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好诗,不期而遇!
![]()
原诗
退潮的海水
文/张二棍
明月升起,海水退去
捡牡蛎的孩子
他一个人出场。背景蓝得发苦
风干的唇角,如一座哑默的孤岛
拿什么抵住海腥味肆意的涂抹
他小小的鼻翼,缓缓闭阖,
如手中的贝壳。
所有浪花,都萎缩于岸的远处
海带轻飘飘的,被遗弃于此
如旧衣服
一个捡牡蛎的孩子
用瘦瘦的脚印,擦拭着
海岸线上,那辽阔的荒凉
呃,这暮晚,人群褪去,海水褪去
赏析
这首诗书写的主角是“一个捡牡蛎的孩子”,诗人借潮来的腥味和潮去的荒凉,生动地演绎了孩子的生命状态,不禁让人联想,是怎样的生活处境,使得小小的孩子要过这样的日子。而潮涨潮退仿佛牵动着孩子的命运,在明月升起,海水退去之时,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海滩,画面感是非常强烈的,特别是诗人写“背景蓝得发苦”,这仿佛是小孩苦难生活的倒影。这简单的几笔勾勒,让人心生怜悯。
这句“风干的唇角,如一座哑默的孤岛”,这是由外而内的刻画人物形象,用风干的唇角反映小孩命运的悲苦,将其比作哑默的孤岛,这是对心灵的刻写,仿佛双重苦难的显现。对苦难的书写,从情感上来看,是极易引发共情的。
接着写“海腥味肆意的涂抹他小小的鼻翼”,而小孩本能是闭阖鼻子的,这刺鼻的味道是无法抵挡的,就像他无法抵挡生活的苦难一样,只能默默忍受着,如贝壳一样,用坚硬的外壳保护自己。从这几处书写可知,小孩已经有了超越同龄人的忍耐力,而这一切都是生活所带来的。
紧接着,诗人将视线转移到海滩,浪花萎缩于远处,海带轻飘如遗弃的旧衣服,这仿佛就是小孩子的缩影,是其命运的综合表现。在此刻,只有诗人注意到这个小孩,用环境演绎其苦难的命运,在言辞上是克制的,没有大肆渲染苦难的人生,没有激烈的言语,只是客观地呈现人与环境的内在联系,这样的表现方式让内容更加真实,同时,也给读者留有联想的余地。
最后,诗人聚焦在捡牡蛎的孩子身上,用瘦脚印擦拭海岸线辽阔的荒凉,这也是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孤独、寂寞、荒凉之感仿佛在脑海浮现,再一次从侧面反映了小孩为生活所迫而做出的选择,试着联想其他孩子的生活状态和童年的欢乐,这又是鲜明的对比和对命运的思索。常言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不就是小孩的生命写照。当夜幕降临、人群散去,海潮褪去,只有这一个小小的孤单的影子在海岸线上移动,渺小与宏大形成视觉张力,这也是生命张力的显现。
此诗将人与景高度融合,互相映衬,将孤寂、荒凉、困苦写得潜移默化,深入人心。诗人用克制的笔触勾勒一幅幅生命图景,客观真实地反映看到的一切,以及适当地艺术化演绎,同时克制的还有诗人的情感,这一切将底层生命写得鲜活,仿佛顽强的生命力和忍耐力是与生俱来的,而这,又不禁令人感慨,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轨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和尊重。诗人看似平凡地书写,却有生命的触动,值得细细体会。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诗人简介
![]()
张二棍,本名张常春,山西人。曾获《诗刊》年度青年诗人奖、华文青年诗人奖、李杜青年诗人奖、 《诗歌周刊》年度诗人等,参加第 31 届青春诗会,2017 年度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现为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有诗集《旷野》《入林记》 等。
格命草
![]()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7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六)(七)》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第六辑)(第七辑)》历时一年多,共收录诗评700篇,95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3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5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70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个人诗集出版,购买《格命草诗评全辑》电子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