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本书叫做《明朝那些事儿》;很多人恐怕也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大明王朝1566》。
![]()
那么大家一定知道在明朝有一位官员、有一位内阁首辅叫做徐阶。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徐阶这个人可不简单,不单单学习好、为官有道,而且还活到了81岁、最厉害的是人家还能混个善终。
![]()
根据史料记载:万历十一年(1583年)闰二月二十六日,徐阶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同年四月十八日,徐阶死讯传至京师,明神宗万历对徐阶赐祭九坛,复加四坛,赠太师,赐谥号“文贞”。
如果从为官来说、为人来说,徐阶可谓是相当之成功的。
![]()
大家不要忘了,徐阶当官、当首辅的时期面对的可是:大明朝最难搞的皇帝嘉靖帝;另外徐阶还斗倒了著名的奸臣严嵩、还亲手培养了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等等。
那么徐阶的为官之道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一个徐阶曾经无比失败的案例。
![]()
徐阶当年还在翰林院的时候,内阁大学士张孚敬大权在握,嘉靖帝听从了张孚敬的建议,想去掉孔子的王号,同时想降低祭祀孔子的标准。
嘉靖帝让大臣商议这件事情,其他大臣由于惧怕张孚敬而不敢多说什么,只有徐阶坚决反对这样做。
![]()
于是乎,张孚敬很生气地训斥他,徐阶据理抗争。张孚敬大怒,说:“你想背叛我。”而徐阶从容地说:“背叛生于依附。我没有依附你,何来背叛?”
最终的结果很简单、很直接:徐阶直接从前途无量的翰林院被被贬为延平府(今福建南平)推官。
![]()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告诉徐阶一个什么道理呢?
我认为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千万不要得罪领导、更加不要得罪能够掌握你命运的领导;至于对或者是错,真的、真的、真的一点都不重要。
从这以后,徐阶就知道了为官的两个核心道理:一是,千万不能得罪领导;二是,当你说话不算的时候,最好保持沉默或者随声附和就好。
![]()
后来的后来,徐阶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而不倒,而且还高居首辅之位、还混了个功成身退、混了个善终的结局。
于是乎,有同僚就问大明首辅徐阶,为什么能历三皇皆信任有加呢?
徐阶笑而答之:无他,唯忠心尔。这当然是一句官话、废话、套话了。
![]()
不过在万历十一年,徐阶病重的时候;他的儿子问:父若去,儿子与上相处之道,可有言语?
徐阶此时说了三句话、三个应对之策!
若是明君,可学魏征,为民请命;
如是庸君,装痴卖傻,哄他高兴;
若是昏君,只需装聋作哑,每日三呼万岁,可保一世富贵。
那么如何看待徐阶回答其儿子应对领导之法呢?我个人只想说三句话!
![]()
第一,在古代一个大臣要想混得好、要想升官,其实一定要搞定能够决定你命运、决定人荣辱升迁之人,这个人一般就是领导本人。
![]()
第二,在古代当官,本人是不需要有太多性格的,更加不能成为“棱角分明”之人;一旦有了“棱角”之后,那么往往就会坚持一些东西,那么结局一定就不会太好。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古代当官一定要“看菜下饭”、一定要“看人下单”。
![]()
现在很多人都在赞扬魏征:如何如何的了不起、如何如何的敢于犯颜直谏、如何如何的敢于实话实说等等。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魏征碰到的是李世民,所以才敢如此;如果换成朱元璋的话,估计魏征的坟头上早就长草长树了。
![]()
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位置、处于什么状态,生存终究是第一位的;当你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那么就一定要向命运低头。
![]()
当然了,人跟人还是有区别的;当你说话算话的时候,你可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做严嵩那样的人;一种选择是做张居正那样的人。
为什么同样是首辅、同样私生活不检点、同样享受生活;张居正和严嵩在后世的评价却有天壤之别呢?
![]()
其实核心原因只有一点:很多时候大环境如此,怎么样得到权力不太重要、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力才最重要。
严嵩用手中的权力去贪腐、去享受,却并不干任何为国为民之事;而张居正却用手中的权力为国为民干事;这才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
最后我想说,有时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是可以理解的,可如果当你站到了屋檐之上的时候,我想还是应该学一学张居正,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去为这个国家的民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