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月薪过万依然月光,有的人月薪5000,却能在5年内攒下20万?我们常说“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固然有道理,但在通往财富自由的漫长道路上,挣钱是一种技术,而省钱则是一门艺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现财富自由会经历6个阶梯,每一个阶梯的决策也都存在着不同:1万存款不换手机,10万存款不贷款买车,30万存款不盲目投资,这是奠定财富基础的三个小阶梯;100万存款不随意借钱,300万存款生活上不乱搞,3000万资产不外露、保持低调,这是决定财富能否持续增值的三个大阶梯。
1万存款这个门槛的群体,大多是刚踏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这个阶段的年轻人,经济基础弱,抗风险能力也很低,省吃俭用攒下来的1万元,应该用作应急储备金,预防疾病和失业等突发情况,而并非用来购买手机、电脑这些工业消耗品,从而陷入月光族陷阱。
10万存款这个门槛,核心是要避开“伪中产”幻觉陷阱。能攒下这么多存款的年轻人,工作已经相对稳定,月薪大概也能达到1万左右,具备了一定的轻奢消费能力,比如购买名牌箱包和去高端餐厅消费。
但是这个阶段也最容易掉入消费主义陷阱。我们举个直观的例子:贷款买一辆30万的车,每年至少会贬值3万多;但如果将30万的存款投入到稳健的理财产品,哪怕年化收益2%,一年也有6000多的收益。这一进一出之间不难看出,此时买车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当存款积累到30万的时候,这个阶段很容易产生理财焦虑,你会担心存款会贬值。此时可以选择一些稳健的投资方式,例如指数基金定投和国债,不要幻想靠这些本金可以实现收益翻倍,甚至实现阶层跨越。
因为这个阶段的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认知还普遍缺乏,也很容易被资本收割。我们常见的那些所谓的高回报性投资,很多都是资本精心设计的收割陷阱,他们通过放大人性的贪婪,让你在高回报的诱惑下,逐渐忽视了潜在的投资风险,最终慢慢陷入了债务危机——因为你盯着别人的利息,而别人盯着的却是你的本金。
当你的存款突破百万时,也就进入了第四个阶梯。此时面临的最大考验不再是资金规模的大小,而是人性的考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借钱。很多平时不怎么联系的亲朋好友会突然主动联系你,家里有事需要救急的、孩子结婚凑不够彩礼的、买房买车交不起首付的……五花八门的借口,总有一款适合你。
此时你碍于情面,一旦心软把钱借了出去,大概率也会落得钱要不回、关系也闹僵的局面。然而,我们把100万存款放进银行,无论是活期还是定期,利息又低得可怜。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笔钱拆分开来,一部分用来稳健投资,例如国债或者大额存单;另一部分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投资标的,例如业绩稳定的蓝筹股或优质基金。
当存款达到300万时,此时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认知,对风险的判断也更趋向成熟。这个时候最大的风险不再是来自市场本身的波动,而是自我突然膨胀的内心。
随着财富的不断增加,收割你的手段也会变得更加高级,比如冲动的婚姻、混乱的男女关系,以及所谓的高端社交圈。殊不知,这些“镰刀”比之前的更加锋利,收割的方式也更加高效。很多人因为没有克制住膨胀的欲望,最终一夜回到了解放前,甚至还背负上了巨额债务。
当你的存款迈入8位数时,就来到了最后的第六个阶梯。此时,你的物质生活已经到达瓶颈,内心开始变得更加躁动。这个时候你应该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不要参与资源不对等的市场博弈,更不要试图改变更高阶层制定的游戏规则,因为你永远不可能赢得过规则制定者。所以要学会隐形、低调“首富”,从而避免成为更高阶层眼中的猎物。
回过头看,财富积累的每个阶段和每次决策都是一场反人性的内心博弈,我们终究也会明白一个道理:守钱比赚钱更需要智慧,克制比欲望更接近财富自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