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武汉地铁5号线
无人驾驶线路
正在运行,
地铁12号线正在测试
供电系统是保障地铁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动力心脏。铁四院技术团队融合城轨智能供电和能效提升两大成套创新技术,为6号线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关键词一:安 全
1
双重保障让监控“更可靠”
电力监控采用双机双网设计方案,任何单一设备或网络故障时,系统都能自动瞬间切换至备用通道,从而实现监控功能更可靠,为线路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2
链型悬挂让运行“更安全”
首次将徐州地铁的场段库线接触网优化为链型悬挂(单根承力索+单根接触线)方式,把接触网铺成一条更平整的“电力轨道”,满足自动驾驶车辆频繁启停和调试对接触网平稳性更高的要求,保障了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
3
可视化平台让运营“看得见”
通过电力监控平台,对全线变电所主要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现场视频进行统一管理,运营人员可远程实时掌握设备工作状态。可视化接地系统实现了接触网接地操作的远程无人化控制,适应自动驾驶运营模式的安全运营需求。列车上安装弓网检测装置,持续采集接触网的运行参数与视频影像,并依托地面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可视化展示与智能分析,有效提升全自动驾驶线路运营的安全水平。
关键词二:绿 色
0 1
能量回收让刹车"变废为宝"
![]()
在变电所设置了列车再生能量吸收装置,将列车制动时产生的多余电能回收到中压电网,为车站其他用电设备供电,使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显著减少了碳排放,实现了低碳绿色运营。
02
管理系统让车站"精打细算"
通过线网级能源管理系统,对徐州地铁各条线路的耗能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根据全网客流量、环境条件等对牵引、暖通和照明等系统运行工况进行统筹管理,进一步降低线路能耗。
03
景观协调让场段“更养眼”
在场段接触网景观化设计中,通过采用大跨度连续门型支架和优化支柱点位,减少视觉遮挡,开阔了场区视野;将下锚坠砣移至库内,减少外露设备,增强场区的整洁感;实现了工程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
关键词三:智 能
![]()
作为徐州轨道交通从线网规划到落地实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铁四院承担了1、3、5号线的总体总包设计以及1、2、6号线的供电系统及其他工点设计等工作,荣获了江苏省、徐州市勘察设计奖二十余项。
供电系统领域更是在徐州地铁工程中实现多项行业突破:全国首次全线应用双向变流装置实现全线独立供电试运行与动态无功补偿,提升系统能效水平与可靠性,每年节省电费约100万元;国内首次采用基于IEC61850的直流隔离开关通信闭锁方案,节省工程投资约300万元。
立足新起点,铁四院持续推进供电系统智能化升级与绿色化转型,持续推动往战新技术方向发展。
1
智能技术让供电安全"靠得住"
![]()
首创的“三工位隔离开关”将工作、隔离、接地等功能整合为一体,简化操作流程,提升安全性和检修效率。同时,研发的供电系统综合健康管理系统能实时监测设备状态,精准评估设备健康水平,推动运维从“故障修”转向“状态修”,并在多条地铁线路得到应用。
2
智能控制让地铁节能"更精准"
研发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监、管、控”牵引系统、照明系统、暖通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高效精准节能;积极推广"光伏+储能"清洁供电模式,为车站提供绿色电能;推出了“智能照明控制”等产品,可根据车站人流量自动调节灯光亮度,进一步提升节能效果。
铁四院以多项技术保障徐州地铁6号线“动力心脏”安全绿色高效运行,不仅为市民带来更高品质的出行体验,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来源 | 电化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