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决定》,主要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增加了K字签证。
明天,2025年10月1日,这个政策正式实行。而网上很多人却早就表达了担忧,其中不乏名人大V。
根据官方信息,所谓K字签证,是指:
签发给从境内外知名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领域专业毕业并获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学士学位及以上),或者在上述机构从事相关专业教育、科研工作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
很明显,这是为了吸引国际人才。
之前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曾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决定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而设置K字签证,引进国际青年科技人才,正是这一决定的落地政策。
![]()
那么,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人对这项政策感到忧虑呢?而且其中不乏公众常谓的有识之士,比如卢克文。
卢克文在9月26日7点多连发两个帖子,表示应该谨慎发放K字签证,
还说:
中国绝不能成为移民国家,谁把中国弄成今天欧洲这样,那就是历史的罪人。
还说:
要不在中国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下,很容易再来个大动荡。
这是杞人忧天式的危言耸听?还是卢克文本来就在这个赛道上?
凭卢克文的学识、思维和眼光,会看不懂K字签证的重大意义?还是浪得虚名?
不管怎么说,卢克文的所谓担忧,实质上造成了一种曲解,会对公众造成误导。
![]()
首先,实行K字签证,中国不会因此成为移民国家,有这种担心纯粹就是杞人忧天,或者是故意扰乱人心。
K字签证是发放给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出来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不是普通人都可以进来的。这个和欧美的移民绝不是一回事。卢克文对此岂能不懂?
各位知名高校或者科研机构?中国高层对此必然有严格把关,绝不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甚至是野鸡大学可以蒙混过关的。卢克文不会以为像中国某些文科人员在外国读的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乃至野鸡大学吧?
而且在人数上,国家难道不会控制吗?怎么可能来一个收一个?申请的人数多,正可以“择优录取”。
至于被“印度人盯上”,更是扯淡。印度人炒作中国的K字签证,那是在向美国表示不满,在美国面前撒娇。这和莫迪老仙向中国示好是一个套路。再者,印度确实有人才,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出来,那就可以用,有什么问题呢?美国知名公司里很多都是印度精英。
![]()
其次,引进外国青年科技人才,也是迫不得已的措施,肯定是因为国内缺少。我们普通人站位低,看不到宏观大局,只有最高层知道中国人才储备情况。
中国虽然大学教育普及,好像是大学生多得用不完,但真正科技人才肯定不足,用不完的只是普通人才、文科人才。
而且,中国大学生赴美留学受到限制,涉及人工智能、量子科学、航空航天、半导体、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的学生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签证审批,甚至直接拒签。
与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58所高校学生(如哈工大、西交大等)赴美攻读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博士项目时,可能被重点审查或限制。
所以,中国以后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方面的人才可能会后劲乏力。实行K字签证可以弥补人才不足,通过交流,还可以把最新科学知识、理念、技术学习过来。
![]()
第三,这些外国青年科技人才来到了中国,对于中国经济也有好处。
这些人能来到中国,肯定家里有钱,他们要租房甚至可以买房,他们日常需要消费,这对中国住房市场与生活消费,不是一件好事吗?
有些人担心工作被这些外国人抢了,这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这些外国青年科技人才的工作,本来就是普通人得不到的,准确地说,是普通人干不了的。至于那些能干得了人,人家也不会担心,因为这些工作岗位是供大于求。
还有人问,为什么引进年轻的?言外之意这些人没什么成就。可是,年龄大的有成就的,已经在别的国家扎根了呀,人家不会来的。而且,年轻人创新能力强,中国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平台,他们在中国长期研究,就能出成果,出成果自然先有利于中国的企业和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