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五年规划实际上分为“建议”和“纲要”两部分。如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建议”是体现党中央的决策要求,“纲要”则落实建议的部署。“十四五”期间,我国第一次在中央全会起草阶段通过互联网方式征求对五年规划的建议。今年网络征求意见工作开始得更早,为的就是尽可能多听取各方意见。到了下半年,按照编制程序,进入纲要编制阶段后也会通过多种方式听取意见建议,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吸收到“十五五”规划纲要中。
我们党做经济工作从来都是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即使经济面临短期稳增长的压力,但也从未耽误中长期的谋划。今年“十五五”规划相关工作节点比以往开始得还要早,充分显示出党中央对五年规划的重视。
 ![]()
01
内外部环境比“十四五”期间更加复杂
编制“十五五”规划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比“十四五”期间更加复杂,规划的编制思路要为适应这种变化作出相应调整。规划的编制工作有变与不变。
从不变角度看,“十五五”规划要落实党的二十大的部署,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大部署会按既定目标开展,不管外部发生怎样变化,一些中长期的规划会继续做下去,比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十五五”规划中会根据顶层设计保持定力,持续推进;再如,近两年大力推进的“两重”、新质生产力等预计也会在“十五五”规划中占据重要位置。
从变的角度看,根据最新的形势变化,一些发展目标要更加突出,予以加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五年规划中围绕这一目标作出系统性部署。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内需列为年度工作的首要任务,“十五五”规划中会更加凸显扩内需的重要性。此外,面对诸如人口问题、民生保障等领域出现的中长期新挑战,“十五五”规划也要有针对性地作出安排。
编制五年规划还要考虑阶段性特点,比如一些嵌套性目标的衔接问题。“十五五”期间会与2029年完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030年要力争实现碳达峰等关键性目标节点重叠。因此,编制“十五五”规划时也要与相应目标契合。
02
改革路线图已定重在落实落细
关注改革不仅要看改革的方向和内容,更要关注相关的领域如何具体落实改革。“十五五”规划是一个“机会清单”,市场经营主体能否把握得住发展机会,关键还是要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能否落到实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目前正在陆续出台实施,“十五五”规划也会将与之相关的改革举措纳入其中。
特别是《决定》对“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作出的部署安排非常重要,涵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体系等四个基础性制度。这关乎我国市场经济的竞争力和社会信心,近期有关的法律规定已陆续出台,“十五五”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这些基础性制度真正贯彻落实,才能为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效应。从下一步可以重点推进的改革看,公平竞争和竞争政策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