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需要点击上方的蓝字《梅州V生活》关注即可
来源:兴宁发布
“以前一下大雨,家门口就成了‘小河’,现在两个水闸门同时排水,再也不用担心浸水了!”面对台风“桦加沙”的来临,径南镇黄坑村村民何妙华站在改造中的水闸旁,望着河水顺畅流过,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这一转变,是径南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周二上门去”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推动民生工程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
近期,径南镇黄坑村下乡组在“周二上门去”活动中,接到群众何妙华的反映,称径南市场对面205国道沿线一带,遇强降雨就会出现河水漫灌现象,严重时甚至倒灌进群众家中。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镇驻村干部与村“两委”干部立即开展现场勘查,经多次摸排发现,黄坑村陂头水闸因年久失修,闸门控制系统老化,底部淤积泥沙达1.2米,其中一个闸口已无法正常吊起,仅靠一个铁闸门难以满足大雨时段的排水需求,导致水位迅速上涨并引发漫灌路面的情况。
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黄坑村村“两委”及时召开会议研讨解决方案。因考虑到村级资金存在现实困难,加上近期雨水天气频繁致使工期紧迫,黄坑村村委决定将相关情况上报至镇党委、政府。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当即决定,将水闸升级改造列入当前紧要民生实事项目,要求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径南镇水利部门快速响应,会同设计单位优化完善改造方案。施工队随即进场作业,全面清理水闸内外及河道周边的淤泥,畅通排水通道。同时,修复损坏的闸口,并计划重新安装2扇坚固耐用、启闭灵活的铁闸门。升级改造后的水闸,既能满足强降雨时高效排涝的需求,也可保证平日河道正常的蓄水功能,实现防汛与蓄水的平衡。
据介绍,此次水闸升级改造工程,是径南镇扎实推进“周二上门去”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个生动缩影。从镇、村干部主动走访发现隐患,到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快速响应,再到工程高效推进落实,并在此次台风“桦加沙”期间发挥关键作用,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高效顺畅。充分展现了径南镇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也体现了党群同心、共护家园的良好氛围。
径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继续坚持并完善“周二上门去”工作法,将其作为倾听民声、汇集民智、化解民忧的重要途径,推动更多干部力量下沉一线、服务资源前移基层,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