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要么跟中国停掉合作,要么丢了联邦资助”,如今美国高校正面临这样一道残酷选择题。
随着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战略竞争中持续加码,学术交流这一曾被视为 “双边关系润滑剂” 的领域,正沦为政策管控的焦点。
一系列针对中美高校合作的限制措施接连出台,不仅让美国高校陷入 “保经费还是保合作” 的两难,更给双方深耕多年的交流项目蒙上阴影。
这些看似孤立的让步背后,其实是特朗普政府对高校经费管控的延续,可现在一套更 “彻底” 的经费分配规则正在酝酿。
![]()
未来,只有承诺遵循特朗普政府价值观与政策的大学,才能在科研经费申请中获得竞争优势,这究竟会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什么?所谓的 “价值观合规” 又藏着哪些争议?
根据两位要求匿名的白宫官员透露,这套新计划标志着政策方向的重大转向:之前政府还在对哥伦比亚、哈佛、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院校逐个展开调查、暂停拨款,以 “恢复资金” 为条件换取校方让步。
如今却要推动大批高校 “一次性全面符合” 特朗普政府的优先议程,简单来说,过去是 “精准惩处”,现在要 “批量合规”。
![]()
而 “合规” 的核心要求相当明确:大学需确认招生招聘仅看绩效,不考虑种族背景等因素;审核外国学生申请时要考量特定维度;同时证明教育成本与学生获得的价值相匹配。
一位白宫高级官员直言:“现在需要全国范围的变革,而非零敲碎打。”可这套新体系,完全打破了美国联邦科研资助的传统逻辑。
一直以来,数十亿美元的经费分配都基于同行评审与科学价值,学术水平才是唯一的 “硬通货”。
![]()
但最近几年来,特朗普政府以 “执行民权法” 为由,多次指控高校违规,要么说学校推行的多元化项目涉嫌歧视,要么称其未充分保护犹太师生免受反犹主义侵害。
这种 “以执法名义干预经费” 的做法本就争议不断,如今新计划更进一步,直接将 “意识形态契合度” 与经费资格挂钩,难怪美国教育委员会主席特德・米切尔会怒斥这是 “对机构自治、意识形态多样性、言论自由与学术自由的侵袭”。
他的质疑戳中了关键:“突然之间,拿经费不用证明学术价值,反而要对特定政治观点表忠诚?这根本不是择优原则,很难想象有美国大学会支持。”
![]()
更值得注意的是,新计划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反而带着几分 “倒逼” 的意味,早在第一任期,特朗普政府就曾出台多项限制留学生签证的政策,如今第二任期叠加保守主义回归,管控有增无减。
众议院共和党议员赖利・穆尔近期甚至提出新法案,要求直接停止向中国公民发放学生签证。
而另一位议员穆莱纳尔则以 “国家安全” 为由,要求六所美国大学提供中国留学生的详细信息,这种层层加码的管控,让中美学术交流的 “寒蝉效应” 越来越明显。
![]()
但他也没松口,称政府仍会调查涉嫌违反民权法的个别院校,相当于 “胡萝卜与大棒” 并行。
要知道,中美学者在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曾多次推动全球科学进步,比如联合开展的流感监测项目就直接改善了全球疾病防控体系。
如今这种合作受阻,最终可能减缓全球科研创新的步伐,对中方而言,冲击同样具体而深刻。
![]()
疫情后本就尚未恢复的在华美国留学生数量,可能因签证限制进一步下滑;一些长期运行的联合研究项目被迫中断,年轻学者的交流渠道不断收窄。
更值得警惕的是,交流减少正在加剧双方的认知隔阂,当学界这一 “建言献策” 的群体失去直接沟通的机会,中美之间的误解与误判风险也在悄然上升。
耐人寻味的是,即便是美国内部,对这种 “一刀切” 的限制也存在反对声音。

白宫在评价众议院国防法案时明确表示,这个条款 “将限制与国防部合作的科学家,损害国防部跟上技术发展的能力”,并强调国防部已有成熟的保障措施防范风险。
科学倡导者更是强烈呼吁在参众两院谈判中删除相关条款,认为这种政策本质是 “将学术研究政治化”。
从长远看,中美学术合作的价值从未因地缘政治紧张而褪色,在极地科学、环境科学、农业等低敏感领域,双方的合作需求依然迫切,这些领域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粮食安全等共同挑战。
![]()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续签也证明,即便范围收窄,双方仍认可政府层面合作框架的必要性,毕竟,学术交流的本质是知识共享,而知识的进步从不应被政治边界所阻隔。
如今,特朗普政府的管控措施已让中美学术交流走到关键路口,是继续将经费作为 “胁迫工具”,迫使高校在合作与资助间选边站,还是在国家安全与学术开放间找到平衡?
![]()
答案或许藏在那些理性的声音里,正如科学界所呼吁的,通过明确合作准则、开放共享数据、保护知识产权,完全能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保留交流活力。
毕竟,用切断合作的方式 “保安全”,最终可能既丢了科研未来,又失了人文纽带,这样的结果,恐怕没有一方愿意承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