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隔夜米饭能吃吗?一碗饭吃进ICU,尤其这4种食物隔夜更危险!

0
分享至



王姨今年60岁,平日最在意节俭,做饭总一锅多煮几碗。每到夜里,她习惯把吃不完的米饭盖上盖子,第二天热一热继续吃。她觉得“老祖宗哪有扔饭的道理!”可谁能想到,一晚隔夜米饭让她差点进了ICU。那天清晨,她吃完隔夜加热的蛋炒饭后不久,肚子隐隐作痛,以为只是胃寒,过会就好。两个小时后,腹痛加剧,还开始恶心、呕吐、腹泻。家人赶紧将王姨送医急救,被诊断为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医生一查,正是“吃了不新鲜的隔夜饭”惹的祸。

类似故事,其实并不少见。据中国医学论坛报,有人吃下一碗隔夜米饭,竟因大肠埃希菌感染在ICU抢救10天才转危为安。为什么看似普通的隔夜米饭,竟潜藏如此大的健康隐患?到底哪些隔夜食物最不能碰?食物放一夜究竟安全吗?尤其是你常见的这4种,很多人吃前都没想过可能的后果。真相究竟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许多人对米饭隔夜、凉了再吃毫不介意,甚至还觉得加热后就无碍。可实际上,剩饭隔夜在室温下存放极易成为细菌温床。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应超过2小时。当米饭温度降至30-40℃时,细菌繁殖速度会急剧提升。

研究显示,常见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弯曲杆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等,均能在剩饭剩菜中生长繁殖,若保存或加热不当,很容易引发腹泻、呕吐、发热等食物中毒症状。尤其是免疫力较弱的老人与儿童、一旦感染,病情更易加重。

就算存冰箱就“高枕无忧”了吗?其实不然。冰箱只能抑制细菌生长,却难以彻底灭菌。很多人喜欢等米饭“凉了”再放冰箱,实际反而更容易让细菌有机可乘。权威营养学提示,新鲜米饭应及时趁热分装、快速冷藏,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污染风险。



除了细菌风险外,很多人还担心隔夜饭的亚硝酸盐。科学数据显示,只要存放得当,隔夜饭中的亚硝酸盐远低于中毒标准,不用过分惊慌。但若经常反复加热或存放不规范,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麻烦。此外,长期食用隔夜饭不仅口感变差,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素损失高达30%以上,对健康影响不可忽视。

和米饭类似,还有几类食物极易被污染,隔夜食用风险极高。你家的餐桌上,可能正有它们的身影:

汤类:剩汤隔夜最易变质,且不易彻底加热,内部细菌滋生快,特别是大骨汤、鱼汤等蛋白含量高的汤,细菌繁殖速度可提升至常温下的5-7倍。若长时间用不锈钢或铝锅存放,还可能因金属溶出产生健康隐患。建议剩汤分装冷藏,并尽快食用或直接倒掉。



散装卤味:卤制品含水量大、蛋白丰富,嗜冷菌(李斯特菌等)可在低温下生长,加热亦难完全杀灭。半夜小吃、凉菜等,哪怕放冰箱也难以抑制有害细菌。剩卤味建议立刻消费,最好不隔夜。

泡发的银耳、木耳:这类泡发食材,极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细菌能产耐高温的米酵菌酸毒素,即使100℃以上加热也难破坏,曾有患者仅因食用隔夜泡发木耳而导致肝肾衰竭。推荐泡发即做即吃,最长不超过2小时。



溏心蛋等半熟蛋制品:未全熟蛋极易滋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加上营养物质丰富,更适合细菌繁殖。除非采用全程灭菌鸡蛋,日常溏心蛋、半熟蛋都不建议隔夜食用。

很多人问,难道隔夜饭菜一口都不能吃?其实不是绝对。权威建议,食物存放、加热和分装环节做到三点,危险多半就能规避:

趁热分装,快速冷藏:饭菜做熟后,尽量趁热分装入干净保鲜盒、立即放进冰箱,并避免与生食直接接触。

“热透”原则:再次食用前,必须把食物整体加热至100℃,水沸腾至少3分钟(肉菜10分钟),彻底杀灭潜在细菌。

食用量控制,宁少勿多:提倡“吃多少做多少”,减少剩菜剩饭存放时间,从源头降低风险。

此外,建议尽量减少对饭菜反复翻动,餐具要分开。剩饭存放超24小时,尤其加热后仍有异味、变色等需坚决丢弃。

隔夜饭菜处处有学问,看似小细节却关乎全家健康。偶尔一顿两顿隔夜菜,身体大多可自我调节,但频繁或不加注意,很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风险。如果近期有过食用隔夜饭后腹泻、发热等症状,应第一时间就医,具体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切莫拖延自误。文中所分享的降风险建议,能够大幅降低食物安全隐患,但不能百分百保障每个人不出状况,个人体质和保存、加热等环节细节同样重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赖斯vs伯恩利全场数据:进1球,抢断5次,拦截3次

赖斯vs伯恩利全场数据:进1球,抢断5次,拦截3次

雷速体育
2025-11-02 01:47:59
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中美给世界经济吃下“定心丸”

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中美给世界经济吃下“定心丸”

环球网资讯
2025-10-31 07:24:50
维尔贝克拒谈国家队话题:我只专注布莱顿,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维尔贝克拒谈国家队话题:我只专注布莱顿,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雷速体育
2025-11-02 01:47:52
中国APEC第三城,为什么是深圳?

中国APEC第三城,为什么是深圳?

财话连篇
2025-11-01 16:51:51
四大家族覆灭后,电诈亲历者曾述:没姿色的女子,最终下场是公海

四大家族覆灭后,电诈亲历者曾述:没姿色的女子,最终下场是公海

boss外传
2025-11-01 02:00:03
外媒问韩国总统李在明:若中国武统台湾,你会不会出手?

外媒问韩国总统李在明:若中国武统台湾,你会不会出手?

百态人间
2025-10-31 14:43:57
为什么说健身辣妹只在网上出现,现实中她们是这样的....

为什么说健身辣妹只在网上出现,现实中她们是这样的....

健身S叔
2025-10-30 19:46:51
KT爆冷击败GEN,队史首进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决赛

KT爆冷击败GEN,队史首进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决赛

手机中国
2025-11-02 01:20:05
朱拉尼没想到中国动真格,发现只要中国不答应,美俄支持也没用!

朱拉尼没想到中国动真格,发现只要中国不答应,美俄支持也没用!

头条爆料007
2025-11-01 08:55:22
陈晓旭的母亲有多美?眼神灵动满脸胶原蛋白,五官和女儿如出一辙

陈晓旭的母亲有多美?眼神灵动满脸胶原蛋白,五官和女儿如出一辙

暖心萌阿菇凉
2025-10-27 20:49:17
意外!18岁全红婵退出全运会单人项目+主动放弃卫冕 3大原因曝光

意外!18岁全红婵退出全运会单人项目+主动放弃卫冕 3大原因曝光

风过乡
2025-11-01 19:49:23
马雷斯卡:热刺的首发阵容中有很多中场球员,这场比赛将会很艰难

马雷斯卡:热刺的首发阵容中有很多中场球员,这场比赛将会很艰难

懂球帝
2025-11-02 01:58:26
出卖1000多名同志,却活到74岁的蔡孝乾,为何至今没有被清算?

出卖1000多名同志,却活到74岁的蔡孝乾,为何至今没有被清算?

报君知史
2025-10-20 11:19:06
郑丽文正式掌舵蓝营后,公布第三波人事任命,侯友宜系统再获重用

郑丽文正式掌舵蓝营后,公布第三波人事任命,侯友宜系统再获重用

娱乐小可爱蛙
2025-11-01 14:56:02
炸裂!古二再曝录音,王家卫称游本昌不是省油灯,内容信息量巨大

炸裂!古二再曝录音,王家卫称游本昌不是省油灯,内容信息量巨大

八卦南风
2025-10-31 16:24:56
美国人要造反?政府新一轮投票揭晓:54赞成46反对,25州集体逼宫

美国人要造反?政府新一轮投票揭晓:54赞成46反对,25州集体逼宫

乐天闲聊
2025-11-01 13:22:14
泰州队击败南通队夺得苏超冠军,观赛人数纪录再创新高

泰州队击败南通队夺得苏超冠军,观赛人数纪录再创新高

澎湃新闻
2025-11-01 21:40:31
女人味十足蝙蝠衫穿搭分享

女人味十足蝙蝠衫穿搭分享

美女穿搭分享
2025-11-01 13:20:03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北仑发布
2025-10-31 18:12:36
克林根首发出场24分钟,8投2中得5分15板1助0失误,正负值-4

克林根首发出场24分钟,8投2中得5分15板1助0失误,正负值-4

懂球帝
2025-11-01 13:05:11
2025-11-02 02:23:00
史潎的生活日记
史潎的生活日记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857文章数 1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头条要闻

上海63岁儿子与94岁父亲一起养老:父亲负责买菜做饭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健康
本地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后续!新生儿在医院坠床摔成重伤,护工已被停职,孩子状况已好转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