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这一词最初是指杰出人才,唐代时在民间成为“开元通宝”的简称,后来将其融入到钱币文化当中,从唐末得壹元宝开始,宋代后成为铸钱常用。
元代时正式将五十两银锭铭为“元宝”,此后这个词大多就开始指金银货币了。金锭虽贵重,但大多用来储藏,古代最硬的流通货还是银锭,宋代及之前也叫银铤。
下面介绍最贵的10枚“银元宝”,第一名的价位可谓夸张。
十、清代江苏“咸丰元年 江海关 朱源裕 匠孙吉”五十两银锭
![]()
重1862.4克,西泠印社2017年拍卖:138万
它来自上海的前身:江海关,可是个稀罕物。存世量比同类的东海关、江汉关银锭少得多,除了几家大博物馆有收藏,民间几乎见不着。
它身上带着自然的褐色包浆和流通痕迹,代表着上海开埠早期的海关历史。
九、明代“永乐六年银作局”五十两银锭
![]()
嘉德2007年拍卖:156.8万
明朝永乐年间,宫廷设有四司八局十二监,共24个衙门,这就是皇家专属作坊“银作局”出品的官银!
铸造于永乐六年十一月,上面还用了千字文编号,显示它是“第一千陆百七十号”,规制严整。它是当时国库白银的主要样式,专供宫廷使用,这件品相极佳,铭文详尽,流传至今的极少。
八、金代“贰拾肆两壹钱中型银铤”
![]()
重964克,西泠印社2020年拍卖:179.4万
金代官铸,它的特点在于铭文对重量的记录精确到了“钱”,甚至还进行了校秤,刻着“重贰拾肆两壹钱”、“又壹钱”等,这是金代银铤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印证了钱币学家关于金代银铤存在不同等级的论断,而且是目前民间发现的唯一一件金代中型官铸银铤,曾刊登于《中国钱币》2011年第2期。
七、清代湖南武冈州地丁银五十两龟宝
![]()
重1860.1克,诚轩2021年拍卖:207万
典型的湖南“龟宝”,造型饱满,宝面开阔,戳记清晰有力。这类银锭是清代地方税收的重要实物,代表着当时白银货币的流通形态。品相上乘,铸造规整,在收藏市场上同样备受追捧。
六、清代湖南“咸丰六年三月浏阳县钱公慎”五十两银锭
![]()
重1871.5克,诚轩2021年拍卖:230万
同样是来自湖南的五十两“龟宝”,在诚轩最巅峰时连拍两件,卖家赚大了。铸造于咸丰六年,通体是黝黑的自然包浆,底部蜂窝状气孔也非常独特。整体保存状态完美。
五、清代浙江金华府义乌裕通光绪年月五十两银锭
![]()
重1897克,西泠印社2022拍卖:258.75万
这块银锭来头不小,是目前已知唯一一枚清代浙江五十两银锭!它是清末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合股创办的“裕通钱庄”所铸。
据说这锭银子是由海宁运盐到金华,缴纳的盐税小锭熔化再铸而成,本身就代表了浙江钱庄业的辉煌历史,再加上其独一无二的存世量,拍出天价也在情理之中。
四、唐代浙东端午进银一百两银铤
![]()
重达4166克,大晋浩天2014年拍卖:287.5万
这可是唐代的宝贝!铭文写着“浙东道 宝历二年 端午 进银壹铤 重壹佰两”。顾名思义,这是唐代地方官在端午节向朝廷进奉的贡银,是实实在在的“皇家礼物”。
唐代银铤本就罕见,比较清晰的进奉铭文更是让它身价倍增。
三、元代“兴国路”五十两银铤
![]()
重1961克,嘉德2011年拍卖:310.5万
这块银铤是元代的“矿产税银”,由兴国路(今湖北阳新县)用当地的矿产税银铸造,用于上缴国库。
存世量不足十枚,大多收藏在博物馆,流落民间的凤毛麟角。其铭文清晰记录了提调官、银匠等信息,对于研究元代财税史具有极高的价值。
二、金代“承安宝货拾贯省五两银铤”
![]()
西泠印社2024年拍卖:212.75万
之所以把它排在第二,是因为这块银铤仅重197克,从重量来看溢价极高,但它可是中国货币史上的大名誉品!
“承安宝货”是金章宗时期铸造的白银货币,是中国最早的银质记值货币之一,标志着白银从称量货币向铸币的转变。
这枚五两银铤是目前已知唯一的真品,2019年在嘉德拍出94.3万,买家5年后入盒转战西泠,直接翻了2倍还多。
一、唐代“进奉银壹铤壹佰两”
![]()
大晋浩天2023年拍卖:1782.5万
最后这件长得像“银条”的器物,却创造了中国金银锭拍卖的最高纪录,也是“元宝类”首破千万大关。它形如臣子上朝手持的“笏板”,又称“银笏”、“笏形铤”。
此铤包浆状态一流,铭文清晰,是极其罕见的唐代进奉银实物,且品相比第四名那件要好得多!查了一下,目前最贵的金锭是保利2020年拍出的嘉靖五十两金锭,成交价805万。
但这件唐代银铤却比最贵金锭还贵了两倍多,因为它堪称“国宝级”藏品!至于为啥能上拍,可能是因为“回流”之类的理由吧,具体就不得而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