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 年农历四月十五的清晨,河北献县的土路被日伪军的皮靴踩得尘土飞扬。被反绑双手的徐正东站在路中央,领口还沾着挣扎时的泥点。作为当地抗日乡长兼共产党员,他在日军扫荡中未能及时转移,被伪军抓个正着。枪托狠狠顶在腰上,伪军的唾沫星子溅在脸上:"再不说你是不是共党,到了据点就扒你的皮!"
![]()
徐正东垂着眼没说话,指节攥得发白。他清楚据点里的刑具 —— 烙铁、老虎凳、灌辣椒水,更明白一旦暴露身份,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还会连累村里的地下交通站。风卷着远处的哭喊声袭来,他刚想抬头,就被伪军狠狠推搡:"走!磨磨蹭蹭想耍花样?"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斜前方院子里突然冲出个披麻戴孝的男人。那人裤脚沾着泥,孝布歪在肩上,看见被押解的徐正东,眼睛猛地一红,疯了似的扑过来,一把抱住他的胳膊哭喊:"亲家!你可算来了!我爹昨天走了,就等你帮着主持后事,你咋才到啊!"
徐正东脑中一片空白 —— 他根本不认识这个男人。但瞥见对方眼里飞快闪过的 "别露馅" 眼神,再看看院子里飘着的白幡、跪着的孝子,还有满街的香烛味,他瞬间明白了眼前人的用意。眼泪不由自主涌上来,声音发颤地配合:"老哥,对不住对不住!路上被鬼子查了好几回,耽误了时辰... 咱爹走的时候,遭罪没?"
这个冒死认亲的男人叫蒋顺邦,前几天刚失去父亲,正忙着操办丧事。他早听说过徐正东的事迹 —— 知道他是为老百姓奔走的抗日乡长,也清楚日军正四处搜捕他。刚才看见徐正东被押着路过门口,他心里咯噔一下,情急之下想出 "认亲家" 的险招。此刻听徐正东接话,他哭得更凶,手却悄悄把徐正东被绑的绳子往自己身后挡:"咱爹走得安详,就是没见着你,闭眼前还念叨呢!"
押解的伪军顿时傻了眼。带头的伪军凑过来,指着徐正东质问:"你俩真是亲家?我咋没听说过他有亲戚在这儿?" 蒋顺邦立刻梗着脖子,喊来院子里的亲戚:"你们说说,这是不是我亲家!前两年就定了娃娃亲,我家小子要娶他二姑娘,全村都知道!"
几个村民见状迅速反应过来,立刻围着伪军七嘴八舌作证:"没错没错,去年还来喝了定亲酒呢!"" 人家是来奔丧的,你们抓错人了!"伪军看看哭天抢地的蒋顺邦,又瞧瞧围上来的村民,再想想徐正东" 走亲戚被抓 " 的说法,心里犯起嘀咕 —— 要是真抓错了奔丧的老百姓,回头挨上司骂不说,还捞不着半点功劳。
徐正东趁机摆出委屈模样,揉着被绑红的手腕:"老总,我真是来走亲戚的,你们看这丧事办的,我哪像共党啊?要是耽误了咱爹下葬,可是大罪过!" 伪军犹豫半晌,狠狠啐了一口:"算你倒霉!下次别瞎跑,滚吧!" 说完解开绳子,骂骂咧咧地带着队伍离开。
看着日伪军走远,蒋顺邦才松了口气,拉着徐正东往院子里躲:"乡长,你可吓死我了!刚才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徐正东紧紧握着他的手,指节还在颤抖:"老哥,今天要是没有你,我这条命就没了!" 那天,徐正东藏在蒋顺邦家柴房里,直到天黑才换上孝服,混在送葬队伍里悄悄离开。
谁也没料到,这段生死关头结成的 "假亲家" 缘分,后来竟成真了。抗战胜利后,徐正东特意带着二姑娘到蒋顺邦家道谢,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互相产生好感。1948 年,蒋顺邦的小儿子正式娶了徐正东的二姑娘,两家人真成了亲家。婚礼上,蒋顺邦笑着对宾客说:"当年我瞎喊一声 ' 亲家 ',没想到还真喊成了!"
后来有人问蒋顺邦,当时就不怕被日军报复吗?他挠挠头,说得实在:"徐乡长是为咱们老百姓打仗的,我不能看着他被抓走。就算当时被鬼子发现了,大不了一起死,也不能做亏心事!"
这段发生在抗战时期的小故事,没有载入正史,却在献县乡村传了一代又一代。它不像战场大捷那样轰轰烈烈,却藏着最朴素的正义 —— 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家园时,普通百姓用最质朴的勇气,上演了一场生死营救。蒋顺邦披麻戴孝冲出门的瞬间,不仅救下了抗日乡长的性命,更守住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道义。
如今走在献县的老街上,或许还能听到老人讲述这段 "假亲家" 的往事。那面在风中飘扬的孝布,不仅是一场丧事的标记,更是民族危亡时刻,普通人用智慧和勇气编织的生命纽带。当徐正东的二姑娘嫁给蒋顺邦的儿子时,两个家庭的结合早已超越了亲缘,成为抗战岁月里军民鱼水情的鲜活见证 —— 那些未被史书大写的瞬间,恰恰是民族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