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 日,本该是举国欢庆的日子,贵州铜仁学院的明德湖却传来令人心碎的消息 —— 一名大二学生在此跳湖轻生,生命永远定格在青春年华。
![]()
最先披露的线索来自一份手写遗书。报料人提供的内容里,这名学生的文字满是对早晚自习制度的无奈与绝望。“军训后的第一天,得知我们那个院都得上晚自习,考了计算机证才不用上……”
他曾为摆脱束缚拼尽全力,大一下学期迅速考下证书,以为终于能迎来自由,却被告知 “得上满一学年才行”。
这份期待与落空的落差,在大二学年被无限放大。“课又多又难,几乎全是专业课,唯一开心的事情就是不用上晚自习……” 遗书里的这句话,成了他对大学生活最直白的注解,也让这场悲剧的诱因指向了学校推行的作息制度。
![]()
被质疑的 “早 6 晚 9”:全校推行的刚性规定
随着事件发酵,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铜仁学院学生对作息制度的吐槽逐渐浮出水面。有网友直接发帖质疑:“大一大二统一‘早 6 晚 9’,这到底是大学还是高中?” 评论区里,“已有人跳湖”“警察来了学校” 等零星留言,更让外界对制度的合理性产生追问。
社交平台流传的一份校内文件,揭开了这套作息制度的全貌。文件明确规定,周一至周五 6:50—7:30 是晨读、晨练时间,周日至周四 19:00—21:00 为晚自习时间,执行周期从第 5 周到第 18 周,覆盖大半个学期。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套制度并非自愿参与,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学生科科长、辅导员、班主任会轮流值班监督。
文件还提到,2024 级新生的晨读晨练与晚自习,将从国庆节后正式启动。没人能想到,就在新制度即将落地时,老生群体里已发生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
校方的两种面孔:走访与沉默
铜仁学院官网 9 月 23 日的一篇报道,与如今的悲剧形成了刺眼的对比。文章题为《校领导勉励新生:珍惜时光 扎实学识 诚实做人 实现人生理想》,记录了 9 月 22 日晚,校长石维、副校长潘学军在新生军训结束后的首个晚自习期间走访班级、与学生交流的场景;次日早晨 7 点,校园里的晨读声和运动场上的晨练身影,还被描述为充满朝气的画面。
但当悲剧发生后,校方的态度变得模糊。10 月 4 日上午,记者致电铜仁学院,相关工作人员仅以 “事件已经处理完毕” 回应,对学生轻生的具体原因、是否与自习制度相关等关键问题,均未透露半句。
这种沉默并非个例。记者当天还联系了贵州省教育厅和辖区铜仁文昌派出所,前者表示会向领导汇报,后者称需交由相关部门处理,截至发稿,两方均未给出进一步回复。
![]()
舆论撕裂:是制度严苛还是抗压能力弱?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讨论迅速分成两派。支持学校的一方认为,“现在严进宽出的大学太多了,逃课打游戏成风,铜仁学院的管理才是负责任的表现”,甚至有人提出 “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不能全怪学校”。
但更多声音聚焦于制度的刚性问题。有大学生留言吐槽:“大二专业课密度本身就大,晚上要赶作业、复习,强制晚自习反而打乱节奏”;还有网友直指核心:“大学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而非用高中模式圈养,值班监督更像对学生的不信任”。
值得深思的是,遗书里的学生曾为 “摆脱自习” 主动考证,证明他并非抗拒学习,只是难以承受制度带来的束缚感。当 “唯一开心的事情” 都化为泡影,压垮他的或许早已不是自习本身,而是期待多次落空后的绝望。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