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针、不吃药,只需往身上一贴,就能轻松减重?
就在不久前,一款号称“GLP-1代谢平衡贴片”的减重产品在TikTok上疯狂刷屏。上线仅25天,便拿下270万美元的销量,一举冲上北美保健榜榜首。
这张看起来像创可贴的贴片,却掀起了全民减肥的狂欢。只是,这种“一贴就能瘦”的说法,究竟是突破性的创新,还是换汤不换药的智商税呢?
一、一张小贴片,凭什么火爆全美?
据母公司Kind Patches介绍,这款GLP-1贴片融合了小檗碱、肉桂、石榴提取物、L-谷氨酰胺等植物成分,只需贴满8小时,就能帮助促进代谢、抑制食欲,听起来颇具吸引力。
尤其在肥胖已成常态的美国,这样的卖点更抓眼球。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如今成年人肥胖率已超过40%,对于他们而言,节食太痛苦、运动难坚持,而减重药又贵又容易引起问题。
就像司美格鲁肽,它虽然能快速减重,但常伴随恶心、腹泻等不适,更有部分人出现所谓的“Ozempic Face”,导致面部塌陷、皮肤松弛等反效果。
![]()
相比之下,一张看似简单的小贴片就显得格外诱人。它价格低廉,形式轻便,不需要额外的饮食管控或运动配合,几乎满足了所有人对“低门槛减肥”的期待。
更关键的是,Kind Patches在营销上深谙人心。品牌精准锁定粉丝不足1万的尾部红人,让贴片出现在健身、居家等生活化场景中,看起来就像朋友间的真实分享。
再配合“手臂贴一片、全身贴满十几片”的夸张画面,视频很快在TikTok上掀起模仿热潮。据了解,99%的销售转化都是由这些红人视频带动的。
二、一贴就能瘦?真相没那么简单
然而,在热度持续攀升的同时,一个疑问也随之浮现:这张贴片真的能减重吗?
其实,GLP-1的分子体积很大,而人的皮肤表层就像一堵天然的墙,会将它阻隔在外。想依靠贴片把它送进体内并发挥作用,本身就存在很大难度。
更重要的是,目前并没有临床试验证明,这类贴片真的能够带来减重效果。换句话说,它更多停留在概念层面。而且,本质上它仍然是GLP-1,一旦真的起效,也难以避免相同的隐患。
其实,科学家早已在“躺瘦”方面发现了更靠谱的方向,就是从体内入手。研究表明,调节肠道菌群可以直接改善代谢状态,达到减重的目的。
比利时鲁汶大学的一项实验显示,给肥胖人群补充AKK后,其总胆固醇下降8.68%,甘油三酯下降15.71%,整体状态得到改善。
基于这一成果,日本企业联合诺贝尔奖得主Randy W. Schekman研发出“肠/益/维”。与GLP-1类追求的短期暴瘦不同,它遵循“以养代治”的理念,通过AKK改善肠道环境、激活代谢,温和且不易反弹的减脂。
![]()
与此同时,《Nature》期刊证实,其独家MetaVital专利技术能提高利用效率,帮助逐步养成“易瘦体质”。目前,“肠/益/维”在京东海外已积累近十万忠实用户,不少人表示“整个人轻盈了不少”“小肚子不见了”。
与之相比,Kind Patches只是借助“GLP-1”的热度,凭借TikTok上的夸张画面和红人矩阵,把复杂的减重问题简化成一个轻飘飘的创可贴式幻想、一种人人都能展示的社交符号。
对Kind Patches来说,贴片是否有效不是它关注的重点,而是如何迅速吸引眼球、制造话题、收割流量。所谓“一贴就能瘦”,满足的是人们想象中“不运动、不节食”的美好想象,而不是科学上的可能性。这种逻辑,本身就注定带有强烈的投机色彩。
三、市场庞大,故事还能讲多久?
世界肥胖联合会预测,2025年全球肥胖问题将进入规模化爆发期,成人超重与肥胖人数达到25.3亿,占全球成人总数的46%。这意味着,减重不再是个别人的选择,而是成为全球性的共同需求。
然而,需求越是庞大,市场就越会繁杂。未来,为了抢占用户市场,新的方法和概念一定会层出不穷。不同的用户不断入局,开始一轮又一轮的尝试与替代。
到那时,在那样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一贴就能瘦”的故事,还能讲多久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