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结果一如外界预期,中俄提出的延长伊朗制裁豁免决议草案仅获得4票支持、9票反对、2票弃权,未能通过。根据伊核协议第2231号决议规定,对伊朗的全面制裁已于北京时间9月27日20时正式恢复。
这意味着伊朗将重新面临石油出口禁令、金融体系被SWIFT除名等严厉制裁,国内经济恐将陷入恶性通胀与失业潮的泥潭。
![]()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联合国现场目睹了自己国家遭受安理会全面制裁的过程,却无力改变局面。
此次制裁恢复源于2015年伊核协议中埋设的快速恢复条款。该条款规定,只要中、美、俄、英、法、德六国中任一方认定伊朗违约,即可在30天内启动制裁表决程序。
8月28日,英法德三国以伊朗违反核协议为由,启动了名为“快速恢复制裁”的紧急程序。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透露,美国曾要求伊朗彻底停止铀浓缩,并交出现有的铀库存,以换取三个月的暂缓制裁,但被他拒绝并称之为“羞辱”。
回溯历史,伊朗在核问题处理上屡犯致命错误。2019年起,伊朗大张旗鼓地突破浓缩铀丰度限制,从3.67%提升至60%,并重启重水工厂,这些举动都被国际原子能机构记录在案。
在美国2018年单方面退出协议后,伊朗非但未能争取更多国际支持,反而给西方留下把柄。2025年3月铀浓缩提纯至60%的报道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伊朗领导层的强硬态度也是导致局势恶化的重要因素。8月24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消失几周后突然亮相,发表了一番火药味十足的讲话,彻底封死了美伊对话的道路。
哈梅内伊在发言中提出了三大关键目标:坚持不向美国让步、保持国内团结、坚决打击以色列。这些目标为伊朗未来的内外政策设定了底线。
就在制裁恢复的同时,伊朗国内政治斗争也日趋激烈。前总统鲁哈尼公开要求改革,这不仅挑战了最高领袖的权威,还直接触碰到了革命卫队的利益。
在伊朗,这可不是单纯的改革,而是赤裸裸的“造反”。强硬派议员们已放出话说鲁哈尼可能面临死刑。
更引人注目的是,哈梅内伊的健康状况和权力交接问题。根据多方报道,哈梅内伊自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空袭后,已将最高权力移交给由革命卫队领导的集体管理团队,这一安排被称为“紧急托管”。
这一决定绕开了宪法程序,未将权力传给自己的儿子莫伊塔巴·哈梅内伊,而是选择交由革命卫队最高委员会管理。这一异常情况引发了外界对其健康状况和伊朗政局走向的猜测。
中俄在安理会为伊朗发声,试图通过延期草案挽救局势,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强调“对话谈判是唯一出路”。
然而,草案的失败暴露了中俄在安理会的影响力局限,西方阵营在伊核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占据上风。
尽管如此,中国在表决前通过外交部发言人的声明,提前降低了外界的期望值,强调了“继续推动政治解决”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这种策略避免了与西方的正面冲突,同时也占据了道义制高点。
对于中国而言,推动这一注定失败的草案表决,表面看似是一场“无用功”,但深层次反映了中国在中东的战略智慧。
作为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和主要投资国,中国与伊朗签订的25年全面合作协议正逐步进入实施阶段。
面对制裁重启,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表示“天不会塌下来”。他的底气部分来源于伊朗长期推行的“抵抗经济”政策。
因美国长达40多年的制裁,伊朗已构建起独立于国际经贸体系之外的“自力更生”经济系统。
与此同时,伊朗积极拓展区域性多边合作。去年,伊朗正式加入上合组织,并在今年获得了金砖国家的成员资格。
这为伊朗提供了全新的外交与经济空间。特别是金砖国家正在推进的本币结算系统,为伊朗绕过美元霸权提供了新的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