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麦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童话作家名叫安徒生,他生活、写作是在19世纪。安徒生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很大,有的读者一提安徒生,可能心里就会想:“是啊,我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这不都是安徒生的童话吗?”实际上,安徒生有的童话作品童话色彩并不浓,甚至可以算是写实的短篇小说。比如,他有一篇《柳树下的梦》,读来就颇令人触动。
故事发生在丹麦一个海边的小乡村,有两个小孩,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他们是邻居,两小无猜,打小一块儿玩。他们俩经常在田野上的两棵树下一块儿做游戏,那两棵树一棵是接骨木树,他们管它叫接骨木树妈妈;还有一棵是大柳树,他们管它叫柳树爸爸。柳树长得很高大,垂下柳枝,像帐篷一样,他们两个人经常在柳树的臂弯里面一块乘凉。后来女孩家从这个小地方搬到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去了,小男孩和他的父母则留在家乡。
不知不觉,时光飞逝,两个小孩都长大了,小男孩长大后跟着一个修鞋师傅学手艺,成了一个修鞋匠。他有一个木头做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修鞋的工具和修鞋的用品。除了在师傅的作坊里面修鞋,他也经常背着这个箱子游走,去各处修鞋。他有时候还会回到那棵大柳树下,回忆当年他和小女孩一块儿做游戏的情景,小女孩名叫约翰妮。长大以后的男孩产生了一个想法,他喜欢那个女孩,现在俩人都长大了,他希望能够见到长大的女孩,并且向她求婚,娶她为妻。
主意拿定以后,他联系到了哥本哈根一个修鞋的作坊老板,决定到那儿去打工。他背着他的木箱子,徒步走向了哥本哈根这个大城市。
两家虽然分别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们还有通信联系,所以男孩知道女孩一家住在哥本哈根的什么地方,有一天他就去拜访了。那是一栋很漂亮的小楼,他敲门以后,一开始人家不知道他是谁,他就自我介绍。开门来接待他的是约翰妮的父亲和母亲,他们对小伙子很客气,请他进去,屋子里面暖洋洋的,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他们请他坐下来享用美食。
接着,小伙子见到了长大了的约翰妮,她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人。
在家乡的时候,约翰妮经常在大柳树下唱歌,村里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小女孩有一副好嗓子,唱的歌很动听。如今,约翰妮在哥本哈根的音乐学院学歌唱,今后要成为一个歌唱家。小伙子痴痴地望着约翰妮,约翰妮对他的到来还是很热情的,握着他的手说:“童年时候的玩伴,见到你我真高兴。”她还给了他一张门票,请他到剧场去看她的演出。小伙子就去了。
小伙子是一个乡下人,是一个修鞋匠,他哪见过大都会里面的这种场景呢,他从来没见过大剧场。那么多的红男绿女聚在台下,大幕拉开,音乐响起,约翰妮化着完美的妆容出现,唱得那么完美动听,他在底下情不自禁地高声叫好。演出结束时,有很多崇拜者往台上扔鲜花。这次演出给了小伙子一个强烈的刺激。
回到作坊的宿舍后,小伙子整晚地睡不着,他暗暗下决心,要向约翰妮求婚,越早越好。
有一天,他鼓足勇气去了。
约翰妮在家热情地款待了他,但是当小伙子红着脸说出他的愿望以后,约翰妮的表情变得很复杂,约翰妮握着他的手跟他说:“你永远是我的好哥哥,我永远是你的好妹妹,但是其他的我实在是做不到,而且我告诉你,我马上就要离开哥本哈根了,我要去法国巴黎深造,我要成为一个整个欧洲都知道我的名字的歌唱家。”
约翰妮的拒绝对小伙子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是他没有办法。约翰妮去了法国深造,他就背着他的鞋箱,在整个欧洲游荡。
三年以后,他游走到了意大利的米兰。大家都知道,意大利是西方音乐的故乡,特别是歌剧的故乡。意大利米兰有一个斯卡拉歌剧院,许多全球著名的歌唱家都是通过在那儿演出一举成名的。在米兰,有一天小伙子偶然发现,歌剧院外面的海报上居然有约翰妮。约翰妮主演的歌剧要演出了,于是他就用自己修鞋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张对他来说很贵的票。这个歌剧院比哥本哈根的歌剧院更富丽堂皇,舞台上的约翰妮的演出也更加精彩。
演出结束以后,达官贵人们都起立高声欢呼,后来人们又都到剧院的后门,等待卸了妆的约翰妮出来。小伙子挤在人群当中,也殷切地盼望着。终于,约翰妮走出来了,穿着一身华丽的衣服。小伙子正想跟约翰妮打招呼,却发现约翰妮身边出现了一个贵族青年,不但穿着很华贵,还佩戴着标志着他贵族身份的绶带、勋章。约翰妮把她的一只手搁在贵族青年的手里,两个人一起走向华丽的马车,周围的人们纷纷欢呼,叫着约翰妮的名字。
修鞋匠这个时候彻底地明白了,约翰妮不属于他,所有这些穿着华美衣服观看演出的群体也不属于他,这歌剧院不属于他,这城市街道不属于他,这路灯也不属于他……小伙子痴痴地回到他的住处,背起他的木箱子,决定走回他的故乡,走回丹麦。
这个时候已经是深秋,马上就要入冬了。他走啊走,走啊走,翻过了高高的山脉,离家乡越来越近了,但是他走累了。天空中飘起了雪花,好冷啊。他看见路边有一棵大柳树,就和他家乡的那棵柳树几乎一模一样。他走到这棵大柳树底下,把他的木箱子搁在一边,靠着柳树坐了下来,蒙蒙眬眬地做起了梦。他梦见了约翰妮,梦见自己和她结婚了……多么美好啊。
第二天,赶路的人发现,路边的一棵大柳树底下坐着一个人,垂着头,冻僵了,他们走过去仔细一看,这个人已经死去了。
这就是《柳树下的梦》。故事里面一个坏人都没有,约翰妮也不坏,约翰妮的父母也挺好,但是它写出了人类在社会发展当中所形成的阶层分化,写到了城乡差别、贫富差别、职业差别、文化差别,功成名就的人和底层的修鞋匠的个体生命的差别。
当年我读完这篇《柳树下的梦》以后,惆怅的心绪久久无法排遣。所以你看,童话也不都是欢快的,童话也可以写实,也可以表达沉重的主题,建议大家去读一读这些童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