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薛岳手下的参谋长赵子立发现日军开始大规模调动兵力,俨然再一次把目标指向了长沙。于是他赶紧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当时的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而薛岳看到赵子立的汇报之后,却不以为意说道:“这根本就是耸人听闻,不可能的,日军已经被吓破了胆,根本不敢来长沙!”
![]()
常胜将军
我个人认为,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在国民党部队的高级军官中,薛岳和王耀武这两个是打的胜仗最多的将领。但是在抗日战争很长一段时间中,薛岳的职务都是要远高于王耀武的。
薛岳是保定军校的,而王耀武是黄埔的,薛岳的资历远远高于王耀武,但是薛岳的脾气可比王耀武要差多了。
薛岳字仰岳,他从小就把岳飞当做自己的偶像,希望能跟岳飞一样为国家民族而战。后来他也确实向自己的寄托一样,成为战场上对日作战的一名悍将。
但是薛岳的性格太过刚烈,甚至有时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信是一件好事,它会让你在关键时候做出正确的抉择,但是过度自信也会让你变得膨胀,有些正确的意见根本听不进去,从而影响你的决断。薛岳就是这样的人。
薛岳手中的参谋力量是非常之雄厚的,无论是吴逸志还是赵子立,他们都有着非常优秀的战略眼光和部署能力,但可惜薛岳在使用这几个参谋长的时候,并不能真正的发挥其长处。
![]()
少有长战久胜之兵
薛岳成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之后,开始组织湖南地区的对日作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薛岳带领国民党部队获得胜利,第二次长沙会战只能说堪堪打平。要不是后来杨森部在追击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打出了成绩,他薛岳在二次作战中就要背着一个败将的名分了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知耻而后勇的区域一雪前耻对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第三次长沙会战之后,薛岳信心爆棚,他认为自己真的像岳飞一样,对敌人造成了有效的打击。日军从此之后碰见薛岳犹如猫见耗子一般,望风而逃,不敢再犯。
实际上,一开始也确如薛岳所说的日军指挥官横山勇确实不想再招惹薛岳这尊杀神,也开始避着他走。
但是随着当时抗日战争局势的变化,日军越来越迫切的想要扭转局势,甚至不惜于孤注一掷,最终倾注更多的兵力想要打通中国西南后方战场。
于是横山勇这一次纠集了5个师团的兵力再次朝着长沙浩浩荡荡而来
薛岳的参谋长赵子立发现了日军的动向赶紧向薛岳汇报消息。然而薛岳看到消息之后,认为赵子立太年轻,容易被这些杂七杂八的消息迷乱了眼。
他对赵子立说道,目前日军已经被第三次长沙会战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再来,你们只是大惊小怪罢了。
![]()
等到薛岳发现大规模日军出现在长沙之外的时候,仍然强作镇定。他在部署战斗的会议上,仍然按照前几次长沙会战的部署新瓶装旧酒,起初再次用天炉战法对日军造成杀伤,然而日军吃一堑长一智,薛岳这种刻舟求剑的想法,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实际上,赵子立已经认识到这次日军的进攻非同凡响,他认为仅靠长沙地区很难顶住日军的进攻,不如拉长战线,选择在衡阳一带和日军进行决战。然而,已经自信到有些自负的薛岳哪里肯听得进他的意见,依然选择在长沙进行决战。
谁来守卫长沙
既然日军已近在咫尺,薛岳只能赶紧组织兵力进行防守。然而,关于放谁防守长沙城这一问题上,薛岳和手下的赵子立又一次意见不同。
赵子立认为,上一次在防守长沙中,就是第10军出的力,第10军防守长沙伤亡惨重,如今刚刚喘了口气,这一次讲道理,不应该让第10军再上,而应该让第4军来防守长沙。
![]()
但是薛岳并不这样认为。第4军是粤系部队,而薛岳又是从老粤系部队出来的,他和第4军关系莫逆,所以他也不愿意让自己这支同乡部队在战场上折损过大。
而第10军之前在一系列作战中就跟自己不对付,想来想去,他仍然是想把第10军放在长沙。然而,如果自己直接说要把第10军放长沙,未免意图太过明显,容易受人指责,所以他也希望能够由赵子立来说这话。
尽管薛岳再三暗示,但是赵子立仍然不肯开口提出让第10军来守长沙,最终无奈之下,薛岳只能把第4军放在长沙。
![]()
与此同时,薛岳让赵子立跟第4军军长张德能在一起防守长沙,可是赵子立他哪里能够指挥得动第4军?
更为离谱的是,在这次长沙保卫战中,薛岳干脆隐身了。众人都找不到最高长官,于是第4军虽然战斗力高,但此时也无心恋战,日军一击即溃,四散逃跑,从而揭开了第四次长沙会战失败的序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