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
它原是清辉,从那么遥远、那么寂寞的九霄云外而来,走了亿万里的长路,到了我这小小的阳台,竟还是凉的。这凉,不刺骨,却透心;像一块上好的冷玉,贴着我的额头,又顺着呼吸,一丝丝地,沁到心里去。于是心里那团乱麻似的、白日里被喧嚣盖住了的思念,便被这清亮的凉意唤醒了,润泽了,悄悄地抽出了芽。
这思念是无声的,却仿佛有着月光的质地;它不沉重,只是盈盈地满着,像一只将溢未溢的玉杯。我望着月,月也望着我。它那圆圆的脸庞,多么像一个圆满的句号,可它照着的,却尽是些未完的故事,和散落在天涯的、断了的篇章。这圆满,竟是一种最温柔的讽刺了。
古人说,“千里共婵娟”,这固然是宽慰的话,可宽慰里,总含着几分无可奈何的凄凉。今夜,这婵娟我是见着了,清丽一如往昔。只是不知,那千里之外,我所念着的人,是否也正推开窗,抬头望着这一片清光?我们眼里映着的是同一轮月,心里翻腾着的,可是同一阵风?这风,能否将我的影子,轻轻地、不为人知地,送到他或她的梦境边上?
月光是最大公无私的,它不分贵贱,不论亲疏,将一切都镀上一层朦胧的、梦也似的银边。远处的屋瓦,本是参差的、杂乱的,此刻却连成一片柔和的光晕,像安详的、起伏的波涛。近处的花叶,轮廓也模糊了,只剩下墨绿的、沉沉的影子。这人间一切的棱角,仿佛都被月光温柔地抚平了。可为什么,唯独我心里的那个缺口,被这月光照得愈发分明,像一弯小小的、残缺的月亮?
我独坐着,不言不动,仿佛也成了这月夜的一部分。思绪却像生了翅膀,乘着这如水的光华,倏忽之间,便飞越了关山万里。我看见故乡的老槐树,树下的石凳空着,月光正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跳跃的银币。我听见旧时庭院里的笑语,那声音隔着岁月的烟尘,飘飘渺渺,像从另一个世界传来。这翅膀是薄弱的,载不动许多现实的重量,只能在这虚幻的光影里,做一回仓促的、甜蜜的巡游。
夜渐渐深了,月光也似乎清减了些,像一篇写得过于绵长的诗,终于到了该收笔的时候。风过来,带着中秋的寒意,阳台上的光影便微微地颤动起来,如梦将醒。
我慢慢站起身,该回到那有灯火的屋里去了。月光是客,我亦是客,在这茫茫的天地间,做一夕的陪伴。转身的刹那,那满满的思念,仿佛并未随我移动,它已悄悄地、整个地,溶进那一片无言的月色里了。
今夜过后,月会渐亏,又会渐圆。而我的思念,大约也是如此了。

![]()
作者介绍:笔名;寒风(原名刘安)1980年参军,1983年转业在一家央企工作,2022年7月退休,现居住郑州,大学本科,政工师,业余爱好写作摄影,分别在人民日报社大型期刊《时代潮》《家园》《做人与处事》《文明》《行走》(诗刊)《党史博览》《中华民居》《读者》《演讲与口才》《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演员报、海峡都市报、内蒙古晚报、中国交通报、辽沈晚报、山西交通报、浙江青年报、重庆青年报等发表50万字纪实文学、散文、诗歌,其中发表诗歌500多首,撰写诗歌专辑《木棉花开》即将出版。2024年散文《母亲河》获第六届当代文学杯全国文学创作一等奖,2025年被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聘为特约作家,并被诗词学会授予“年度最佳诗人(作家)”荣誉,2025年7月诗歌《黄河》获中国诗人作家网“中华传承杯杰出文学奖”并被中国诗人作家网编委会认证为金v会员和终身会员,诗歌《乡愁》获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重庆分会“青未了”诗歌赛一等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