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在美国,越穷的人反而胖得越厉害,很多人屁股宽到有一米长。
更离谱的是,他们即使穷得交不起房租,对糖的痴迷却一点不减,吃水果要蘸糖,吃糖还要再加点蜂蜜,简直把“嗜甜如命”刻进了DNA里。
而研究人员发现,糖的成瘾机制与毒品非常相似,甚至比烟草和酒精还难戒!
![]()
据了解,现在美国有35%的人对糖上瘾。
美国人每天平均吃94克糖,有的数据甚至是每天126.4克,这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量的四倍多。
世卫组织建议每天不超过25克,相当于6块方糖,但美国人一天就能吃掉22块。
![]()
美国人吃糖的方式也挺夸张的,他们做蛋糕不像中国人把面粉当主料、糖当调味料,而是直接把糖当作主要材料,就像用糖和糖浆“和水泥”一样。
他们吃水果要蘸层糖,吃糖嫌不够甜还要再加蜂蜜。
![]()
这种对糖的疯狂迷恋,已经让美国付出了惨重代价。
到2023年,美国已有23个州的成人肥胖率超过35%,其中四个州甚至突破了40%的阈值。
全国肥胖人口高达7940万,稳居全球第一。
![]()
更可怕的是,美国五分之一的青少年患有肥胖症,12-18岁青少年中约33%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
美国之所以陷入这么严重的糖瘾危机,背后其实是一场由资本操控的“甜蜜陷阱”。
![]()
这一切要从美国政府每年对玉米种植的上百亿美元补贴说起。这么大力度的补贴,直接催生了一种廉价甜味剂——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大规模生产。
这种糖浆价格比蔗糖便宜将近一半,很快就成了食品饮料行业的“香饽饽”。
![]()
但这种廉价糖浆有个致命问题:它不像普通糖那样在体内正常分解,而是直接进入肝脏转化成脂肪。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美国的可乐、汽水、各种加工食品都悄悄用这种玉米糖浆替代了蔗糖。
结果可想而知——人们吃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发胖,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
![]()
更让人心寒的是,医疗系统似乎也在默许这场危机。
有人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悄悄调高了,原本血糖达到6.5就是糖尿病,现在要等到8.0才算。
这一改,瞬间就有600万糖尿病患者“被康复”。
![]()
因为治疗一个糖尿病患者每年要花费将近17000美元,比健康人高出两倍多。对制药公司来说,病人越多,他们赚得就越满钵满。
在这场糖瘾危机中,最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
在美国,新鲜蔬菜比汉堡薯条贵得多,而且不管饱。
对于每天为填饱肚子发愁的工薪阶层来说,便宜、顶饿的汉堡配可乐就成了无奈之选。就这样,资本在数着钞票,而穷人的健康却在不断被透支。
![]()
眼下,同样的剧情正在我们身边悄悄上演。
过去二十年里,中国人吃的糖翻了一倍还不止。
![]()
走进超市随手拿起一瓶饮料,配料表上排在第一位的,八成就是“果葡糖浆”——这跟当年让美国栽跟头的那个甜味剂完全是一回事。
孩子每天喝着甜到发腻的奶茶,嚼着花花绿绿的糖果,小小的味蕾从小就被糖“绑架”了。
![]()
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那些“看不见的糖”。
咱们天天吃的米饭、面条、馒头,这些精细主食到了身体里,转眼就变成了葡萄糖。现在中国的糖尿病人已经接近1.4亿,这个数字排在世界第一位——这绝对不是偶然。
![]()
好在咱们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卫健委推出了“体重管理年”计划,就是要从根上遏制糖的危害蔓延。
不过,光靠国家出手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得看我们自己。
指望一个每天要喝三杯奶茶的人突然戒糖,那简直比登天还难,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但你要相信,我们的大脑是能被慢慢改变的。
![]()
当你心情不好想靠甜食发泄的时候,不妨去跑跑步、打场球,让运动产生的内啡肽来替代糖带来的多巴胺;
慢慢地把手里的全糖奶茶换成三分糖,再逐步过渡到无糖;
找到吃东西以外的解压方式——给好朋友打个电话吐吐槽,写写日记,哪怕对着窗外吼两嗓子,都比把坏情绪吃进肚子里强得多。
![]()
糖本身不是什么毒药,它是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但当我们的大脑被糖控制,当整个社会都陷入糖瘾危机的时候,真的该醒醒了。
别让今天这一时的“甜蜜”,变成明天甩不掉的痛苦。
参考信源: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