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范稳《青云梯》:彩云之南的铁路传奇

0
分享至

以云南高原一百年的交通发展史为背景,作家范稳写作了长篇小说《青云梯》。

《青云梯》以云南高原一百年的交通发展史为背景,从上世纪初法国殖民者用一列火车撞开了南中国的大门写到滇南独立修建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再写到21世纪高铁高速蜿蜒在云南高原的崇山峻岭。作者通过吴廉膺家族和陈云鹤家族数代人的命运沉浮和两个家族相互竞争帮扶的爱恨情仇来展现一段具有云南边地特色的历史与文化。

关于创作缘起,范稳介绍:“1910年,法国人修通了滇越铁路,那是带着殖民强权和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背景的。当地人最初对火车充满仇恨,这种仇恨不是拒绝现代文明,而是民族自尊心受挫。”他提到,铁路的闯入让身处“人背马驮时代”的云南人看到了文明的落差:“一个马帮队驮运的锡矿,只能堆满火车车厢的一个角落。这时人们才意识到,火车代表的是另一个世界。”

压迫催生了觉醒。三年后,云南的士绅乡贤决定修建自己的铁路——“个碧石铁路”。范稳强调:“这是中国第二条自主修建、自主经营的铁路。轨距只有60厘米,时速仅15公里,但它象征着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这条铁路成为云南人走向现代的“青云梯”。


书影

不要坐在书斋想象,要以肉身丈量

范稳说出了大众对于云南一个普遍的刻板印象——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民族歌舞、服装、饮食琳琅满目,充满了异域情调。“但其实云南还有跟中原文化连得非常紧密的一种文化传统,现代文明的代表——铁路、矿山、公司等等,某些年代云南还领先于内地很多省份。”

为创作《青云梯》,范稳投入近四年时间,深入红河州的田野与史料之中。他介绍:“我的写作分为三步:一年田野调查,一年阅读构思,一年写作修改。”他走下矿井、探访铁路旧址、采访家族后人,甚至因各地热情款待“一路喝酒,喝到牙齿松动”。这些经历让他捕捉到文字之外的温度:“写小说最头疼的是细节。你坐在书房里想象的生活场景,到了现场才发现是错误的。”

范稳进一步补充了这些他意料之外的细节:“书中写到矿工在黑暗隧道中前进的场景,我最初描写他们‘举着火把’。直到我戴上安全帽跟着向导钻进废弃的锡矿坑道,才发现岩壁上全是放置油灯的凹槽。向导说:‘火把会消耗氧气,矿工只用小油灯,灯灭了就得往外跑——这是保命的常识。’这一笔修改,让整个章节的紧张感完全不同。”

“查阅滇越铁路史料时,我注意到‘咖啡’被频繁提及,但直到在碧色寨的老站房里喝到本地人用铁壶煮的咖啡,听他们讲述祖辈如何从厌恶到迷恋这种‘洋玩意儿’,才真正理解文化交融的具象体验——后来书中有一段描写法国工程师与中国工匠分享咖啡的场景,就源于那天的气味记忆。”范稳谈道。

除了这些物质细节和历史细节,一地之风物与文化,更需要亲自体认与感受。范稳在书中写过一场彝族婚礼,原本按照套路设计了欢歌笑语。但后来他在红河县一座山寨亲眼见到新娘哭着唱《送嫁歌》,歌词里全是对父母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恐惧。一位哈尼族文化学者告诉范稳:‘我们的喜悦藏在仪式里,但眼泪才是对娘家最真实的告别。’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是资料里查不到的。”范稳感慨。

这些真实的细节虽然弥足珍贵,但范稳特别强调,田野调查不要仅仅复刻现实,而是获得一种“虚构的底气”。

他以书中“朱家花园”的家族故事为例:“真实历史上的吴氏家族资料有限,但通过走访其后人,我听到许多关于‘分家产’‘送子弟留洋’的碎片化记忆。这些碎片像拼图,让我能够合乎逻辑地虚构出家族宴席上的一场冲突——读者觉得真实,主要是因为情感和文化的逻辑成立。”


范稳

“一个作家的写作就像登梯”

谈及书名“青云梯”,范稳解释道:“在云南修铁路,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具象上也像架起一座云梯;而修铁路的人不断探索、追寻现代化的生活,胸怀青云之志,也蕴含着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气质。”

这种不断探索和勇于向上的精神也表现在范稳的创作过程中,从《水乳大地》到《青云梯》,范稳认为自己最大的成长和变化是写得更慢,但是更自信了。“更慢”是因为“要不断地查资料,一字一句,字斟句酌”,“更自信”是指“通过对地方文化的学习,在写作中,可以对不同民族的文化触类旁通”。

书中融合了百年铁路史、家族兴衰史、民族文化与红色革命四条线索。范稳将朱家花园(原型为建水吴氏家族)作为叙事支点:“朱家是读书人出身的矿商,他们有家国情怀,修铁路是为民族争一口气。但再多的财富也抵不过时代洪流,家族由盛而衰的命运背后,是云南近代史的缩影。”

范稳的代表作有反映西藏百年历史的“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他也著有一部反映滇越铁路修筑史的长篇小说《碧色寨》和反映抗战历史的两部长篇小说《吾血吾土》和《重庆之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动容!38岁瓦尔迪3轮2球意甲乱杀 扛翻27岁意国脚+奔袭半场破尤文

动容!38岁瓦尔迪3轮2球意甲乱杀 扛翻27岁意国脚+奔袭半场破尤文

我爱英超
2025-11-02 06:09:57
国际奥委会:东大你再办一届奥运会!东大:2036年在台北办?

国际奥委会:东大你再办一届奥运会!东大:2036年在台北办?

议纪史
2025-11-01 22:15:03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6万球迷见证!苏超联赛冠军诞生:泰州点球4-3击败南通,一黑到底

6万球迷见证!苏超联赛冠军诞生:泰州点球4-3击败南通,一黑到底

侃球熊弟
2025-11-01 20:26:47
俄罗斯做梦也没料到,红军城破之日,就是乌克兰胜利之时

俄罗斯做梦也没料到,红军城破之日,就是乌克兰胜利之时

策略述
2025-11-01 13:34:59
为什么现在主流舆论要反对躺平

为什么现在主流舆论要反对躺平

大刘说说
2025-11-01 14:41:36
事关黄金税收,两部门重磅发布!对个人购买黄金有何影响?是否会影响金价?专家解读

事关黄金税收,两部门重磅发布!对个人购买黄金有何影响?是否会影响金价?专家解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0:18:10
84年我立下一等功,军长做媒把独生女介绍给我,一见面她就踹我一脚

84年我立下一等功,军长做媒把独生女介绍给我,一见面她就踹我一脚

如烟若梦
2025-10-30 16:12:15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百病不离肝!对肝脏最好的3种食物,一周吃2次,养肝护肝,别错过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11:53:11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9:13:03
确认开始!大批上海人收到官方短信!多区发布公告

确认开始!大批上海人收到官方短信!多区发布公告

极目新闻
2025-11-02 10:17:53
安世中国凌晨发布公告:不存在违约行为,荷兰安世欠付ATGD货款高达10亿元人民币

安世中国凌晨发布公告:不存在违约行为,荷兰安世欠付ATGD货款高达10亿元人民币

极目新闻
2025-11-02 09:27:59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花哥扒娱乐
2025-11-01 20:51:32
威少14中4国王四将108分,字母复出26+11+8难救主,国王逆转雄鹿

威少14中4国王四将108分,字母复出26+11+8难救主,国王逆转雄鹿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02 07:48:01
俄罗斯12月开始发行RMB主权债券,但地点不在我国

俄罗斯12月开始发行RMB主权债券,但地点不在我国

史政先锋
2025-11-01 20:08:57
一家20多口人都在烟草工作,2022年时干成家族企业?国家出手了

一家20多口人都在烟草工作,2022年时干成家族企业?国家出手了

阅微札记
2025-11-01 19:33:46
6人被查,5人被处分

6人被查,5人被处分

蓬勃新闻
2025-11-01 10:39:13
刘强东章泽天出席会议照片被抓拍,刘强东发朋友圈:让我从此在老婆面前没有了自信

刘强东章泽天出席会议照片被抓拍,刘强东发朋友圈:让我从此在老婆面前没有了自信

深圳晚报
2025-11-02 08:56:22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夜深爱杂谈
2025-11-01 21:32:14
被中央通报后,耒阳市委书记表态:严防统计造假

被中央通报后,耒阳市委书记表态:严防统计造假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0:11:10
2025-11-02 10:59:00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4783文章数 50834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旅游要闻

柏林:博物馆里的科学“校园”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