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广东揭阳古城迎来历史性时刻——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揭阳活力古城改造提升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中山路308栋南洋风格骑楼修缮顺利完工,历史文化街区以连片拱廊、雕花灰塑的复古风貌盛大开放。
开街当日,街区上演集歌舞、非遗、民俗、语言类节目于一体的文化盛宴,精彩纷呈,人气火爆,古城首日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掀起国庆假期揭阳文旅热潮,为千年古城注入蓬勃生机。
古城焕新:修旧如旧,守护千年文脉
揭阳古城曾商船云集、货栈满布,如今骑楼斑驳、门窗蛀蚀,这座“海滨邹鲁”在岁月侵蚀中渐失光彩。改变的契机,始于2024年中交四航局团队的进驻。
![]()
![]()
工期紧、任务重,中交四航局项目团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目标拆解为“日保周、周保月”的具体任务。面对紧迫工期,项目投入超千名人员与40余台设备,创新运用“空间分层、时间错峰”的立体施工法,实现精细修复与基础工程昼夜同步推进。在工艺上,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兼顾传统技艺与原貌修复,并融入现代加固技术。通过24小时轮班作业,中山路、思贤路等重点区域改造提升如期完成,彰显了古城保育活化中的“四航速度”。
如今的古城,早已不是昔日破败模样:中山路南洋风情拱廊连片重现,“协昌号”等老字号重迎宾客,成为游客打卡的文化地标;环古城风貌提升工程南环段与滨江栈道先行段完工,沿溪步道上,老人散步、孩童嬉戏,一派生机。
城市更新:重塑“面子”,做实“里子”
如果说古城骑楼是揭阳的“文化名片”,那么门户与街巷的风貌提升,便是这座城市的“颜值担当”。中交四航局以“精雕细琢”的态度,从高速出口到城市街巷,一步步焕新揭阳的城市肌理。
仙桥高速口的“焕新”,让揭阳的“入城第一眼”满是惊喜。作为外地游客进入揭阳的重要门户,这里曾是杂乱的边坡和破旧的绿化带,如今却变成了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我们在设计阶段便充分考虑仙桥的江南水乡特色,结合古桥头联‘仙山花果香千载,桥水波光活万畴’意境,以‘生态修复、功能激活、地域表达’为核心,利用荒地高差塑造微地形。”中交四航局榕城片区项目负责人介绍道,“通过流线型种植带或色叶植物组团形成动态视觉引导,增强高速视角的景观冲击力,以‘小而精’的景观设计提升榕城‘南大门’形象,实现生态、功能、美学的多维平衡。”
![]()
![]()
同时,项目团队还针对揭阳大道、临江北路、环市北路等核心主干道进行风貌提质工作。此前几条主干道均存在风貌杂乱、功能不足的问题:路边商铺招牌大小不一、颜色杂乱,且景观带植被单一,缺乏休闲设施,市民想“临窗观江”却无处落脚。为此,项目团队配合当地政府先后拆除违规建筑近400处、外立面提升近300栋、沿线绿化改造近30公里,大幅提升了揭阳城市门户形象与美誉度。通过优化道路沿线环境,为市民营造了宜居宜行的生活空间,增强了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
项目团队聚焦民生关切,充分发挥央企专业优势,高效推进多项民生工程:仅用30天完成悦榕阁书房改造,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利用暑假窗口完成华侨中学6栋教学楼升级,保障近千名学生如期返校;顺利完成渔湖桥(化龙桥)改建,为区域发展打通“黄金通道”。此外,团队积极践行央企担当,围绕交通路网、环境治理等领域实施助力项目超60宗,全力服务“百千万工程”攻坚。
中交四航局榕城片区项目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揭阳是四航局在粤重要深耕区域,今年正值参与揭阳建设三十周年,也是全域深耕的起步之年。团队将坚守初心,传承奋斗精神,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决心推进工作,携手区域实现新发展。
云南网通讯员肖明葵冯岩周海龙黄翀刘冬明刘婧茹摄影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