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论战功有九大将领,分别是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贺龙,朱德,陈毅,聂荣臻和罗荣桓。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军队,论战功也有九大将领,分别是张自忠,李宗仁,薛岳,孙立人,卫立煌,傅作义,戴安澜,王耀武和杜聿明。他们在抗日战争中表现突出。综合相关文献,按照按贡献度与影响力,国军的九大将领排序如下(其实无须过分执着排名先后):
![]()
1.张自忠。他的职务是第33集团军总司令。主要战绩包括台儿庄战役(临沂大捷)、鄂北大捷和襄东大捷,被誉为“活关公”。他是抗战中牺牲的最高阶国军将领(追授陆军二级上将),周恩来称其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是极高的赞誉。
2.李宗仁。他的职务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主要战绩包括指挥台儿庄战役,歼敌2万余人,是抗战全面爆发后首次大规模胜利;参与武汉会战和豫南会战。
3.薛岳。他的职务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主要战绩包括万家岭战役(歼敌8000余人)、三次长沙会战(以“天炉战法”歼敌5万6000余人),可惜长衡会战因战术僵化失利。
4.孙立人。他的职务是新38师师长、新一军军长,主要战绩包括仁安羌战役(解救英军7000余人)、缅甸反攻战(胡康河谷歼灭日军第18师团),创伤亡1:6的交换比,战绩彪炳。
5.卫立煌。他的职务是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主要战绩包括忻口会战(毙伤日军2万人)、强渡怒江反攻滇西,被称为“常胜将军”。
6.傅作义。他的职务是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主要战绩包括百灵庙大捷、五原大捷(抗战全面爆发后,首次收复失地),擅长游击战与运动战互相结合取得胜利。
7.戴安澜。他的职务是第200师师长,主要战绩包括昆仑关战役、缅甸东瓜保卫战(歼敌5000人);殉国后获追授美国懋绩勋章。
8.王耀武。他的职务是第74军军长,主要战绩包括万家岭战役、上高会战和雪峰山战役,《74军》被誉为“抗战铁军”。
9.杜聿明。他的职务是第5军军长,主要战绩包括昆仑关战役(重创日军“钢军”第5师团)、远征军入缅作战,可惜后来因为指挥失误被迫撤退)。
以上名单是综合相关文献、基于战役贡献、总体历史评价及国共双方认可,整理出来的名单,部分将领如赵登禹、佟麟阁、孙连仲、胡宗南、关麟征、罗卓英等都功勋卓著,多不胜数,暂未列入。
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国民革命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一班名将奔赴抗日前敌和敌后战场,抵御日军侵略,崎岖百战艰难,砥砺八年坚忍,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上述这些名将,无分国共彼此,都是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的骄傲。他们在抗日战场浴血奋战,大显身手,不辱抗战英名,永垂不朽。
三年内战时期,人各有志。是选择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边、还是依附在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少数利益集团的一边?除了张自忠(1940年5月16日)和戴安澜(1942年5月26日)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之外,上述七大国军将领在国共内战时期因为立场上的选择,而导致人生结局大相径庭。80年后的今天,回首前麈,一切已成过去,千秋功罪,历史已有定评。
薛岳在内战后期逐渐失去蒋介石的信任。到台湾后被蒋介石和蒋经国闲置,晚年生活平淡孤寂,2005 年以103岁溘然长逝。
![]()
卫立煌内战后期任东北 “剿总” 总司令,沈阳城被攻破前夕乘专机逃离后被蒋介石软禁。卫立煌抗战期间与八路军衷诚合作,曾借道延安脱险,与中共友好。他1949年趁乱潜逃到香港,拒绝赴台,1955年毅然返回大陆,获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历任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60年于北京病逝(63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他是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安徽合肥设有“卫立煌故居陈列馆”(2020年开放),纪念其抗日功绩。卫立煌从国民党军早期“五虎将”之一(其他4人是陈诚、刘峙、顾祝同和蒋鼎文)到参与新中国建设,一生跨越革命、抗战和建设,是近代中国复杂历史中的典型传奇。
李宗仁以桂系实力派于1949 年 1 月取代蒋介石出任中华民国代总统,后因和蒋介石水火不容,被迫出国流亡。1965 年 7 月,李宗仁冲破重重阻力,偕夫人郭德洁从美国回到北京,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1969 年 1 月因肺炎在北京逝世(78岁)。
王耀武1948 年在济南战役中被俘,以战俘的身分被关押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由于表现良好,1959 年以第一批获特赦,后被委任为全国政协委员;1968 年病逝(64 岁)。
傅作义1949 年 1 月促成北平和平解放,率部起义投诚。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政务院水利部部长,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74 年 在北京病逝(79岁)。
杜聿明1949 年 1 月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 年获特赦后,获委任全国政协委员,1981 年在北京病逝(77岁)。
孙立人是传奇人物。他作为抗日名将,被誉为“丛林之狐”和“东方隆美尔”。他14岁考入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普渡大学(工程)和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军事)。他在抗战期间备受盟军赞誉,由于曾留学美国接受军事训练因而国际知名;颇有功高盖主之势,遭到蒋介石嫉妒。孙立人 1946年率部在东北与解放军作战,因反对内战而表现消极,备受蒋介石质疑。1949年随国民党退守台湾。1955年因“孙立人案”(被诬陷里通美国、密谋倒蒋、取而代之;用现代语言是美国搅“政权更迭”)被蒋介石软禁长达33年,1988年才重获自由,1990年病逝(90岁)。2014年,台湾当局“监察机构”间接为其平反,承认当年是冤案。孙立人首创“孙氏操典”,注重体能训练,打造精锐部队,是军事干才。他因为非黄埔系出身而遭蒋介石猜忌,被长期幽禁成为张学良之外又一政治牺牲品。他临终遗言“我对得起国家”,含冤而逝;一生兼具辉煌与悲情。
![]()
上述七人,傅作义、李宗仁、王耀武、杜聿明和卫立煌先后醒悟到要站在全国人民的一边,终其一生为国为民,历史有正面评价。薛岳和孙立人的下半生分别被蒋介石排挤和软禁数十年,龙游浅滩,不言其情而其情惨澹,究其原因,是因为未能及早觉醒到蒋介石是代表少数“精英”既得利益集团,因而遗憾终生。鉴往知今,值得现时的21.5万名台军和308名将领引以为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