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孔德罡带着南国剧社做了部叫《黄金花霓虹》的舞台剧,这剧的灵感源头挺有意思,是他老早看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来的。
本来我以为就是部普通历史剧,没成想里面加了不少新鲜东西,连万历皇帝都被编了个“吸血鬼”的设定,还让他穿越到了2020年,这脑洞确实够大。
先聊聊万历这人吧,咱们都知道《明史》说“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说他躺平二十八年不上朝,搞出个“君主离线制”。
![]()
但你要是翻点史料就知道,万历小时候可不是这样,有野史说嘉靖选隆庆当接班人,一大半缘故是看中了隆庆的儿子朱翊钧,也就是后来的万历,天资好。
这说法虽没实锤,但《大明王朝1566》把它拍出来后,不少人都信了,而且《明实录》里也写,万历自小就博闻善记,论语啥的一看就懂,能让精明的嘉靖另眼相看,肯定差不了。
隆庆死得早,万历九岁就登基了,隆庆还给他安排了个“黄金辅佐团”,亲妈李太后,学伴冯保,还有帝师张居正。
![]()
这配置看着万无一失,实则把万历管得死死的,张居正对他的教育特别严,连万历喜欢写书法赐给大臣都要管,说这是“轻浮之举”,不是帝王该学的。
换作现在的小孩,天天被这么管着,早晚得叛逆,果不其然,1582年张居正一死,万历就翻了脸。
有人上奏说张居正贪腐,兼并土地,万历直接把张家抄了,后人都流放了,本来想觉得万历就是报复张居正,后来发现不全是。
![]()
黄仁宇说,张居正的“完美形象”崩塌,让二十岁的万历有点信仰破灭,他可能突然觉得,以前学的那些“道德模范”都是假的,自己终于自由了。
亲政头几年,万历其实挺勤快,明朝还借着张居正的改革缓了口气,可到了1587年,也就是万历十五年,他突然就不想上朝了。
万历的“躺平”不是任性,是被现实磨没了劲,一开始大臣们没当回事,毕竟正德,嘉靖也有不上朝的时候。
![]()
可万历不一样,他是真不管事,奏折全“留中不发”,政府架构都快崩了,后来定陵被发掘,专家检测他的骸骨,发现他有目疾,痛风,糖尿病,还有足疾,估计平时连走路都费劲。
这么看来,身体不好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更多的怕是跟文官集团闹僵了,万历想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当太子,大臣们死活不同意,这“争国本”闹了十五年。
他想跟大臣好好沟通,得到的全是反对,换谁处在那个位置,天天跟文官对着干,身体又不舒服,估计也没心思干活了。
而且那时候西方都在搞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跑到明朝沿海做买卖了,明朝却停了海外贸易。
![]()
万历要是能早点看清局势,说不定明朝的命运能不一样,可他偏偏选了“不选择”,把机会全错过了。
再说说《黄金花霓虹》里的“吸血鬼”设定,孔德罡说,他当时一边看《万历十五年》,一边痴迷西方吸血鬼小说,突然想到,万历总不上朝,还昼伏夜出,会不会是变成吸血鬼了?这想法一开始挺荒诞,但他越琢磨越觉得有戏,还写了本20万字的小说《血色太庙》,后来又改成了舞台剧。
他给这个设定加了不少细节,吸血鬼是从西方来的,还带来了西方的文明和思想,万历要接触这些,总得有个“中间人”吧?孔德罡就选中了顾宪成。
顾宪成这人在历史上不算特别出名,最高只做到吏部主事,可他后来创办的东林书院影响极大,“风声雨声读书声”那副对联就是他写的。
![]()
万历十年,无锡爆发过大疫,《无锡县志》里记着“死者十之三四”,孔德罡就把这事儿编进剧里,说顾宪成在大疫期间接触到了西方吸血鬼,成了万历和吸血鬼之间的中介。
顾宪成想借着吸血鬼的“永生之力”和西方思想,跟万历一起把明朝建成太平盛世,可两人后来因为路线不一样闹崩了,万历想守着传统,顾宪成却想搞点新东西。
吸血鬼隐喻藏巧思,顾宪成成了关键“桥梁”,这个“吸血鬼隐喻”挺妙的,把西方文明比作“吸血鬼瘟疫”,既说了它带来的冲击,比如死亡和冲突,也点出了它的“隐秘性”。
![]()
万历朝其实有不少西方传教士来,利玛窦1601年还进了北京,给万历送了自鸣钟,世界地图,可明朝只敢要这些“器物”,不敢碰西方的制度和思想,这不就跟剧里“偷偷传播的吸血鬼瘟疫”一样吗?
剧的后半段更有意思,让万历在1620年退位后穿越到了2020年。
他变成普通人后,连身份证明都得自己办,第一次见汽车,互联网都懵了,他还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地球村”表演,后来又见证世界变得越来越分裂。
估计万历那会儿得琢磨,自己当年跟文官争来争去,跟西方躲来躲去,到最后好像都没意义了,四百年后的世界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
![]()
剧的结尾,万历穿越到1997年的北京太庙,刚好碰到雅尼在那儿开音乐会,演奏《夜莺》。
万历还念了段安徒生童话里的《夜莺》故事,说真夜莺用歌声救了皇帝,人造夜莺却啥用没有。
这里其实是在暗喻,真正能救文明的,不是那些表面光鲜的“新东西”,也不是死守着传统不放,而是找到自己的路。
![]()
孔德罡还在剧里加了本雅明“历史天使”的说法,说历史就像循环,从繁盛到废墟,再从废墟到繁盛,万历最后跳出了这个循环,来到了咱们现在的世界。
这部剧看着是编故事,实则在问咱们一个问题,面对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外来,该怎么选?万历当年没选好,可咱们现在能从他的故事里学到点东西,这可能就是这部剧的意义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