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饮食中,高糖、高脂的食物无处不在。我们熟知的糕点、油炸制品成为了过量糖与脂肪的重要来源。当你仔细查看配料表时,可能会经常见到果葡糖浆或者玉米糖浆等成分。它们并非天然的白砂糖,却因甜度高、成本低,被大量用于软饮和甜品中。
这些糖浆富含果糖,但果糖的代谢方式与葡萄糖截然不同。它不依赖胰岛素调控,而是通过肝脏中的酮己糖激酶(KHK)快速代谢,产生甘油醛等中间产物,进而引发氧化应激、DNA损伤和脂肪堆积。长期摄入过多果糖会造成胰岛素抵抗、肝脏脂肪变、肠道菌群紊乱等症状。
![]()
图片来源:123RF
如果生活中果糖的摄入过量难以避免,那么是否有办法减少它造成的损伤呢?最近,《自然-代谢》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补充菊粉有“奇效”。这种膳食纤维可以通过“训练”肠道菌群,显著减轻甚至逆转果糖对肝脏的伤害。在菊粉存在的情况下,果糖进入结肠的总量变少了,避免了结肠菌群紊乱和有害代谢产物的产生。
![]()
研究中,作者设计了多组小鼠实验来模拟人类长期饮用含糖饮料的情况。实验分组包括对照组(普通饮食+普通水)、糖浆组(普通饮食+含玉米糖浆的水)、菊粉+糖浆组(含10%菊粉的饮食+含玉米糖浆的水)。另外,作者还让部分小鼠长期摄入果糖,长出脂肪肝后,再增加菊粉干预措施。这种设计能够全面评估菊粉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菊粉不仅能预防,还能逆转糖浆引起的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和肝纤维化。即使是在出现脂肪肝后再进行干预,菊粉仍能显著改善肝脏健康。这暗示着,在日常饮食中添加菊粉,就足以有效逆转肝脏相关症状。
机制研究发现,菊粉并不能直接增强小肠对果糖的代谢能力,而是改造了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例如拟杆菌、阿克曼氏菌的水平会增加,这些细菌增加与果糖代谢增强和肝脏脂肪沉积减少相关。
![]()
▲补充菊粉可以逆转玉米糖浆造成的肝脏损伤(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研究者认为,菊粉塑造的微生物群能更高效地分解膳食中的果糖,从而抑制果糖进入肝脏和结肠。他们尝试将已经适应纤维饮食的小鼠菌群,移植到食用富含果糖饮食的小鼠体内。结果显示,即使不改变小鼠的饮食,也能减轻肝脏脂肪变性。
综合来看,在菊粉存在的情况下,进入结肠的果糖水平降低,避免了结肠菌群紊乱和有害代谢产物的产生。同时,菊粉还改变了肝脏对果糖的利用方式。果糖的碳原子不再主要用于合成脂肪,而是转向合成丝氨酸、甘氨酸和谷胱甘肽等方向。
这项新研究不仅揭示了一种膳食纤维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全新机制,也为预防和治疗果糖相关代谢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如果日常饮食中经常喝含糖饮料、吃甜点,适当增加菊粉的摄入或许是一种可行的健康策略。
题图来源:123RF
参考资料:
[1] Jung, S., Bae, H., Song, WS. et al. Dietary fibre-adapted gut microbiome clears dietary fructose and reverses hepatic steatosis. Nat Metab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2255-025-01356-0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