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家发现爱吃盐的人,癌症、肠胃疾病、全因死亡率,比同龄人低?

0
分享至

爱吃咸,是不少人从小养成的口味偏好,但过去几十年间,医学界普遍把它当成健康的“隐形杀手”,尤其是和高血压、中风、胃癌等疾病的联系几乎成为常识。



最近三年多项高水平研究却抛出一个令人意外的信号:在部分人群中,钠摄入量偏高的人,反而在某些疾病上风险更低,甚至全因死亡率也有下降趋势

这个结论乍听之下颠覆直觉,但背后并不是口味越重越健康,而是涉及到一连串复杂的代谢调控、肠道环境、免疫反应等机制的再认识。

先明确一点,口味重≠吃盐多。很多人以为自己“吃清淡”,但酱油、火锅底料、腌制食品、甚至早餐面点中的隐形钠早已超标。

钠摄入过量的后果早已被证实与血管硬化、心脏负荷增加、肾功能受损直接相关,这些问题就像水管老化、过滤器堵塞,短期无感,长期却积重难返。但问题是,钠摄入不足是否就一定更安全?是否所有人都适合“限盐”?这些问题,目前的答案正在悄悄改变。



2023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发的一项基于近12万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每日钠摄入量在4.5克至5.5克之间的受试者,其全因死亡率最低,而低于3克或高于6克的人群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

换句话说,过咸固然不好,但过淡也未必安全。尤其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运动量大者等特殊群体,如果一味追求低钠,很可能会引发低钠血症、电解质紊乱、甚至诱发心律失常。

另一个令人关注的数据来自2022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报告中指出,在部分农村地区,虽然钠摄入量远高于城市人群,但其胃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却低于预期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人群普遍摄入大量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发酵类食品,同时体力活动水平高,肠道菌群更加多样,这些因素可能通过调节炎症水平和免疫反应,对冲了高钠带来的部分负面效应



这不代表盐吃得越多越好。真正关键的是钠钾平衡。就像城市交通一样,钠负责“进城”,钾负责“出城”,两者配合好,代谢通畅;一旦偏颇,就容易像堵车一样,造成水肿、高血压、甚至心衰。

2021年《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对比发现,当饮食中钠钾比值低于1.5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这意味着,与其简单“限盐”,不如同步“补钾”,比如多吃豆类、深色蔬菜、香蕉、土豆等富钾食物。

从肠胃角度看,过去不少研究将食盐与胃黏膜损伤直接挂钩,但近年的解释更加细腻。2023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一项临床研究指出,高钠饮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促进有益菌群(如乳酸杆菌)的繁殖,增强胃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尤其是在高纤膳食配合下,钠并未导致胃癌风险上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幽门螺杆菌的活动。这种抑制作用就像“清扫工”,在一定浓度下帮助维持胃内生态平衡,但一旦超过阈值,便逆转为“破坏者”。



这也解释了为何部分高钠摄入人群反而胃癌发病率相对较低。重要的不是“吃盐”这个行为本身,而是吃盐的环境、吃盐者的基础代谢状态以及其他饮食因素的协同作用

如果在高糖、高脂、低纤维的饮食结构中再叠加高钠,那无疑是火上浇油;但若整体饮食以天然、粗粮、蔬果为主,高钠的风险反而可能被稀释甚至部分中和。

再来看癌症风险。2024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发布的一项基于肠道免疫机制的研究发现,适度钠摄入可增强某些T细胞亚群的活性,提升机体对肿瘤细胞的监视能力

这个发现虽然还处在早期阶段,但已引起肿瘤免疫学界的高度关注。如果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钠摄入与免疫监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未来抗癌策略中可能会重新评估“低盐饮食”的普遍适用性。



前提始终不能忽略:个体差异巨大。就像有些人吃辣如喝水,有些人一口就胃痛,钠的代谢能力也因人而异。

某些高血压家族史人群、肾功能略弱者、糖尿病患者等,哪怕轻微超标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这就要求在日常饮食中,不能盲目模仿别人的“健康经验”,而是更精准地评估自身状况。

具体怎么做?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24小时尿钠检测,这是目前最客观评估钠摄入量的方法,比看盐罐用量更真实。在饮食记录中加入对“隐形盐”的识别,比如酱料、腌菜、加工肉类、饼干等,建议使用电子记录或食物追踪APP辅助监测,而非仅凭印象。

第三,在补钾方面建议每日摄入至少2.5克,尤其推荐晚餐增加绿叶蔬菜和豆类比例,帮助夜间调节体液平衡,减少晨起血压升高风险。



对于运动人士或高温环境工作者,还需特别注意钠的丢失补充。

出汗过多时单纯补水容易稀释血钠,诱发低钠综合征,建议在运动后适量摄入低糖电解质饮品,或在餐后适当增加汤类摄入,维持电解质稳定。同时,建议在运动前后测量体重和血压变化,作为评估补钠是否充分的参考指标

至于老年群体,尤其是有基础病的长者,极端低盐可能导致食欲下降、营养摄入不足、跌倒风险上升。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因“过度控盐”造成的低钠血症,引发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反而加重病情。医生在制定限盐方案时不再“一刀切”,而是更强调个体适应与动态监测。

说到底,盐从来不是单一的坏角,而是整个营养结构的“调节阀”。它既是调味剂,也是代谢信号的传递者。任何一种营养素,一旦脱离整体结构谈危害或好处,都是片面的



过去几十年医学界对盐的“妖魔化”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个体差异和饮食生态的复杂性,而现在,科学正在试图把这个复杂拼图重新拼接完整。

健康从来不是靠一个指标就能定义的事,它更像一场长期的平衡游戏,在钠与钾之间,在口味与代谢之间,在个体习惯与群体数据之间寻找最贴合自身节奏的解法。我们无法否定盐的风险,但也不能忽视它可能的“反面信号”。或许,真正健康的饮食从来不是禁忌,而是理解。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郭台铭:如果有人敢来进攻台湾,我就派8万个机器人去和他们打

郭台铭:如果有人敢来进攻台湾,我就派8万个机器人去和他们打

文史旺旺旺
2025-09-05 18:30:03
84.22亿元起拍!海淀王炸地块深夜上架,还加了这一出让条件

84.22亿元起拍!海淀王炸地块深夜上架,还加了这一出让条件

798守夜人
2025-11-15 00:02:57
ATP总决赛:辛纳2-0力克谢尔顿,豪取室内硬地29连胜

ATP总决赛:辛纳2-0力克谢尔顿,豪取室内硬地29连胜

懂球帝
2025-11-14 23:26:22
唐山大地震前,有人目睹勾魂…

唐山大地震前,有人目睹勾魂…

田先生研究室
2025-11-12 16:44:11
张维为:中美若开战,第二天全世界就会发现,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

张维为:中美若开战,第二天全世界就会发现,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4 14:41:58
全国首个!这一新机构,正式成立

全国首个!这一新机构,正式成立

政知新媒体
2025-11-14 22:22:44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8 15:09:21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几乎全是假货!利润高达2400%,为何消费者还前赴后继争相购买?

以茶带书
2025-09-17 14:10:04
造纸厂储罐发现3具女尸,法医:三人为亲姐妹,生前骨盆均被破坏

造纸厂储罐发现3具女尸,法医:三人为亲姐妹,生前骨盆均被破坏

罪案洞察者
2025-10-28 15:33:21
解放军三大“利器”传出喜讯 军事专家解读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解放军三大“利器”传出喜讯 军事专家解读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16:50:21
酒红色运动内衣搭五分瑜伽裤,将活力与时尚巧妙融合,小姐姐好美

酒红色运动内衣搭五分瑜伽裤,将活力与时尚巧妙融合,小姐姐好美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4 18:53:56
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数十年,“石头”终于快被摸完了

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数十年,“石头”终于快被摸完了

朔方瞭望
2025-11-08 11:29:44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明月清风阁
2025-11-14 15:20:03
牛鬼蛇神现原形!演唱会上郭汾阳亲吻王惠4次,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鬼蛇神现原形!演唱会上郭汾阳亲吻王惠4次,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基斯默默
2025-11-13 17:22:09
越南政坛惊天变动:阮维玉空降河内,裴氏明怀突遭调动!

越南政坛惊天变动:阮维玉空降河内,裴氏明怀突遭调动!

丹徒生
2025-11-06 05:48:09
李一桐实惨!被造黄谣内容公开,完全不堪入目!工作室喊告

李一桐实惨!被造黄谣内容公开,完全不堪入目!工作室喊告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15 01:54:30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犀利辣椒
2025-11-13 06:22:35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白宸侃片
2025-11-14 13:44:20
北京交警:群众通过“随手拍”举报的分心驾驶等违法行为,已查处

北京交警:群众通过“随手拍”举报的分心驾驶等违法行为,已查处

大峰
2025-11-14 10:18:10
刘亦菲大学时的旧照被翻出,一群盘靓条顺的美女里面,她仍是最美最仙的那个

刘亦菲大学时的旧照被翻出,一群盘靓条顺的美女里面,她仍是最美最仙的那个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4 17:01:30
2025-11-15 06:16:49
小舟谈历史 incentive-icons
小舟谈历史
破茧时流的泪,终会凝成翅膀的鳞光
1627文章数 4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艺术
房产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避开人潮!5 个零商业化冷门地,藏着中国最本真的诗和远方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艺术要闻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