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海上拦截到无端虐待
2025年10月1日深夜,以色列海军在地中海公海突袭“全球坚韧船队”,一艘载有国际人权观察员和环保活动人士的救援船只。以军方声称“船队携带武器”,但登船后仅发现医疗物资和食品。
随后,137名活动人士被非法扣押,其中包括瑞典环保人士格蕾塔·索尔伯格(Greta Thunberg),她当时正随船前往加沙,以调查以色列封锁下的人道主义危机。
![]()
10月4日,137人被遣返回土耳其,但格蕾塔仍被单独拘留。瑞典外交官探访后披露,她被关押在特拉维夫郊外的一处军事监狱,牢房内长满床虱,墙壁上有霉斑,通风系统被故意关闭,导致室内温度超过35℃。
![]()
格蕾塔出现严重脱水症状,每日仅提供半瓶水和少量干粮,身上因营养不良和潮湿环境长出大面积皮疹。更令人发指的是,她被迫在以色列士兵的监视下亲吻以色列国旗,并威胁“若不配合,将延长刑期”。
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伊莱·科恩称这些指控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但船队成员拍摄的视频显示,登船士兵曾用枪托殴打试图保护手机的活动人士,部分人被蒙眼捆绑长达12小时。格蕾塔的律师透露,以色列政府拒绝提供医疗援助,甚至禁止红十字会探视。
![]()
以色列的暴行罄竹难书,身犯何罪?
1、非法扣押与酷刑
根据《日内瓦第四公约》,扣押平民需基于“合法军事必要性”,但“全球坚韧船队”仅为非武装救援船只,以色列的拦截行为已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7条(公海航行自由)。
格蕾塔的脱水、营养不良及强迫亲吻国旗行为,符合《禁止酷刑公约》第1条定义的“蓄意使人在肉体或精神上遭受剧烈痛苦”。国际刑事法院(ICC)检察官卡里姆·汗已表示将调查此事。
2、系统性虐待与政治迫害
以色列长期以“反恐”为由压制异议。2024年联合国报告指出,其军事监狱中67%的巴勒斯坦囚犯遭受虐待。格蕾塔的案例显示,以色列对国际活动人士同样采取高压政策,旨在威慑人权组织。
瑞典政府援引《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36条,要求以方保障格蕾塔的领事探视权,但遭到以色列蛮横拒绝,以色列已构成外交侵权。
3、双重标准的国际纵容
美国、欧盟虽谴责以色列的残暴行为,却未对以色列实施制裁。这与巴勒斯坦囚犯的遭遇形成了鲜明对比——2025年至今,已有多名巴勒斯坦囚犯因“绝食抗议”死亡,西方媒体却鲜有报道。
![]()
以色列如何用谎言、酷刑与霸权镇压全球正义?
1、历史暴行的延续
自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通过“土地换和平”谎言侵占巴勒斯坦领土。1967年占领加沙后,将其变为“露天监狱”,控制水电、食品进出口,导致加沙儿童营养不良率达30%。
2023年“阿克萨洪水”事件后,以色列对加沙实施全面封锁,联合国称其“构成集体惩罚”,违反了《日内瓦公约》第33条。
2、媒体操控与污名化受害者
以色列通过“Hasbara”(舆论战)将人权活动人士污蔑为“恐怖分子”。格蕾塔被扣上“反犹主义”帽子,而事实上,她仅呼吁解除对加沙的封锁。
对比2010年“马维·马尔马拉”事件(土耳其船队遭以军袭击致10人死亡),以色列此次仍以“自卫”为由,但国际法专家指出,非武装船队不构成“即时威胁”。
3、全球霸权下的共谋
美国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8亿美元军事援助,并多次否决联合国安理会谴责决议。德国2025年批准向以出口潜艇技术,助长其军事扩张。
格蕾塔的遭遇揭示出这样一个残酷现实:只要西方利益集团默许,以色列的暴行将永无休止。
![]()
结语:沉默即同谋
格蕾塔·索尔伯格不是第一个被以色列迫害的国际活动人士,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她的脱水、皮疹和被迫亲吻国旗的羞辱,是以色列霸权体系的缩影——用暴力压制真相,用谎言掩盖罪行。
国际社会若继续纵容,加沙的悲剧、格蕾塔的遭遇,终将成为全人类的耻辱。我们呼吁:
1、以色列立即无条件释放格蕾塔;
2、国际刑事法院启动战争罪调查;
3、全球抵制以色列产品,切断其暴行资金来源。
4、全网清查以色列水军,让其不敢肆意混淆视听。
霸权之下,无人能独善其身。今日沉默,明日即是你我——被剥夺尊严、自由,甚至生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