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龙最近挺忙。
西贝的羊肉串,从“半成品加热”改成了“门店现穿现腌”,看似大刀阔斧搞改革,实则玩了一手“换汤不换药”的经典操作。
顾客一看:哦,现做的?那行,我信你。
![]()
可十月初就被扒出所谓的 "现穿现腌羊肉串",用的竟是 8 月 15 日生产的冷冻羊肉。更让人咋舌的是,这串连 30 克都不到的烤串卖 9 块钱,折算下来一斤近 200 元,比菜市场新鲜羊肉贵了三倍还多。
要知道这已经不是西贝第一次陷入口碑风波了。早在九月中旬,罗永浩一句 "西贝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 就把它推上热搜。当时贾国龙拍着胸脯说 "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还放话要起诉罗永浩,甚至开放后厨让大家参观。结果记者去一看,冰柜里全是印着厂家信息的冷冻食材,门店负责人支支吾吾承认 "全国门店都是集采冷冻肉"。更讽刺的是,开放后厨才两天,西贝就以 "影响效率" 为由紧急叫停,只留个透明玻璃让顾客看个热闹。
![]()
这次的烤串改革,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的戏码。以前是总公司把串好的半成品送到门店,加热就能卖;现在不过是多了步 "解冻切块穿串" 的流程,核心原料还是那块冻了一个多月的羊肉。有网友算过账,这样的冷冻羊肉批发价顶多 30 块钱一斤,西贝一串卖 9 块,利润翻了五六倍。
最让消费者膈应的不是用冻肉 —— 毕竟连锁餐饮依赖冷链是行业常态,连信良记董事长都站出来说 "合格冻品比不明鲜肉更安全"—— 而是西贝玩的 "选择性告知" 套路。菜单上大写加粗 "门店现穿现腌",却绝口不提 "冷冻原料" 四个字,这不就跟相亲时只说 "没结婚",不提 "离过三次" 一样吗?
更气人的是贾国龙那套 "我说啥就是啥" 的傲慢劲儿。之前骂罗永浩是 "网络黑社会",被怼后又说 "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转头就删光社交账号逃避问题。这次烤串事件被曝光,西贝客服只会翻来覆去说 "符合安全标准",对价格和原料问题避而不答。有消费者吐槽:"街边摊 10 块钱 3 串的冻肉串都明说,你卖 9 块一串还藏着掖着,真当人傻钱多?"
![]()
其实大家不是不能接受冻肉,也不是付不起高价。胖东来卖的冻品牛排,明明白白标着产地和保质期,照样有人抢;高端餐厅用进口冷冻海鲜,价格再高也没人骂,因为人家坦诚。西贝偏偏卡在中间,想卖高端价又舍不得用好料,想立现制人设又离不开中央厨房,最后只能靠玩文字游戏糊弄人。
这波操作已经让西贝付出了代价。九月预制菜风波那三天,西贝日营业额就蒸发上百万,北京六里桥旗舰店周末等位桌数从 140 桌跌到 37 桌。现在烤串事件一发酵,不少老顾客直接说 "拉黑再也不去"。有餐饮人算过,西贝全国三百多家店,要是客流再降三成,每月损失得超千万。
有意思的是,现在不光消费者吐槽,连同行都看不下去了。有烧烤店老板直言:"我们堂食外卖都用冻肉,但明码标价 10 块 3 串,从不搞现制噱头。西贝这是把整个行业的名声都搞臭了。" 律师也站出来说,这种隐瞒原料信息的行为,已经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要是起诉一告一个准。
![]()
说到底,餐饮生意拼到最后拼的是信任。冻肉本身没错,现制表演也没用,关键得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就像网友说的,你哪怕贴张告示写着 "本店羊肉串用内蒙古冷冻羊肉,28 克 / 串,9 元 / 串",大家也能自己判断值不值。可西贝偏要把消费者当傻子,以为靠 "现穿" 的表演就能掩盖冻肉的真相。
现在国家预制菜标准马上要出台了,到时候所有原料都得明码标注,西贝再想玩文字游戏可就难了。
![]()
最后说句实在话:9块钱一串,28克肉,不算贵,也不算便宜。但如果你告诉我这是“现切鲜肉”,我吃出冻肉味,那我买的就不是烧烤,是心理落差。
餐饮最怕的,不是用料普通,而是人设崩塌。
贾老板,下次别再说“顾客是初恋”了。初恋可以被骗一次,但不会心甘情愿被涮一辈子。
真想挽回信任,不如直接贴张告示:“本店羊肉串,用内蒙古冷冻羊肉,现穿现烤,28克/串,9元/串,欢迎监督。”
简单,粗暴,但真诚。毕竟,饭可以凉,信任不能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