取出晋阳宫中的九万斛粮草、五万段杂彩、四十万领甲胄作为"天使投资"。武士彟(武则天父亲),原本是负责监视李渊的太原副留守王威的亲信,但他暗中早已和李世民来往,他假托听到空中有称唐公为天子者,还说自己曾经梦见李渊骑马而登天,用手触碰日月,并将自己所撰的兵书献给李渊阅读。武士彟还掩护了李渊的行动计划,确保兵变的顺利实现。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初五,李渊在晋阳举兵,目标直指长安,李唐大业由此开启。


李渊起兵路线

被迫走向开国皇帝之路的李渊,凭借着梦幻团队和大资本入股,李唐集团迅速崛起。但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别家担忧兵员不足,李家却因士兵太多,而面临后勤保障的困境,军队士气日渐低落。在古代,这种情况极易引发哗变,形势十分危急。

裴寂灵光一闪,命令伙房将仅剩的杂粮果仁制成馅料,包成圆形小饼。这种食物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且热量高、耐饥饿,是理想的军粮。

据说那天,正是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农历八月十五,李渊军队行军至山西运城河津市龙门大峡谷。

龙门峡谷是黄河最窄处,相传是禹王治水凿开黄河之处,也是后世所说“鲤鱼跃龙门”之处。借着“跃龙门”的彩头,当天晚上李渊军中以拜月为名举行仪式,将这种小饼作为口粮分发,假托月神相助,从而士气大振。这就是正宗的"五仁月饼"的起源。

至今,在一些传统长者看来,唯有五仁月饼才配称真正的月饼。


最为正统的五仁月饼

从此,月饼成为唐军的吉祥物。后来李靖率军剿灭东突厥,班师庆功之日恰逢八月十五。唐高祖李渊手持月饼,笑指空中明月吟道"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将饼分予群臣共食。

值得注意的是,李渊此处说的是"胡饼",而非"月饼"。原来,裴寂并非这种食品的原创者,只是进行了组合创新。

月饼的原型正是"胡饼",一种流传于西域的食品,类似于今天在新疆餐厅见到的"馕"。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胡饼传入中原。相传最早由东汉时期的定远侯班超引入,《续汉书》记载:“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隋唐时期丝路再度繁荣,胡饼及其他西域饮食纷纷传入中原。《旧唐书》记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


馕——月饼的表亲

胡饼制作时,不仅要加入油、蛋、糖等原料,还要在表面撒上"斯亚坦"(一种极似黑芝麻的黑草籽),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能长期保存不易变质。西域各族出行都会携带这种胡饼,只需就水便能充饥,是理想的方便食品。

从月饼的来历,可以看出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传统——既坚持自身文化传统,又兼容并蓄地吸收外来文明的精华。

问题来了,月饼的源头是胡饼,那胡饼源头又是什么?

03

胡饼溯源:中东的无酵饼

大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驯化小麦、大麦等谷物。最初人们可能将谷物碾碎,与水混合,直接放在烧热的石头上烤熟。

烤饼,可以说是所有“饼”的共同始祖。

古埃及人(或更早的两河流域居民)偶然发现了面团自然发酵的现象,从而发明了发酵饼。因为发酵饼吃起来更加美味,今天的馕饼大多是发酵饼。但是月饼饼皮是没有发酵的,因此馕饼最多只能算是月饼的表亲。

未经发酵的“死面”烤饼,因其制作简单、易于保存,依然是广大地区,尤其是游牧民族的主食选择。在无酵烤饼的基础上,在里面包上各种馅料,再在表面用模子印出花纹,就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月饼。

在亚伯拉罕诸教中,第一教和第二教均赋予无酵饼重要的宗教意义。

根据《创世记》记载,罗得曾为天使烤制无酵饼,这种食物因不含象征邪恶的酵母而成为洁净的属灵符号。《出埃及记》中,亚威告诫犹太人必须持续吃无酵饼,这样才能把保证他们平安离开埃及。

“从正月十四日晚上,直到二十一日晚上,你们要吃无酵饼。在你们各家中,七日之内不可有酵,因为凡吃有酵之物的,无论是寄居的,是本地的,必从以色列的会中剪除。任何有酵的物,你们都不可吃;在你们一切的住处要吃无酵饼。” (出埃及记 12:1-20 )

至于为何如此规定,参见如下脑洞推测:

耶稣通过"五饼二鱼"神迹喂饱五千人(《马太福音》14:19),并在最后的晚餐(正好发生在犹太教逾越节当天)中,将无酵饼确立为圣餐核心元素,明确宣告"这是我的身体"(《马太福音》26:26)。旧约律法规定,逾越节必须食用无酵饼(《出埃及记》12:15-20),圣殿中需每日摆放十二个陈设饼(《利未记》24:5-9),形成了贯穿圣经的饮食礼仪体系。基督教诗歌常以饼隐喻上帝创造(如岛子《挽歌》),通过文学转化延续其宗教内涵。

但对于真正长期生活在中东地区的第三教而言,无酵饼却被剥夺了宗教意义,仅仅是一种日常食物(而且大家不太吃)。其中的原因,可能只有中国人,才能把无酵烤饼(月饼)做的可口好吃吧。


传统犹太人的基帕饼

因此结论呼之欲出:犹太教的基帕饼与基督教的圣饼,与我们中国人过中秋所吃的月饼,在食物演化历程上是一脉相承的。

04

盛唐千秋节:中秋节的正式确立

虽然初唐时期月饼已然出现,但真正意义上的中秋节尚未形成。

在记录中古时令风俗的《荆楚岁时记》中,元日、元宵、寒食、上巳、端午、七夕、重阳、腊日等后世主要节日均有记载,唯独缺少中秋。

历史学家周一良甚至在《从中秋节看中日文化交流》中断言:"中国人在唐以前,根本不过中秋节。"

中秋节的真正确立要等到盛唐时期,这实际上是为唐明皇李隆基量身打造的节日。

这个节日的出现,本质上跟美国在2025年6月14日特朗普生日这天大搞阅兵,性质是类似的,都是通过变相庆祝元首生日,实现对国家元首的拍马屁。


开元十六年(公元729年),《大衍历》历时七年编修完成,宰相张说于八月初五上表献历。在古代,改历是顺天应命、改天换命的重大政治事件,往往意味着改革改制。次年八月初五,左相张说、右相宋璟等百官,联名上《请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表中写道:

月惟仲秋,日在端五,恒星不见之夜,祥光照室之期,群臣相贺曰:"诞圣之辰也,焉可不以为嘉节乎?

臣等恳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令宴乐,休假三日。

农历八月初五,恰好也是李隆基的生日。

将帝王生日上升为天下最重要的节日,自三皇五帝以来闻所未闻。

这个史上最高明的马屁,令李隆基龙颜大悦,欣然批复"自我作古,依卿来请"。大唐子民由此喜获三天假期。

从开元十七年开始,一场浩荡的造节运动在西起西域、东至东瀛的广袤土地上展开。

节日从八月初五开始,到八月十五月圆之夜达到高潮,人们载歌载舞,宴饮娱乐,持续整整十天,形成了盛唐时代的超级"黄金周"。

相传有一年唐宫中庆祝中秋,唐玄宗吃着胡饼,观赏杨玉环跳霓裳羽衣舞,忽然说:"这胡饼的名字怎么如此难听?"杨玉环心领神会,仰望空中明月,柔声应答:"那就把它叫作月饼吧!"

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才正式确定下来。

千秋节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各阶层欢庆的节日由此诞生。与此前多以辟邪求福为目的的节日不同,中秋节纯粹是一个娱乐的节日,中国人过节的风气由此焕然一新。

属于出发点不咋地,但是执行过程给执行好了。

宗教界人士将其与道教月宫信仰结合,天下广铸金镜,君臣互赠月宫镜;

民间将其与古老的秋社结合,百姓庆丰报尝,宴乐歌舞;

文人雅士群体,则掀起了以歌颂月亮和中秋为主题的创作竞赛。据考证,《全唐诗》所收111首咏月诗,出自65位作者,绝大多数都出自玄宗时代及之后。

玄宗时代,盛行的唐明皇游月宫传说,与玄宗亲自创作的《霓裳羽衣曲》交织在一起,愈发动人心魄。玄宗仿佛已能出入人神,超越生死,成为人间共奉的新白帝与新月神。这也带动了士民赏月玩月的风潮,为月宫神话注入了丰富的谈资。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千秋节成为集中展示华夏文明魅力的最佳舞台。从没有哪个岁时节日,有过这般朝野同欢、普天同庆的景象,王公贵族、士人诗人、贩夫走卒、外国客商使节,无不沉浸在这场空前的文化盛宴中。


花萼楼 千秋宴

我们可以从玄宗所做《千秋节宴》一诗中,想象当时的盛况: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

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

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

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

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当时日本心向华夏,派遣无数遣唐使。而给这些遣唐使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无疑是千秋节庆祝过程中,展现的盛唐强大国力。在盛唐强大的文明感召力之下,日本才会流传“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诗句,意思是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身处异域,心向华夏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妖猫传》中的遣唐使晁衡 (阿倍仲麻吕)

千秋节的盛况,留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观与皓月当空的自然意象,从此深深嵌入文化肌理,成为中国人魂牵梦萦的精神原乡,与盛世再造的复兴动力。

中秋节与月亮,就这样和中华民族的情感与记忆纠缠在一起,成为无法磨灭的文明印记。渴求家人团圆的社会心理,渴望复兴的文明内核,从此深深沉淀下

来。

05

尾声:月饼成为民族复兴符号

如果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那么,朔望巡回,天道往复,也是普适的宇宙真理。

正是因为经历过汉唐盛世,无论经历多少磨难,华夏民族还会再次重返盛世,再次重温封狼居胥,山河所致,日月所照的壮志豪情。

一代人等不到,

那就再等一代。

下一代等不到,

还有下下代!

山河破碎,神州陆沉,外族入侵,赤地千里。

中秋节不再是安定祥和的象征,而是充满了仇恨与肃杀。

一句谶言,与月饼联系在一起,在数百年间反复出现,成为革命义士共举大事,实现民族复兴特殊符号:

八月十五,杀鞑子!


(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资都发不出来了,美国请求中国帮忙捞飞机,中方的回应杀人诛心

工资都发不出来了,美国请求中国帮忙捞飞机,中方的回应杀人诛心

小lu侃侃而谈
2025-10-30 19:05:57
伤心脏最凶的调料被揪出,是食盐的5倍,医生:心脏病患者别放了

伤心脏最凶的调料被揪出,是食盐的5倍,医生:心脏病患者别放了

游古史
2025-10-31 13:26:05
1-0,26岁国米旧将扎尼奥洛一剑封喉,率意甲第12掀翻意甲第9

1-0,26岁国米旧将扎尼奥洛一剑封喉,率意甲第12掀翻意甲第9

侧身凌空斩
2025-11-02 00:03:03
记者:美职棒和美职联赛程撞期,大谷翔平的人气远超梅西百倍

记者:美职棒和美职联赛程撞期,大谷翔平的人气远超梅西百倍

雷速体育
2025-11-01 15:00:27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那年暗恋高中女老师,毕业时我鼓起勇气表白,她笑着提出一个要求

那年暗恋高中女老师,毕业时我鼓起勇气表白,她笑着提出一个要求

晓艾故事汇
2025-10-30 17:20:46
为什么中国不协调芬太尼问题?历史告诉我们,真管了就输了!

为什么中国不协调芬太尼问题?历史告诉我们,真管了就输了!

大国纪录
2025-09-26 21:48:38
中国APEC第三城:深圳,十大摩天楼构建世界级天际线

中国APEC第三城:深圳,十大摩天楼构建世界级天际线

GA环球建筑
2025-11-01 22:50:44
女人同房时,会发出“嗯嗯”声,这意味着什么?

女人同房时,会发出“嗯嗯”声,这意味着什么?

思絮
2025-10-25 18:34:11
印度最终会是地球大患,不是印度有多大实力,是印度无节制的生育

印度最终会是地球大患,不是印度有多大实力,是印度无节制的生育

百态人间
2025-10-31 15:48:31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曝其脾气火爆原因,欺善怕硬,晚年太糊涂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曝其脾气火爆原因,欺善怕硬,晚年太糊涂

裕丰娱间说
2025-11-01 13:14:23
WTT冠军赛:男单四强已出其二!日本18岁小将获胜,张本智和羡慕

WTT冠军赛:男单四强已出其二!日本18岁小将获胜,张本智和羡慕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02 00:40:03
蒙彼利埃冠军赛赛程,王艺迪战美和、陈熠对申裕斌,张本智和出局

蒙彼利埃冠军赛赛程,王艺迪战美和、陈熠对申裕斌,张本智和出局

天涯远行人
2025-11-01 07:44:29
一旦武统台湾,这4个台湾人必上“斩首”名单,全都是罪有应得!

一旦武统台湾,这4个台湾人必上“斩首”名单,全都是罪有应得!

老闫侃史
2025-08-10 18:05:03
全运会男足山东U20队2-1逆转新疆U20,彭啸点射建功

全运会男足山东U20队2-1逆转新疆U20,彭啸点射建功

懂球帝
2025-11-01 22:35:08
又一汽车安徽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又一汽车安徽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新站楼市
2025-11-01 17:16:28
4秒连吃2黄!陈哲宣辱骂裁判染红,触碰于根伟底线,将遭重罚

4秒连吃2黄!陈哲宣辱骂裁判染红,触碰于根伟底线,将遭重罚

奥拜尔
2025-11-01 19:07:42
从宗教极端思想的泛滥到民族和睦团结的今天,我所经历的那些记忆片段

从宗教极端思想的泛滥到民族和睦团结的今天,我所经历的那些记忆片段

西域都护
2025-10-15 11:40:34
上海地铁回应“一老年乘客强坐女乘客腿上”

上海地铁回应“一老年乘客强坐女乘客腿上”

大象新闻
2025-11-01 19:22:05
医生直言:男性若戒掉吸烟,用不了多长时间,身体或会有4个变化

医生直言:男性若戒掉吸烟,用不了多长时间,身体或会有4个变化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5-10-31 21:07:49
2025-11-02 03:51:00
北山浮生 incentive-icons
北山浮生
北山浮生
99文章数 1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时尚
旅游
本地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旅游要闻

运河明珠,千年守望:杭州拱宸桥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密码!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