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想吗?世界上居然还有国家“抠”到这种程度:给小费要算到分、餐馆的水都要钱、甚至连厕所都要收门票。可偏偏这些地方还常常上热搜,既让人吐槽,又让人忍不住想去看看。
![]()
有人说旅行是“开眼界”,可真去过才知道,原来有些国家的“待客之道”,能让你怀疑人生。尤其是中国游客,习惯了国内随手扫码、吃饭管饱、厕所免费,再去这些国家,真的会直呼:原来世界上还有这种操作?
![]()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全球最“抠门”的5个国家,争议超大、槽点满满,最后一个绝对让你跌破眼镜。
第一站:瑞士——“世界最美风景,最贵矿泉水”
说到瑞士,大家想到的是雪山、湖泊和高档手表。但去了才知道,这里简直就是“行走的钱包收割机”。在瑞士点一瓶矿泉水,价格可能比一杯啤酒还贵。更让人无语的是:有些餐厅的自来水都要收费,不点饮料就是“不给水”。
![]()
游客们常常笑称:瑞士的风景看一眼赚到了,但钱包瞬间被掏空。有人吐槽,瑞士人不是不热情,而是太“精打细算”,每一样都要你掏钱,哪怕只是一张纸巾。
矛盾点:中国游客习惯了免费热水、餐厅附赠茶水,在瑞士却得为一杯水刷卡,落差感太强。
![]()
第二站:日本——“厕所免费,但调料要钱”
别看日本街头干净、秩序井然,但在吃饭这件事上,他们可一点都不客气。很多餐厅的芥末、酱油、姜片,看似小东西,实际都要另外收费。更“抠门”的是:有的连一次性餐具都要收钱。
![]()
有人说日本注重环保,也有人觉得这是“抠门文化”的体现。中国游客最常见的吐槽是:在寿司店想多要点酱油,结果被提醒要加钱,瞬间尴尬。
矛盾点:日本的服务态度世界闻名,但对“小钱”的计较却让很多人不适应。你会觉得尊重到了极致,但钱包也被掏到了极致。
![]()
第三站:法国——“浪漫背后的小费陷阱”
法国向来浪漫,但浪漫是要花钱的。在法国餐厅吃饭,账单上常常会自动加收10%到15%的服务费。更夸张的是,即使已经收了服务费,服务员还会“暗示”你再给小费。不给就会翻白眼,甚至服务态度立刻冷下来。
![]()
中国游客往往吃不惯这种“强制+自愿”的双重收费。有人说:在法国吃顿饭,感觉不是在享受,而是被“薅羊毛”。
矛盾点:法国人号称讲究生活艺术,可面对外国游客,却在小费问题上玩得很“功利”。这让人又爱又恨。
![]()
第四站:冰岛——“风景天堂,消费地狱”
冰岛的风景堪称仙境,火山、极光、冰川都让人流连忘返。但消费水平呢?用一个词形容:离谱!在首都雷克雅未克,一份普通的快餐套餐就要人民币100块左右。很多游客刚落地就被劝退:“来冰岛要先准备好钱包,不然只能啃面包。”
![]()
更离谱的是,在冰岛上厕所经常要收费,价格不低。有游客调侃:看极光是免费的,但看完极光找厕所,才是真正的“高消费”。
矛盾点:冰岛被誉为“地球最后的净土”,却因为物价让游客直呼“净化钱包”。爱与恨就在一念之间。
![]()
第五站:德国——“连厕纸都精确到张”
你能想象吗?在德国,有的公共厕所收费要精确到0.5欧元(大约4元人民币),有的甚至会给你配好厕纸,超过了要再加钱。德国人对规则的严格,连这件小事都不放过。
![]()
中国游客常常笑称:在德国上个厕所,比在国内买杯奶茶还贵。更夸张的是,一些超市里塑料袋、饮料瓶押金,统统都要单独收费,稍不留神就超支。
矛盾点:德国人严谨到骨子里,但在游客眼里,很多规则就显得“抠得离谱”。既觉得有意思,又觉得难受。
![]()
世界这么大,文化冲突才是真刺激
旅行不只是看风景,更是体验文化差异。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出国最大的“冲击”往往不是风景,而是钱包和习惯上的落差。
有人说这些国家“抠门”,但当地人却认为这是规则和环保;有人觉得不可理喻,却有人觉得这是文明的体现。矛盾就在这里——你以为是“抠”,他们却觉得是“理所当然”。
![]()
所以旅行的意义,或许就在于:看见不同,吐槽不同,也理解不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