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板功率提效 200%:
秘密藏在这种 “难读” 材料里
【Ecoticias网10月2日报道】
![]()
图片来源: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已问世,其发电功率较传统硅基电池板高出200%,支撑这一太阳能板高效“难读”材料值得关注和研究。该电池板高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采用了钙钛矿-硅材料的组合,以及还运用了另一种名称难读,却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材料。
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实现技术突破:
解读成果,致敬创新
当尖端钙钛矿-硅太阳能电池达到33.1%的效率时,既定的太阳能性能标准被彻底改变。通常情况下,更传统硅基电池的效率约为29.4%,而对太阳能电池板来说,研发的核心始终是打造一款产能最多的产品。
然而,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突破,源于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弗莱堡大学与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的三方合作。该创新不仅将自身定义为高效能的低成本解决方案,而且该创新的实现是源于一种特定分子——其巨大作用永久改变了太阳能领域的格局。
“难读” 材料如何影响太阳能格局?
答案待揭晓
这种名称拗口的物质实现了“表面钝化”功能。得益于“表面钝化”,不仅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得到提高,而且在转化过程中降低能量的损耗。直到今天,科学家发现难以在纹理硅表面有效铺设钙钛矿层。由于表面不均,“钝化”无法实现,电池的效率也随之无法提高。
将这种“拗口”材料覆盖在钙钛矿层上后,所有钙钛矿层都产生了场效应。这不仅提高了表面稳定性,还同时改善了太阳能电池的整体导电性与电压输出。该研究的首席作者奥萨马·埃尔-拉吉博士(Dr. Oussama Er-Raji)表示,这种分子是团队能实现出色的“钝化”效果的功臣。也正是在他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太阳能电池效率才得以远超传统电池。
这一重大太阳能突破在当下
有何意义?
这项对“拗口”分子的探索恰逢其时。硅基电池仍处于太阳能市场的领先地位,因为它们成本低但效率高,而依靠钙钛矿-硅电池,太阳能领域有望冲破重重障碍,直登顶峰。
尽管许多太阳能创新使用钙钛矿 - 硅复合电池,但此次实现“表面钝化”的能力,却将我们带入了太阳能研究与创新的下一个十年。这项新技术不但能促使太阳能电池实现更好的发展,而且会完全重新塑造能源未来。这一创新所实现的“表面钝化”技术证明,太阳能电池板在能源领域的地位难以撼动。另外,这项创新无需打破光伏定律,而是对其进行优化与重新审视。这种关键材料的使用让光伏电池的效能有所提升。
更光明且更高效的太阳能未来
随着气候变化席卷全球,便捷获取能源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效的太阳能电池板上是一项正确的行动。得益于“1,3-二氨基丙烷二氢碘化物(1,3-diaminopropane dihydroiodide)”这种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大幅提升了太阳能电池效率,较老式电池板提升了200%以上。
在这种新引入的化合物的助力下,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正在树立太阳能发电领域的新标准。最终,“1,3-二氨基丙烷二氢碘化物”或许会成为太阳能电池板相关讨论中最常被提及的材料。目前,光伏电池已能产生创纪录的电能,而这种“拗口”材料的出现还会为太阳能的未来带来无限可能。
编译:朱芳菲(新能源部)
审校:徐肖飞(新能源部)
编辑:朱芳菲(新能源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