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0月5日报道,伊朗议会已批准对货币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将在未来几年内把其国家货币的面值去掉四个零,以在多年的通货膨胀之后简化交易。
四个零说没就没,伊朗里亚尔直接瘦身成“土曼”,可通胀这玩意儿,它认的是钱背后的底气,不是钱面上的颜值。
先别急着鼓掌,直接切掉四个零,听起来干脆利落,可这招真治不了他们四十度高烧般的通货膨胀。
当1美元能兑115万里亚尔的时候,你去德黑兰街头买张馕得掏2.5万,吃完再喝杯茶,钱包直接瘦成一道闪电。官方憋了十年,终于把“抹零”按钮摁下去1土曼=1万里亚尔,百万大单秒变百元小票,数钱数到手指抽筋的日子似乎say goodbye。可别忘了,2019年黑市汇率一天能跳60%,谁保证新钞不会继续蹦迪?
![]()
钞票少四个零,心理爽点+10086点,可爽完以后呢?
各国的历史案例摆在那儿:津巴布韦连砍12个零,结果通胀飙到百分之一百万;委内瑞拉抹去5个零,第二年物价还是坐了火箭。伊朗央行自己测算,全国流通的80亿张旧钞换成新钞,印刷+运输+防伪,先得烧掉一大笔钱,财政本来就靠卖油续命,这笔开销谁买单?答案很简单:印钞机继续冒烟,通胀先喜提一波“二次发育”。
说白了,换皮游戏要是能治本,那地球人早把通货膨胀打回石器时代了。
![]()
有人掰着指头算:假设今年货币总量不变,只是把数字除以一万,那购买力应该原地满血。可现实是,央行给的两年准备期+三年双币并行,足够市场提前预期老板怕吃亏,先涨价;员工怕缩水,先罢工;外汇贩子怕砸手里,黑市汇率先跳水。整个链条像多米诺,第一张牌就是“心理贬值”。按伊朗经济学者雷拉兹的模型,只要预期通胀高于30%,抹零带来的便利会被恐慌性涨价瞬间吞噬,结果新钞刚上阵,旧病已复发。
你以为央行只改数字?不,它顺带把老百姓的神经也重装了。
再抠一层:里亚尔惨成今天这样,根子在哪?美国制裁把石油出口砍到只剩原来的零头,外汇断流;疫情+地区冲突让GDP三年缩水四分之一;政府财政赤字飙到8%,不靠印钞发工资就得关门。这些硬核漏洞没补上,光把钞票整容,就像给高烧病人涂口红,体温计该爆表还是爆表。IMF内部报告透露,若2026年前制裁不松动,伊朗央行即使锁死印钞速度,通胀中枢依旧停在25%以上。四个零没了,可25%还是25%,一分不少。
![]()
所以,土曼上线那天,伊朗人别急着“见证历史”,先瞅瞅菜价答不答应。
当然,也不是说其央行在瞎折腾。双币并行期,POS机、收银系统、银行核心全部要重写,国产程序员趁机薅一波政府订单,GDP顺带+0.2%;现金交易变轻便,德黑兰大巴扎的铜商不用扛着麻袋付货款,物流抢劫率预计下降三成;最关键是国家形象刷了一次“重启”buff,谈判桌上能把货币当谈资,至少面子先找补回来。
![]()
里子能不能跟上?得看石油出口、制裁、财政“三座大山”给不给面子。
至于伊朗百姓该咋办?一句话:别被零的消失骗了。短期囤美元依旧是最稳的“土办法”,黑市汇率虽然像过山车,可过去十年它跑赢通胀的概率是100%。如果胆子小,就把工资到账当天换成实物黄金伊朗金店小到一克都能卖,手续费3%,却比看着存款蒸发强。至于股市?德黑兰证交所2023年涨过60%,可换算成美元还是亏,心脏不好的慎入。
一句话,对冲通胀的终极姿势永远是:别让资产躺在纸面上过夜。
货币改革这盘棋,下到终点拼的是财政纪律、外汇来源、生产效能,单靠“数零”魔术,顶多换来三分钟热度。伊朗能不能借坡下驴,把土曼当成重启契约的按钮,就看接下来能不能谈成核协议、能不能把石油卖到每天200万桶、能不能让财政赤字回到3%以内。
![]()
否则,砍零游戏就不会停止。
历史不会重复,却爱押韵。1948年德国马克换血成功,是因为背后有马歇尔计划+工业满血;2006年津巴布韦失败,是因为土地改革把农业搞崩。伊朗站在岔路口,左面是德国剧本,右面是津巴副本,选哪条?答案写在油田、谈判桌、预算表上,唯独不在钞票的零里。
零可以抹掉,可命运给的零,得靠伊朗人自己一笔一划填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