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细竹,似绣花针一般,在指尖轻轻翻覆,穿梭于经纬交织间,既编织成器,也织就了90后象山竹编非遗手艺人徐无瑕的人生轨迹。
在徐无瑕的世界里,上山寻竹、劈篾、编织,是她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之一。从当初懵懂的竹篾学徒,到如今独当一面的竹篾匠人,这条路,徐无瑕走了九年。
竹编非遗手艺人徐无瑕
在正式接触竹编工艺前,徐无瑕的人生图纸涂满了建筑线条和设计数据。她的职业转身,始于一次偶然的遇见,在杭州手工艺活态馆,象山竹编传承人张心荣指尖的竹篾翻飞起舞,他最拿手的,是将过去山乡人家的生活炊具与功能器皿等比例缩小,做成一个个巴掌大小的竹编摆件,竹篾的走向、编织的密度,和真实的大物件没有差异。
徐无瑕与师父张心荣合影
徐无瑕在那些纤毫毕现的迷你竹器里,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那些细密的竹丝里,藏着她在建筑图纸上找不到的温度和生命力。曾经被建筑线条填满的内心,第一次有了一种强烈的渴望,她也想让竹篾在自己的指尖流转生花。
徐无瑕手绘竹编学习笔记
与徐无瑕私下爱好做皮具、木雕不同,竹编工艺需要漫长的打磨过程,因为它不仅是一门手艺,也是一场需要摒弃浮躁的修行,这一点,她在拜师时就深刻体会到了。在活态馆,徐无瑕第一次鼓起勇气向张心荣表达拜师的意愿,对方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向她三连问:“问问家里人同意吗?为什么要学?能不能坚持?”第二次徐无瑕再来时,张心荣依旧没有松口,他见过太多人半途而废。直到第三次,徐无瑕带着家人赶来,张心荣的态度才“松动”起来,答应把这门需要耗费数年的手艺,交付给她。
徐无瑕在制作竹编灯笼
徐无瑕很快进入三年的脱产学习,投身竹编技艺,对徐无瑕而言,是一场彻底的自我剥离。她必须主动将自己从熟悉的建筑行业轨道中抽离,暂时放下物欲社会的种种期待,把全部的时间和心力,悉数倾注在这门古老的手艺上。
初学的日子远比想象中更艰难。她从最基础的鱼篓和菜罩开始学起。竹篾在她手上留下细密的伤痕,经纬的交错总也理不顺。但真正的难点在于,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用笔记本仔细记下竹篾的规格、宽度、厚度、长度和颜色。“因为规格实在太多,一旦不记下来,第二次就完全想不起来了。”除了记住繁琐的数据,徐无瑕还要去理解竹篾编织的逻辑。
上起:菜罩半成品;鱼篓
随着技艺日渐娴熟,徐无瑕开始从编织中体会到一种独特的“哲理”。“有一种编法,从头到尾编回来,当第一根和最后一根竹篾叠合相接后,它们仿佛都消失了,融为一体。”这种“无始无终”的圆满感,让徐无瑕深受触动,她渐渐发现竹编的世界里充满了这样的智慧。她开始理解师傅说的,竹编不仅是手艺,更是“有哲理”的。它讲究刚柔并济,需要在遵循规律的同时,注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另一面,她也意外地发现了竹编与建筑之间奇妙的共通性,竹篾的穿插与器物的造型,都蕴含着严谨的几何逻辑和空间构成的智慧。过往的经验让渡成为她手中的利器,她将建筑的结构思维与空间叙事,巧妙地融入了竹编的经纬交错之中。
徐无瑕制作的其他竹编作品的照片
在徐无瑕眼中,竹子从泥土中汲取养分,长成坚韧的躯干,再被雕琢成器物,本身就是一场生命的流转。她也在日复一日的修竹、养竹中,被这门手艺反复滋养着心性。这既是与自然相处的和谐之道,也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能量循环。
在徐无瑕位于杭州余杭区鸬鸟镇的工作室里,两扇巨大的落地窗将窗外的稻田框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周围群山绵延,竹林在山间郁郁葱葱。
徐无瑕位于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的工作室
临近中秋,秋雨来过一茬儿又接一茬儿,工作室里的节奏也明显变快许多。徐无瑕设计的奔月兔转花灯、提梁花灯、好运蝶蝶绣球滚灯,这些造型别致的竹编新品,正在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情绪玩具”。
各种竹编花灯照片
把时间往前回拨几年,恐怕连徐无瑕也想不到,她会让这门古老手艺真正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变成年轻人手中的潮流单品。在她刚跟着师傅学艺时,竹编还停留在“实用”和“精细”的传统框架里。师傅讲究的是繁复的纹样和扎实的功底,追求的是“慢工出细活”的极致匠心。那些需要耗费三个月心血编织的竹编字画,工艺繁复到令人惊叹。可它们价格高昂,一年也难遇一两个买家。年轻人路过博物馆时,或许会驻足感叹“好精致”。但要让他们掏钱买回家,答案往往是“不想要”,在他们眼中,竹编字画是束之高阁的艺术作品,无法与他们的生活产生关联交集。另一方面,传统竹编多以竹材本色或暗红、墨绿等沉色为主,常被年轻人贴上“过时”标签。
竹编作品《见山海》
意识到这一点,徐无瑕首先从颜色上寻求突破。她摒弃了传统竹编的单一色调,将“多巴胺配色”“美拉德配色”与“渐变美学”巧妙融入创作。在徐无瑕的竹编作品里,她设计了一款渐变色系的桃花扇,在小红书发布后迅速引爆,成了很多年轻人追捧的爆款。扇面上,她通过精准控制染色时长与清水过渡,使竹篾自然晕染出从少女粉到梦幻紫的迷人渐变,仿佛将一整座春日花园的灵秀,都微缩进了这方寸之间。
桃花扇作品广受网友喜爱
和师傅那一代老手艺人相比,徐无瑕的想法很直接,比起实用度和功能性,她更在意作品的美观。“好看的东西才能走进年轻人心里,他们才会喜欢,才会想要拥有。”在她看来,使用本身就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这种非遗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方式,让传统技艺回归日常生活,才能让它真正"活"在当下。
徐无瑕教授竹编技艺时的照片
徐无瑕希望看到的,是竹编不再仅仅是博物馆里供人参观的展品,而是能被大家购买回家,摆放在家里,在生活中真实使用的物件。徐无瑕的团队00后居多,这群年轻人成长在物质与精神双富足的时代,他们擅长表达自我,敢于尝试新鲜的事物。这种自信笃定的特质同样外化在了创作中,乐于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观点,最终让作品成为表达自身态度的载体。比如端午节推出的竹帆挂饰,他们用非常现代的方式重新诠释粽子的意涵,在挂饰上缀满了水滴状的珍珠和水晶,还点缀着金色的小铃铛。旁边再系上几条飘逸的彩色丝带,风一吹,光影流转,铃声清脆。这不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00后对“灵动”、“blingbling”这些审美偏好的直接表达。除此之外,团队还将“给老板点一炷香”等年轻群体之间流行的时髦语境,转化为设计灵感。
徐无瑕其他作品
徐无瑕计划在新年推出一款鳌鱼灯,在保留传统造型的基础上,传达当代女性的光芒自信,“做自己人生的主角,我也不断在00后身上学会他们的大胆与创意”,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沉浸式体验非遗竹编,徐无瑕不仅自己创作,也鼓励年轻人动手尝试。她专门推出了竹编材料包,让更多人能轻松体验竹编的乐趣。
提梁花灯材料包
精选优质竹材,坚韧不易断,
环保纯天然。竹篾表面精工打磨,
去除竹节毛刺,保护手部安全。
染料安全无害,
DIY工具齐全,附赠备用材料,
配备详细教学视频+图文教程,
新手友好,手作更简单。
配件精美,增加成品质感。
竹编品牌原创设计,
成品美观又实用。
竹编提梁花灯效果图及材料包
竹编的复杂编法曾劝退许多初学者。徐无瑕把以前繁杂的编法做了改良,用最基础的“一上一下”重复排列,衍生出杯垫、扇子、风铃等操作起来比较简单的材料包。“我们学手艺要‘深入浅出’,徐无瑕说,“先把最难的学会,再把它变得简单,让没接触过的人也能轻松上手。”针对体验课学员,她特别改良了传统教学模式。原本需要一周肌肉记忆才能学会的竹编手镯,简化为“提线木偶式”分步指导,配合预先裁好的竹篾与标记线,让新手两小时内就能完成作品。
从事竹编技艺以来,徐无瑕发现她对时节、色彩以及生活中细微的元素,变得越来越敏锐。她会下意识地观察周围发生的变化,原因无他,她想创作出扎根日常生活的作品,就需要在生活中保持细腻的情感、拓宽视野,她享受让思维保持不断更新的状态。
进入秋天以来,江南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水乡。雨水丰沛的时节,竹子生长速度也快起来。面对窗外雨水化成天然帘幕的景象,徐无瑕心里有数,后山的竹林又有长势了。
徐无瑕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的工作室
不做手工的时候,徐无瑕便常在山野间砍竹、背竹、锯竹,在与竹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她好像也在习得竹子的品性,她变得格外依赖自然,有时候回到城市,深处嘈杂的街巷久了,她便想回到这片竹林里充上一会电。
竹子为徐无瑕带来绵绵好运,她与竹为邻的坚持,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注意,余杭本就是竹子的丰产地,当地林业局主动找到了她,希望能和徐无瑕一起,打造一条从竹子种植到产品销售的完整产业带,更好地消耗丰富的竹林资源。
这意味着,未来她可以直接从余杭的竹林取材,在本地完成从粗加工到细加工的全过程。
这不仅能降低成本、保证材料品质,更让她和这片土地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手艺人,更成了推动当地竹产业升级的一分子。
徐无瑕形象照
整日浸泡在自然里,徐无瑕的心也变得蓬松自在起来。与山上的竹子一同猛长的,还有她对竹编传承的“野心”。现在的徐无瑕,想成为一个摆渡人,她要做的,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艘船。她不满足于只做精巧的材料包,她想让竹子参与到人们的日常审美里,变成配饰或是手袋,成为流经自然又归向生活的时尚单品。而她心底最深处的那个梦,是让竹子拥有更大的舞台。她想用它来对话空间,创作能呼吸、能讲故事的艺术装置。让竹编不再只是小情小调的点缀,而是能撑起一个场域的主角。
徐无瑕工作室
在这片竹林环绕的山村里,徐无瑕用她的匠心与远见,不仅让自己扎下了根,更让一门古老的手艺,在新时代的土壤里,长出了通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监制 / Shawn Ong
编辑 / 石秉金
撰文 / 曹璐
统筹 / 康康Connie
编辑助理 / 曹悦
图片提供 / 牛牛、篾匠姑娘徐无瑕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
鸣谢
竹编非遗手艺人 / 篾匠姑娘徐无瑕
杭州手工艺活态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