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六位旅长为何只有一个成大将?性格决定命运?历史给出残酷答案。
1937年8月红军改成八路军,最开始三个师下边分六个旅。这六个旅长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后来到1955年授衔时都能评大将。可奇怪的是,这些人里真正出名的只有陈赓一个,其他人好像都消失了。
![]()
当时六位旅长里,陈赓确实是混得最厉害的。他原本是黄埔一期毕业,后来跟着共产党打游击。打仗特别有章法,带着386旅在抗日时把日军搞得很头疼。解放战争时他单独带兵,在鄂豫陕那边立了功。最厉害的是南下解放广州时,他还指挥过两个兵团。虽然没评上元帅,但中央让他统率大军,说明地位不低。
其他五个旅长就各有各的不如意。陈光一开始还挺风光,平型关战斗打出了名堂,还顶替林彪当过代师长。可这个人脾气太硬,跟山东纵队闹矛盾,后来又跟林彪对着干,被调去搞后勤。东北战役前他还能当副司令,到最后直接被边缘化了。
徐海东命不太好,打仗时落下了肺病。抗战快结束那会儿病得厉害,几乎没法跟着打仗。后来虽然熬到授衔,但解放战争根本没参与,全凭资历才当上大将。他去世时比其他人都早,很多故事都没机会讲。
卢冬生运气更差,抗日刚开始他就跑去苏联学习了,回来晚了。1945年在哈尔滨被苏联士兵害死,才37岁,连一场像样的仗都没打好。现在知道他名字的人越来越少了。
![]()
陈伯钧算是倒霉中的倒霉。刚当上旅长不到半年,就因为打人被毛泽东批评,直接送去延安学习。等他回来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机会。解放后他一直在搞教育训练,没人记得他带过部队。
王宏坤比较特别,他知道自己打仗不如别人,主动让出司令位置给人。解放后还跑去海军,跟水打交道。虽然活着的时间最长,但打仗的名声早就没了。
说到底这六个人起点一样,后来差距这么大。陈赓赶上了好机会,又能搞又能忍。其他人要么性格太倔,要么身体不行,要么主动退让。历史就是这么现实,该你的时候能当大将,不该你再努力也没用。
1955年授衔时,陈赓的大将军装照片还在博物馆挂着。其他五个人的故事,现在翻史料才能找到零星记录。历史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有的人活成了传奇,有的人只留下名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