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科学家发明了“蓝光灯泡”,结果就获得诺贝奖,也改变了世界

0
分享至

我们每天都活在一个被光和色彩包裹的世界里。

但很少有人会去想,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光明和色彩,其背后竟只是一颗曾被全世界顶尖科学家断言“不可能”的蓝色发光小灯泡。



201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没有颁给什么高深的宇宙理论,而是给了三位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

他们获奖的理由听起来简单得过分:发明了高效的蓝光发光二极管(LED)

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诺奖委员会直截了当地称之为继爱迪生之后“第二次照明革命”。



那么,这个东西究竟有多厉害?

驯服不可能的晶体

LED,也就是发光二极管,它的发光原理其实很酷,就像一个小小的瀑布。

电流通过时,半导体里的电子会从高能量的“台阶”跳到低能量的“台阶”,这一下落过程中多出来的能量,就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这个“台阶”的高度差越高,能量越大,光的颜色就越偏向光谱里的蓝色。



早在1962年,人类就搞出了红光LED,到了70年代,红、黄、绿光也都实现了量产,唯独蓝色,找不到办法。

因为要发出蓝光,需要一个巨大无比的能隙,当时的半导体材料根本做不到。这道难题,让整个领域停滞了将近三十年。



理论上,有一种叫“氮化镓”(GaN)的材料可以胜任。但氮化镓这东西的脾气实在是太差了,简直就是半导体界的“顽固分子”。

在生长过程中,它的晶体极难控制,动不动就自己开裂,内部充满了各种缺陷,根本没法用。

当时,全世界最牛的实验室,比如美国的RCA和德国的西门子,都在这块“臭石头”上栽了跟头,烧了无数钱后,都选择了放弃。

甚至有科学期刊悲观地预测,商业化的蓝光LED,至少还得等上50年。



然而,总有人不信邪。

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赤崎勇和他的学生天野浩,就像两个固执的匠人,对着氮化镓这块硬骨头,一啃就是好多年。

他们没有走什么捷径,而是用最笨也最扎实的办法,首创了一种“两步生长法”

就是先在低温下小心翼翼地培育一层薄薄的“种子”,打好基础,然后再在高温下让晶体慢慢生长。



这种“慢工出细活”的策略,奇迹般地解决了晶体质量的难题,第一次培育出了高质量的氮化镓外延层。

这一下,就把理论上的可能,变成了实验室里的现实。

如果说赤崎和天野是为这场革命铺平了道路的奠基人,那么中村修二就是那个把战车开上这条路,并直接冲向终点的猛将。



他想研究蓝光LED的项目,一开始根本不被公司看好,只能自己偷偷干,甚至利用一些废弃的设备,在业余时间里捣鼓。

结果,他不仅做出了高质量的氮化镓,而且发光效率高得吓人。

1993年,中村修二成功点亮了世界上第一颗高亮度的、真正满足商业化需求的蓝光LED。

那一束璀璨的蓝光,不仅照亮了实验室,也宣告了半导体物理学一个重大里程碑的诞生。



一个小蓝灯的威力

蓝光LED的问世,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多一种颜色的灯,彻底颠覆了数字显示和通用照明。

要知道,屏幕上所有的颜色都是由红(R)、绿(G)、蓝(B)这三种基本色混合而成的。在蓝光LED出现之前,我们已经有了红色和绿色,三原色的拼图就差那最关键的一块。

没有蓝色,就不可能合成出完整的色彩空间,全彩显示屏的成本和技术难度都高得离谱。



蓝光的出现,它让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全彩显示屏成为了可能。

我们今天用的电脑、智能手机、高清电视,所有这些现代信息设备的彩色显示,其最底层的技术基石,都离不开当年那颗小小的蓝色灯泡。

可以说,我们绚烂的数字生活,正是建立在这块“蓝色拼图”之上的。



其次,它用一种巧妙的方式,重新定义了“白光”。

我们日常需要的照明光是白光,但LED本身只能发出单色光。那白光LED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说到一个堪称“光子戏法”的天才设计。

目前市场占有率超过八九成的主流技术,是在蓝光LED芯片上,覆盖一层黄色的荧光粉。



一部分穿透出来的蓝光和被激发出的黄光混合在一起,这种混合光在我们人眼看来,就是白色。

这是一种对眼睛的善意“欺骗”,虽然光谱上跟太阳光那种连续的全光谱不同,但已经足够满足我们日常照明的所有需求。

而且,蓝光LED技术路线下的白光,是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效率奇高,而且寿命长达数万小时,更不含任何有毒物质。



这束光不止照亮房间

在白炽灯时代,全世界约有20%的电力是被用来照明的,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而随着LED灯的普及,这个比例骤降到了大约4%,意味着全球节省了海量的电力,相当于减少了数百座大型发电站的建设需求。



尤其是在那些电力不稳定的偏远地区和发展中国家。LED灯极低的功耗,让“太阳能+LED”成为一种完美的组合。

一块小小的太阳能板,白天充的电就足以让一盏LED灯亮一整晚。这对于那些没有稳定电网的地区来说,简直是天降福音。



然而,这场伟大的发明背后,也伴随着关于价值与利益的深刻争议。

发明人中村修二,为公司带来了每年超过1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因为日亚化工凭借专利几乎垄断了市场。

但他本人从公司得到的奖励,仅仅是区区2万日元,最终导致了一场轰动日本的法律诉讼。



2004年,中村将老东家告上法庭,索赔200亿日元。最终,双方以日亚化工赔偿8.4亿日元达成和解。

更重要的是,法院在判决中明确指出,中村这项发明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日本科学家发明了“蓝光灯泡”,结果就获得诺贝奖,也改变了世界

我们每天都活在一个被光和色彩包裹的世界里。

但很少有人会去想,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光明和色彩,其背后竟只是一颗曾被全世界顶尖科学家断言“不可能”的蓝色发光小灯泡。



201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没有颁给什么高深的宇宙理论,而是给了三位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

他们获奖的理由听起来简单得过分:发明了高效的蓝光发光二极管(LED)

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诺奖委员会直截了当地称之为继爱迪生之后“第二次照明革命”。



那么,这个东西究竟有多厉害?

驯服不可能的晶体

LED,也就是发光二极管,它的发光原理其实很酷,就像一个小小的瀑布。

电流通过时,半导体里的电子会从高能量的“台阶”跳到低能量的“台阶”,这一下落过程中多出来的能量,就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这个“台阶”的高度差越高,能量越大,光的颜色就越偏向光谱里的蓝色。



早在1962年,人类就搞出了红光LED,到了70年代,红、黄、绿光也都实现了量产,唯独蓝色,找不到办法。

因为要发出蓝光,需要一个巨大无比的能隙,当时的半导体材料根本做不到。这道难题,让整个领域停滞了将近三十年。



理论上,有一种叫“氮化镓”(GaN)的材料可以胜任。但氮化镓这东西的脾气实在是太差了,简直就是半导体界的“顽固分子”。

在生长过程中,它的晶体极难控制,动不动就自己开裂,内部充满了各种缺陷,根本没法用。

当时,全世界最牛的实验室,比如美国的RCA和德国的西门子,都在这块“臭石头”上栽了跟头,烧了无数钱后,都选择了放弃。

甚至有科学期刊悲观地预测,商业化的蓝光LED,至少还得等上50年。



然而,总有人不信邪。

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赤崎勇和他的学生天野浩,就像两个固执的匠人,对着氮化镓这块硬骨头,一啃就是好多年。

他们没有走什么捷径,而是用最笨也最扎实的办法,首创了一种“两步生长法”

就是先在低温下小心翼翼地培育一层薄薄的“种子”,打好基础,然后再在高温下让晶体慢慢生长。



这种“慢工出细活”的策略,奇迹般地解决了晶体质量的难题,第一次培育出了高质量的氮化镓外延层。

这一下,就把理论上的可能,变成了实验室里的现实。

如果说赤崎和天野是为这场革命铺平了道路的奠基人,那么中村修二就是那个把战车开上这条路,并直接冲向终点的猛将。



他想研究蓝光LED的项目,一开始根本不被公司看好,只能自己偷偷干,甚至利用一些废弃的设备,在业余时间里捣鼓。

结果,他不仅做出了高质量的氮化镓,而且发光效率高得吓人。

1993年,中村修二成功点亮了世界上第一颗高亮度的、真正满足商业化需求的蓝光LED。

那一束璀璨的蓝光,不仅照亮了实验室,也宣告了半导体物理学一个重大里程碑的诞生。



一个小蓝灯的威力

蓝光LED的问世,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多一种颜色的灯,彻底颠覆了数字显示和通用照明。

要知道,屏幕上所有的颜色都是由红(R)、绿(G)、蓝(B)这三种基本色混合而成的。在蓝光LED出现之前,我们已经有了红色和绿色,三原色的拼图就差那最关键的一块。

没有蓝色,就不可能合成出完整的色彩空间,全彩显示屏的成本和技术难度都高得离谱。



蓝光的出现,它让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全彩显示屏成为了可能。

我们今天用的电脑、智能手机、高清电视,所有这些现代信息设备的彩色显示,其最底层的技术基石,都离不开当年那颗小小的蓝色灯泡。

可以说,我们绚烂的数字生活,正是建立在这块“蓝色拼图”之上的。



其次,它用一种巧妙的方式,重新定义了“白光”。

我们日常需要的照明光是白光,但LED本身只能发出单色光。那白光LED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说到一个堪称“光子戏法”的天才设计。

目前市场占有率超过八九成的主流技术,是在蓝光LED芯片上,覆盖一层黄色的荧光粉。



一部分穿透出来的蓝光和被激发出的黄光混合在一起,这种混合光在我们人眼看来,就是白色。

这是一种对眼睛的善意“欺骗”,虽然光谱上跟太阳光那种连续的全光谱不同,但已经足够满足我们日常照明的所有需求。

而且,蓝光LED技术路线下的白光,是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效率奇高,而且寿命长达数万小时,更不含任何有毒物质。



这束光不止照亮房间

在白炽灯时代,全世界约有20%的电力是被用来照明的,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而随着LED灯的普及,这个比例骤降到了大约4%,意味着全球节省了海量的电力,相当于减少了数百座大型发电站的建设需求。



尤其是在那些电力不稳定的偏远地区和发展中国家。LED灯极低的功耗,让“太阳能+LED”成为一种完美的组合。

一块小小的太阳能板,白天充的电就足以让一盏LED灯亮一整晚。这对于那些没有稳定电网的地区来说,简直是天降福音。



然而,这场伟大的发明背后,也伴随着关于价值与利益的深刻争议。

发明人中村修二,为公司带来了每年超过1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因为日亚化工凭借专利几乎垄断了市场。

但他本人从公司得到的奖励,仅仅是区区2万日元,最终导致了一场轰动日本的法律诉讼。



2004年,中村将老东家告上法庭,索赔200亿日元。最终,双方以日亚化工赔偿8.4亿日元达成和解。

更重要的是,法院在判决中明确指出,中村这项发明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结语

蓝光LED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科学突破,只要找准了应用的支点,就有可能撬动整个世界。

它也永远激励着今天的科研人员,在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领域里,去寻找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小灯泡”。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空军发布重磅消息,继福建舰之后,又有“新家伙”即将登场

中国空军发布重磅消息,继福建舰之后,又有“新家伙”即将登场

别吵吵
2025-11-12 13:15:54
49岁刘国梁没想到,告别乒协主席仅4个月,他再次迎来新身份

49岁刘国梁没想到,告别乒协主席仅4个月,他再次迎来新身份

林轻吟
2025-08-18 09:08:36
都体:弗拉泰西和阿切尔比寻求更多出场机会,后者想踢世界杯

都体:弗拉泰西和阿切尔比寻求更多出场机会,后者想踢世界杯

懂球帝
2025-11-13 22:27:07
15亿轮胎新项目落地青岛!

15亿轮胎新项目落地青岛!

轮胎报官方
2025-11-13 18:52:41
明年G7峰会将在法国举行,马克龙打算邀中国参加,但我们已是G2!

明年G7峰会将在法国举行,马克龙打算邀中国参加,但我们已是G2!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13 15:14:03
昆明交警曝光5起醉驾违法案例 仔细一算账 这酒喝“贵”了

昆明交警曝光5起醉驾违法案例 仔细一算账 这酒喝“贵”了

云南法制报
2025-11-13 15:19:35
赵少康竟然与民众党黄国昌会面沟通蓝白合作,准备边缘化郑丽文?

赵少康竟然与民众党黄国昌会面沟通蓝白合作,准备边缘化郑丽文?

总在茶余后
2025-11-14 00:14:06
政军商三吃!缅北魏家犯罪细节曝光,令人发指!

政军商三吃!缅北魏家犯罪细节曝光,令人发指!

港港地
2025-11-13 23:28:40
决战紫禁之巅!王楚钦樊振东会师半决赛 此前交手32次小胖25胜7负

决战紫禁之巅!王楚钦樊振东会师半决赛 此前交手32次小胖25胜7负

风过乡
2025-11-13 20:48:20
如果不用核武器,中国多长时间能打败日本?张召忠的回答振奋人心

如果不用核武器,中国多长时间能打败日本?张召忠的回答振奋人心

老范谈史
2025-10-06 23:44:51
爆!24总决赛竟是“诅咒”?东契奇交易真相曝光,独行侠毁了未来

爆!24总决赛竟是“诅咒”?东契奇交易真相曝光,独行侠毁了未来

澜归序
2025-11-14 01:06:04
中国哪里烧鸡最好吃?经过评比,这5个地方比较知名,有你家乡吗

中国哪里烧鸡最好吃?经过评比,这5个地方比较知名,有你家乡吗

简食记工作号
2025-10-28 00:11:40
公安部将限制汽车百公里加速小于5秒、增加机械释放功能门把手⋯⋯专家解读:极致加速成“技术冗余”,标准提升将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洗牌

公安部将限制汽车百公里加速小于5秒、增加机械释放功能门把手⋯⋯专家解读:极致加速成“技术冗余”,标准提升将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洗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7:21:05
52岁阿姨参加同学聚会被灌醉,酒醒后自责又后悔,痛哭:我错了

52岁阿姨参加同学聚会被灌醉,酒醒后自责又后悔,痛哭:我错了

烙任情感
2025-11-11 07:41:19
中国再次刷新记录!北京四环一夜翻新,6小时铺设8000吨沥青

中国再次刷新记录!北京四环一夜翻新,6小时铺设8000吨沥青

北纬的咖啡豆
2025-11-13 21:23:44
1971年,林彪专机坠毁后,许世友女儿许华山悲痛欲绝,后终身未嫁

1971年,林彪专机坠毁后,许世友女儿许华山悲痛欲绝,后终身未嫁

文史道
2024-12-10 06:45:03
女乒东京奥运会的竞争阵容到了2025年还能够延续竞争格局

女乒东京奥运会的竞争阵容到了2025年还能够延续竞争格局

治愈系的它
2025-11-14 00:33:29
雷军凌晨发文致谢,小米双11销售额降29亿,高端化赌局赢没赢?

雷军凌晨发文致谢,小米双11销售额降29亿,高端化赌局赢没赢?

我不叫阿哏
2025-11-14 00:25:06
《四喜》大结局:恶婆婆瘫痪,养母吸血,沈明辉敲诈,许知冬离婚

《四喜》大结局:恶婆婆瘫痪,养母吸血,沈明辉敲诈,许知冬离婚

草本纪年
2025-11-13 17:33:07
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希望——天门市致全体市民鼓励生育的倡议书

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希望——天门市致全体市民鼓励生育的倡议书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12 20:04:43
2025-11-14 04:11:00
寒士之言本尊 incentive-icons
寒士之言本尊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316文章数 7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扯着眼皮诉苦:我现在每天只睡2小时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扯着眼皮诉苦:我现在每天只睡2小时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本地
旅游
家居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艺术要闻

春风拂面!古典美与工笔画的绝妙碰撞。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旅游要闻

11月13日最佳情报|济南大明湖斑斓如诗,初冬珍珠泉斑斓多姿

家居要闻

莫奈时间 重构先锋概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