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上海一所小学意外走红,但这次出名却带着深深的无奈与悲凉。
2
这所学校仅有22名学生,而专职教师的数量却达到了23人。
3
网络上有人调侃:“这是教学服务升级成私人定制了吗?一个老师带一个学生还不够,还得再配个助教!”
![]()
4
笑过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这并非教育资源的奢侈配置,而是中国教育系统正面临一场深刻变革的真实写照。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5
教室比孩子多
6
位于上海的三桥小学,最近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可这份“知名度”并未带来荣耀,反而引发了一阵唏嘘。
7
全校仅有的22个孩子,要由23位全职教师来负责日常教学工作。
![]()
8
理论上讲,人均师资已经远远超过“一对一”辅导的标准,甚至还能多出一位老师轮岗待命。
9
虽然网友打趣说这是“顶级教育待遇”,但当镜头对准空荡的走廊和稀疏的学生身影时,没人能真正笑出来。
![]()
10
追溯三桥小学的历史,它并非一直如此冷清。这所创办于1916年的百年老校,曾是当地教育的重要支柱。
![]()
11
几十年前,清晨的校门口总是挤满了送孩子的家长,书声琅琅充斥着每一间教室。
![]()
12
如今呢?五个年级勉强维持运转,每个班级平均不足五名学生,有些课堂里只有两三个孩子孤零零地坐着。
![]()
13
事实上,三桥小学并不是孤例。在全国许多地区,类似的情况正在悄然上演。
![]()
14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场席卷城乡的基础教育萎缩潮,只不过三桥小学率先被推到了大众视野之中。
![]()
15
还记得前几年频繁出现的幼儿园关停新闻吗?
16
从2022年初到2024年底,短短三年时间,全国关闭的幼儿园总数超过4万所!
![]()
17
相当于每年消失1.3万所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年均减少超500万。
18
如今,这股退潮之势已从学前教育蔓延至义务教育阶段。
19
2014年,我国尚有20.14万所小学;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锐减至14.35万所。
![]()
20
东北地区尤为严重。黑龙江省十年间消失了近1900所小学,占比接近六成!
21
2012年全省还有186万名小学生,到2023年仅剩106万人,十余年流失整整80万学子。
![]()
22
吉林省与辽宁省同样不容乐观,接近一半的小学已在地图上悄然消失。
23
曾经热闹喧嚣的校园,如今寂静得仿佛能听见落叶的声音。
24
更有学校呈现出令人震惊的对比:六年级还能凑齐43人,一年级新生却只有两个。
![]()
25
更严峻的是教育部发布的预测数据——预计到2035年,全国将有多达150万名小学教师面临岗位空缺。
26
这个数字背后,不只是统计报表上的冰冷字符,而是150万个家庭的生活动荡,是150万颗曾满怀热忱投身讲台的心灵。
![]()
27
铁饭碗不再稳固
28
面对日益严重的教师过剩问题,各地陆续出台应对措施,其中最常见的是推动教师转岗安置。
29
湖南衡山县发布通知,安排93名富余的小学教师转入网信办、民政局、住建局等行政单位。
![]()
30
试想一下,一位几十年如一日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的教师,突然要坐在窗口办理婚姻登记或审核建筑图纸。
31
这种身份转换带来的心理落差,外人难以体会。
![]()
32
部分地区采取了“跨学段转岗”的方式缓解压力。
33
例如福建、湖北、广西等地规定,只要具备初中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且学历为本科,小学教师便可申请调往初高中任教。
![]()
34
这种方式相对合理,但仍存在不少现实障碍。
35
山东临沂的彭女士算是幸运者之一。她原本是小学语文教师,拥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并考取了高中教师资格证,顺利完成了过渡。
![]()
36
然而更多同行则没有这般顺畅。
37
另一位来自临沂乡镇中学的刘老师接到调令,将前往县城高中任教。
38
起初她还抱有期待,但了解实际情况后心情迅速跌入谷底。
![]()
39
新岗位每月收入减少了近2000元。
40
过去在乡镇任教时,每月享有六七百元的基层补贴,加上课后服务津贴,两项合计可达千元以上。
41
一旦进入高中体系,这些额外补助全部取消,课时负担反而加重。
![]()
42
更令人唏嘘的是湖南永州宁远县的做法。
43
当地直接将多余的小学教师安排担任宿管员、保安人员,甚至部分被分配至保洁岗位。
![]()
44
那些曾经握笔书写教案的手,如今不得不拿起扫帚打扫楼道,或是手持对讲机巡逻校园。
45
有网友痛心质问:这难道不是对宝贵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吗?
![]()
46
看似理想的解决方案
47
除了转岗之外,一些专家提出了听上去颇具吸引力的改革思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
![]()
48
比如推广小班化教学模式。
49
江苏常州曾在四所小学试点,将每班人数控制在35人以内。
![]()
50
理论上,小班制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1
可现实中,实施小班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室空间、配套设备以及充足的师资力量。
![]()
52
这一切都意味着更高的财政投入。
53
对于北京、上海这类经济发达城市或许尚可承受,但对于中西部许多财政紧张的地区而言,几乎无法实现。
![]()
54
另有地方尝试“双师课堂”模式。
55
湖北十堰、河北石家庄的部分学校实行两名教师协同授课,一人主讲,一人辅助。
![]()
56
更有创新案例将语文与数学融合教学——在讲解《登鹳雀楼》时,既分析诗歌意境,又用几何原理测算“千里目”的可视距离。
57
这种跨学科设计新颖有趣,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
58
两位教师需共同备课,协调节奏,沟通成本成倍增加。
59
当前本就存在教师冗余问题,若再推行依赖更多人力的教学模式,显然与初衷背道而驰。
![]()
60
当制度性出路迟迟未明,不少教师选择主动寻找生计,开启所谓的“自救之路”。
61
一位体育老师利用暑假时间兼职安装空调。
![]()
62
酷暑三个月,他能挣到一笔可观收入。
63
但高空作业的风险让他夜不能寐,更让他难堪的是邻里异样的目光。
64
一名人民教师,为何要靠体力活贴补家用?
![]()
65
更多语文教师转向婚庆主持行业。
66
两年间只接过十几场婚礼主持,每场酬劳不足千元,这点钱连基本开销都难以覆盖。
![]()
67
他们的副业并非为了致富,更多是在为未来预留退路。
68
在“铁饭碗”可能随时破碎的阴影下,谁不想为自己多留一条活路?
![]()
69
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70
其实帮助教师走出困境,并不需要等待宏大的顶层设计,很多微小行动现在就可以展开。
![]()
71
学校可以开设转岗培训课程,帮助即将调往行政部门的教师掌握办公软件使用技巧、群众沟通方法,协助拟转入高中的教师适应新的教学节奏与内容要求。
72
家长如果看到曾经的老师如今在校园做后勤工作,请不要轻叹“可惜了”“好好的老师怎么去干这个”。
![]()
73
一句真诚的“辛苦了”,一次温暖的点头致意,都能减轻他们内心的失落感。
74
政策层面应切实落实非编制教师的补偿机制。
![]()
75
离职时该发放的经济补偿、社保接续方案必须清晰透明,避免让这些默默奉献的人带着委屈离开。
76
例如江西某县明确规定:清退的临聘教师按教龄给予补偿,任教满三年补发三个月工资。
![]()
77
同时积极对接本地培训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推荐合适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78
湖南部分地区更是为转岗教师组织技能培训班,教授短视频剪辑、儿童托管运营等实用技能,助力他们踏上新职业赛道。
![]()
79
这些举措看似细微,却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教师尊严与希望。
80
唯有让他们不再终日焦虑“明天会不会失业”,不再恐惧转岗即意味着降格,才能安心站稳讲台。
![]()
81
这才是教育应有的温度,也是应对师资过剩危机最务实的方式。
82
结语
83
教育领域的“过剩潮”短期内恐怕难以逆转,但我们仍有机会做出改变。
![]()
84
给每一位曾为孩子点亮灯火的教师,一条体面的出路,一份应有的尊重。
85
这不仅关乎个体命运,更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环境,关系到教育本身是否还能保有温情与信念。
![]()
86
![]()
87
![]()
88
8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