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医保个人账户将取消?卡内余额怎么办,权威解读来了
最近不少人在微信群、朋友圈刷到“医保个人账户要取消”的消息,有的说“2025年7月起全部清零”,有的甚至编造“要改成医疗保障积分系统”,手里攥着医保卡的上班族、退休老人都慌了神:卡里攒了好几年的钱会不会打水漂?以后买药看病还能不能刷自己的账户?
其实这些说法纯属谣言,国家医保局和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早就专门澄清过好几次了 。医保改革确实在推进,但核心是“优化机制”不是“取消账户”,咱们卡里面的钱一分都不会少,而且用法比以前更灵活了。今天就用官方政策和数据说话,把“账户会不会取消”“余额怎么用”这些关键问题讲透,看完再也不用瞎担心。
![]()
一、先给准话:个人账户不会取消!改革是“优化”不是“取消”
“取消医保个人账户”的说法已经传了好几年,但每次官方都明确否认,因为这根本不符合国家医保改革的方向。
国家医保局早就明确表态:当前推进的是“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核心是把个人账户的部分资金调整到统筹基金,用来增强门诊报销能力,从来没说过要“取消个人账户” 。而且改革后,有三项核心权益完全不变,这是国务院2021年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里写死的规矩:
- 余额归属不变:改革前的结余和改革后新划入的钱,都归个人所有,能结转着用,去世了还能继承。
- 个人缴费不变:在职职工自己交的医保费(一般是工资的2%),还是全额划入个人账户。
- 退休待遇不变:退休人员不用交钱,个人账户里的钱依然由统筹基金按规定划入。
举个例子,惠州2025年刚调整了划入比例,在职职工个人账户只进个人缴费的钱,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但账户本身还在,退休人员每月还能定额划入136元 。这说明账户是“调整存钱方式”,不是“直接取消”,那些说“账户要没了”的谣言,纯粹是歪曲政策。
二、重点解答:卡内余额怎么用?这5种方式都靠谱
大家最关心的“余额会不会没用”,其实完全是多余担心——现在个人账户的钱不仅能自己用,还能给家人用,甚至跨省都能用,比以前实用多了。
1. 自己用:买药、门诊、体检都能刷
这是最基础的用法,在定点药店买感冒药、降压药,去医院看门诊的挂号费、检查费,都能直接刷余额抵扣。2025年不少城市还扩大了范围,北京、杭州等地的余额能付体检费、流感疫苗和HPV疫苗的费用,甚至能买血糖仪、血压计这些医疗器械。
2. 给家人用:近亲属都能共享“家庭共济”
这是近几年最实用的新政策!2024年底国家已经把共济范围从“配偶、父母、子女”扩大到了兄弟姐妹、祖父母等近亲属。只要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上绑定家人信息,你的余额就能给他们买药、看门诊。2024年1到11月,全国个人账户共济金额已经达到444.53亿元,可见大家用得有多频繁 。
3. 跨省用:异地也能刷,余额不“锁死”
以前换城市工作,医保余额可能被困在原地,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支持异地刷卡,甚至能跨省共济。比如在上海交的医保,回成都老家买药能直接刷,还能转账给在河南参保的父母用 。目前河北、江苏、四川等31个地区已经开通了跨省共济试点,后续还会全国铺开。
4. 特殊情况能提取:这3种场景可领现金
虽然余额主要用于医疗,但符合条件也能取出来:参保人去世,家属能全额继承;跨省转移医保时,余额可转可提(比如深圳、广州支持离职后提现);退休时医保年限不够又不补缴,部分城市允许一次性提取。不过要注意,千万别信“代提中介”,这是违规操作,会影响社保信用。
5. 支付住院自付费用:减轻大额开销压力
住院时医保报销后,自己要掏的起付线、报销比例外的费用,也能直接用个人账户余额抵扣。比如住院花5万,医保报3.5万,剩下的1.5万自付部分直接刷余额就行,不用先垫现金。
三、算笔明白账:改革后是亏了还是赚了?
可能有人发现,改革后个人账户每月划入的钱少了(比如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但其实咱们的整体保障变强了,这笔账得从“门诊报销”算才对。
以前个人账户钱少,门诊看病大多得自己掏腰包,一年下来几千块很常见。改革后,统筹基金变充足了,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高。比如惠州调整后,统账结合的职工在基层医院看门诊,报销比例能到85%,年度支付限额也从1000元提高到了上年度社平工资的2%(大概几千块) 。对经常看门诊、拿慢性病药的人来说,报销省的钱远比个人账户少划入的多。
国家医保局有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23年全国医保个人账户累计结余约1.4万亿元,很多人的钱长期闲置,而另一边有人门诊开销大却报不了多少 。改革就是把“沉睡的钱”盘活,让大家从“自己的钱自己用”变成“大家的钱帮大家”,尤其是老人、病人能得到更多保障。
说到底,医保个人账户不仅不会取消,反而随着改革变得更实用、更值钱了。那些“取消账户”“余额清零”的谣言,要么是歪曲政策,要么是伪造文件,千万别信。要是实在不放心,直接上国家医保局官网,或者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上查政策,比听微信群里的小道消息靠谱一万倍。毕竟医保是咱们的“救命钱”,看懂政策、用好余额,才是真的对自己负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