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5日报道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10月3日发表卡门·巴莱罗的文章《德国面临经济模式转型》,内容摘编如下:
德国正加速推进劳动力调整,以实现全面的工业与技术转型。短短数月内,在人工智能发展进程的影响下,博世、汉莎航空、大众汽车、西门子及梅赛德斯-奔驰等德国标志性企业,纷纷宣布大规模裁员、部分工厂关停,并推出数年前难以想象的激进成本削减计划。而这一切发生在中小企业破产数量不断上升、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加剧以及劳动力市场明显降温的背景下。
作为德国工程技术象征的博世刚刚宣布,将在2030年前裁减其移动出行业务部门的1.3万个岗位。这绝非小幅调整。这一裁员将波及多个核心生产基地,涉及生产、行政及研发岗位。博世管理层表示:“我们需提升自身定位效率,以增强竞争力。”
汉莎航空紧随其后。该公司计划在五年内裁减德国境内的4000个行政岗位。该公司表示,未来的关键在于内部流程的数字化、削减固定成本以及借助人工智能实现任务自动化。财务、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将是受影响最大的部门。这并非偶然:在整个德国企业体系中,裁员主要集中于中间岗位和间接职能岗位,而非一线运营岗位。
但真正的“地震”来自汽车行业。“德国制造”的旗舰企业大众汽车计划关停国内的至少三家工厂,并裁减“数万”个岗位。梅赛德斯-奔驰已启动一项自愿离职计划,可能涉及超过3万名员工。采埃孚、蒂森克虏伯和德国铁路等公司也实施了类似规模的裁员。据咨询公司和雇主协会估计,自2025年年中以来,已宣布的裁员计划涉及超过12.5万个岗位。
德国工业整体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1%,许多中小企业最终宣布破产。2025年上半年,德国企业破产数量达12009家,同比增长12.2%。预计全年破产总数将达到2.5万家至2.6万家,较2021年翻一番。
这不是一场短暂的风暴,而是由经济停滞、技术压力加剧以及多年累积的竞争力丧失共同引发的深度调整。德国经济研究所分析称,破产和裁员激增的主要原因包括能源成本高企、利率攀升以及官僚主义阻碍。
就业指标证实了就业岗位的逐渐减少。今年9月份,德国季节性调整后的失业人数增加约1.4万人,达到约298万人。失业率维持在6.3%。8月份,失业总人数十多年来首次突破300万大关。
德国经济研究所预测今年该国经济将增长0.3%,2026年将增长1.7%,但同时警告称:“劳动力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失业率短期内将持续攀升。”人工智能已成为一个决定性因素。慕尼黑经济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27%的德国企业预计未来五年内将因人工智能的引入而裁员。在工业领域,这一比例达到37%。(编译/田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