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韩国汉城(今首尔),国外贸易环境不容乐观,生意瓶颈让倪龙彪倍感迷茫。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凤凰台、国际频道了解到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报道——西南边陲的云南,正成为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去广州、回温州?像我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没什么优势。”凭着一股对西部的好奇与探索欲,倪龙彪揣着一张报纸、一张地图,毅然结束汉城的生意,孤身踏上回国路。
![]()
回国后,他没有直奔繁华都市,而是先辗转老挝、泰国、新加坡考察东南亚市场。一圈走下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区位优势让他眼前一亮:“这里是昆新铁路的‘桥头堡’,进可攻东南亚,退可守国内,是块创业的宝地!”不顾家人朋友的一致反对,倪龙彪决绝将户口迁至勐腊县,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当时就想,要爱就真爱。”
![]()
这一年,他起名“大鸿兴”——“大”是大展鸿图,“鸿”寄寓志向高远,“兴”盼着兴旺发达。倪龙彪给自己定了个“十年磨一剑”的目标:要让“大鸿兴”成为西双版纳州的知名品牌,更要让这个名字,和边疆的民生需求紧紧连在一起。
创业初期的艰难,远超想象。人生地不熟,市场开拓举步维艰,倪龙彪试着去勐腊县第一中学校门口发传单,却被告知200米内禁止派发。“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来实在的。”他灵机一动,走到学校门口,跟门卫说:“麻烦通报校长,我们是来给学生做‘视力普查’的。”
![]()
见到校长时,倪龙彪坦诚摊牌:“我是大鸿兴眼镜店的倪龙彪,发传单被拒了,但我真心想为孩子们的视力健康做点事。”校长被他的胆识与“公益先行”的理念打动,“就冲你主动要来做视力普查,我支持你!”就这样,“预防近视、珍爱光明——大鸿兴眼镜与您共同关注视力健康”的公益活动,在勐腊县一中率先落地。
![]()
这一办,就是二十年。从县一中出发,活动陆续走进勐腊县南腊中学、民族中学、勐腊镇中学等校园,后来更延伸到景洪市的中小学、老干休所、特殊学校、幼儿园。倪龙彪带领团队每年坚持公益视力普查,截止2024年累计为西双版纳州超10万名青少年完成筛查40余万人次,覆盖80余所中小学;先后举办“千名学生、亮睛行动”爱心捐赠晚会、“情系鲁甸齐行动 共度难关献爱心”爱心捐赠晚会、“用眼健康、从我做起”主题活动、“预防近视、珍爱光明”捐赠仪式等数十场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边疆少年的“明眸”。时间久了,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光明叔叔”,连他为眼镜店设计的广告语“眼睛看不清,就找大鸿兴”,都成了校园里小学生朗朗上口的口头禅。
![]()
这份坚守,换来了沉甸甸的认可:2011年,“大鸿兴”提前四年兑现“十年磨一剑”的誓言,成功获评“西双版纳州知名商标”;勐腊县第一中学授予他“爱心光明使者”,民族中学颁给他“光明之星”,南腊中学称他为“爱心模范 护眼先锋”,勐腊镇中学赠予“爱心奉献”奖牌……而“大鸿兴”的品牌,也早已超越最初的期许,成为西双版纳州内家喻户晓的“光明符号”——不仅是眼镜行业的知名品牌,更是扎根边疆、践行公益的代名词。
![]()
从2005年汉城回国、凭一张报纸、一张地图,到勐腊校园里的一次次视力普查;从家人反对时的“义无反顾”,到二十年守护十万少年的“初心不改”,倪龙彪的这二十年,是创业路,更是公益路。回望来路,这位边疆“光明底色”的缔造者,将自己的坚守与初心,凝练成了一首《咏小志》:
《咏小志》
兢兢业业二十载,
风风雨雨在版纳。
绝处逢生常有时,
初心不改大鸿兴。
——2025.10.1 倪龙彪
![]()
四句短诗,道尽二十年春秋:“兢兢业业”是每年雷打不动的视力普查,是40余万人次的细致守护;“风风雨雨”是初到勐腊的举步维艰,是发传单被拒后的另辟蹊径,更是扎根边疆的每一个平凡日夜;“绝处逢生”藏着当年以公益破局的胆识,藏着从生意瓶颈到找到“守护光明”赛道的转折;而“初心不改大鸿兴”,早已不是最初“大展鸿图”的创业期许,而是“眼睛看不清,就找大鸿兴”的口碑,是与边疆民生紧紧相连的“光明符号”。
![]()
最好的创业,是把个人的“鸿图”融进一方土地的“兴旺”;最久的品牌,是用日复一日的行动刻下温暖的印记。如今,“大鸿兴”的公益护眼路仍在继续,倪龙彪当年从汉城带回的闯劲与热忱,也终将随着这首《咏小志》,化作勐腊边疆永不褪色的“光明诗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