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的一生中,有两个女人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一是他的母亲庄莲君,其二就是他夫人卢爱玲。
![]()
说起来,贝聿铭的名字还是母亲为他取的,意思是璀璨的镂刻。贝聿铭和母亲的感情尤其深刻,庄莲君经常去寺庙里面静养,彼时,贝聿铭就陪伴在侧,他们一呆就是一个星期,贝聿铭无所事事,有没有人和自己一块玩,那时候,贝聿铭所能做的就是听辨寂静。
在母亲的身上,贝聿铭小小年纪就学会如何待人接物,母亲待人热情,也很受朋友们的喜爱,贝聿铭对母亲特别佩服。可惜,贝聿铭13岁这年,母亲因患癌症从苏州离世。
17岁这年,贝聿铭远渡重洋,前往美国求学,此时的贝聿铭还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这里邂逅爱情。
1938年,贝聿铭前往火车站接朋友,在人潮之中,贝聿铭的眼神一眼定格,不远处,一个气质高雅的东方女孩就那么俏生生的站在那里,异国他乡见到东方人,贝聿铭很高兴,更让他高兴的是,他对这个女郎一见钟情。
![]()
贝聿铭第一反应就是,绝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他当即主动上前搭讪,交谈间,女孩告诉他,她要去波士顿,贝聿铭当即提出,自己亲自开车送她,然而,卢爱玲却摇摇头,她和这个男人素不相识,怎么会搭乘他的车,故而,她自己买了一张火车票离开。
贝聿铭以为,这趟火车将他的爱情一并带走,怎料,命运的红线早已将两人牢牢的牵在一起。
卢爱玲很重视自己的学业,在她看来,必须先完成学业,再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也因此,贝聿铭的求婚之路多了一些曲折,直到卢爱玲从建筑学毕业,贝聿铭苦等到她毕业后的第五天,他们二人才举行了婚礼。
很多人都只知道贝聿铭是世界顶级的建筑师,却很少有人知道,卢爱玲也是这方面的高材生。
![]()
婚后,卢爱玲照旧继续学习,进入了哈佛研究生设计院攻读景观建筑,夫妻二人在学习上共同进步。
和贝聿铭有所不同的是,卢爱玲特别擅长交际,贝聿铭导师的夫人对她的印象极其深刻:“卢爱玲看上去完全是美国大学生的模样......他们夫妻非常合群。”
婚后,卢爱玲生下大儿子,随后放弃了学业,但是她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聪慧的判断力,让卢爱玲成为贝聿铭最为亲密的知己和顾问。
事实上,很多人都为卢爱玲感到惋惜,倘若没有回归家庭,或许,她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建筑师。
![]()
对此,卢爱玲的儿子说道,在很多的家庭里,女性角色都会被她们的丈夫覆盖,但是,在他们的家庭里,父亲成功的前提就是他母亲的介入。
卢爱玲极好的平衡了家庭和贝聿铭的事业,且处理的极好。
贝聿铭总是在外面忙碌,那时候,他们的孩子上寄宿学校,在父母之中,孩子们自然和母亲更加的亲近一点,和父亲不自觉的会产生一点距离感,贝聿铭也因此能够全身心的投身到工作中。
卢爱玲经常将孩子们聚在一起,夏天,他们会一起去郊外度假,卢爱玲执行优雅,夫妻相处时,她会特别直率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卢爱玲的品味很好,对贝聿铭的工作也有帮助,贝聿铭特别信赖妻子的眼光,两人非常恩爱,完全是天作之合。
![]()
卢爱玲料理一家人的生活没错,但是,她也并非是家庭妇女,和丈夫相反,她将自己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公共事务里面,在她看来,不能过分张扬,应当谦虚谨慎。
1989年,《名利场》在介绍贝聿铭时,采访的记者想要拍摄一张她和贝聿铭两人的合影,但是,卢爱玲拒绝了,给出的理由是枪打出头鸟,但是,过度张扬反而会招来灾祸。
记者对此也很无奈,在她看来,出名没有任何的好处。
对于这段感情,贝聿铭自己就曾说过,他一生中最为骄傲的杰作,就是他的爱情。
在美国求学的时候,贝聿铭夫妇从来没想过会留下来,但是,战争阴差阳错地将他们留了下来。
![]()
1955年,贝聿铭和自己的家人一块加入美国国籍,但是,他的心底一直没有放下祖国,当他获得普利兹克奖时,他拿出了十万美元的奖金,为中国建筑学的学生设立了奖学金。
在贝聿铭的女儿看来,美国给了父亲发挥才能的舞台,但是,他的心里仍旧保留着一定的中国特性。
贝聿铭的妻子和长子都先他一步而去,而他家族的后人很多人都成为了建筑师,继续在建筑行业发光发热,留下一个又一个的优秀作品。
2006年,102岁的贝聿铭在苏州与世长辞,但是,他的杰作永远的留在了世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