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节媳妇跟我吐槽:在家当老大太难了。10月4日是她弟弟结婚的日子,9月份她就开始跟老家的朋友打听当地姐姐给弟弟随礼的行情,初步定在5000元。谁知道回到老家后,她妈说本村已经办了两场婚礼了,姐姐都是1万元。其中一位还是她的小学同学,她问了下还真是如此。无法,只能又从银行取了5000元,总共10000元在婚礼当天走了礼账单。我试下问她直接转钱过去不好么,她说现金摞在礼桌上让别人看类,有面子,当地的习俗如此。
本来我觉的媳妇这已经不少了,除了礼金,之前她弟弟家新房装修,她买了洗衣机、冰箱和沙发等家具,花了小2万块钱。今天又看到一位字节员工发文:国庆节回家,弟弟结婚,彩礼赞助10万元,随礼5万元(现金)。因为这,老公跟她生气,带着孩子提前回去。家中就这一个弟弟,让她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
最近几年,老家的结婚成本水涨船高。以小舅子十一结婚为例:彩礼16.6万,三金5万,婚房一套(43万,老丈人拿的全款),小汽车一辆(11.7万)。就这结婚成本在当地还不算高,因为媳妇家还算可以,弟弟在事业单位工作。但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儿子两个以上压力真的很大。
说到彩礼习俗,各地不一样。去年五一期间和朋友一起去广东参加同事的婚礼惊呆了。乡下的婚房院子里的墙上用红色的纸张贴着礼金金额,我竟然看到了20、60、80低于100元的金额,要知道在我老家河南,即便是街坊礼最低也是100元了。后来我专门问了同事,他说:广东家庭一般不吸血,广东彩礼只图个彩头,无论家庭是否富裕,有的家庭甚至只收摆酒席的钱。即便是彩礼较高的潮汕,彩礼也不会太离谱,十几万是最常见的。
曾经看过一位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网友分享当地结婚习俗。她在文中写道:我们没有彩礼的叫法,性质跟彩礼类似的叫做礼金和礼饼(老人称“嫁女饼”)。没有订婚仪式和订婚宴,只会在正式结婚前男女双方家庭挑个好日子,男方把礼金和礼饼过来,然后双方家庭出去一起吃饭,我们管这叫过大礼。女方收到礼饼后,开始给亲朋好友发请帖,还会派礼饼。
![]()
说完上面的习俗后,男方花钱的地方主要在礼金约5万元以内,三金1-2万元,礼饼(5000-10000元以内,主要看派发的人数),公婆县城买的房子。女方陪嫁部分黄金龙凤镯(3-5万元),几千块钱的陪嫁物品,然后还有一辆轿车。酒席各自负责。
彩礼古代传承原来的本意,是男方想女方表达诚意的聘礼,女方准备嫁妆的依托。正常的结婚流程:男方下聘书,备彩礼,女方回婚书,备嫁妆,其中彩礼和嫁妆都是交由女方带去男女的小家,但彩礼是作为小家的启动资金安家置业的,嫁妆男方不许动,那是女方娘家给女儿准备的后备隐藏资金,这种仪式自古有之。
最后,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者:大喇叭;编辑:思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