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我国南海海域是全球航运网络的枢纽之一,每年都有约50万艘次商船要通过南海去到全球各地。
南海问题更是全世界一直关注的焦点,多个东南亚国家牵涉其中,长期非法侵占我国南海岛礁。
好在经过我国的多方努力,越来越多南海岛礁的控制权被收回。其中最大的一个面积超8400平方公里,价值不可估量。
![]()
菲律宾贪心不足
这个岛礁就是大名鼎鼎的中沙大环礁,它位于我国南海中部海域,是中沙群岛的主体部分。
中沙群岛的另一部分黄岩岛同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两者共同组成南海的中心地带——中沙群岛。
不同之处在于,中沙大环礁是典型的水下环礁,其礁体被淹没在水下。
而黄岩岛虽然面积没有中沙大环礁庞大,却是南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
它的海水水质达到一级,是珍稀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
![]()
更重要的是,黄岩岛有着无可比拟的军事意义,它扼守着南海海域的咽喉要道。
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让黄岩岛成了菲律宾眼中的香饽饽。
尽管国际社会普遍认同我国拥有黄岩岛主权,菲律宾还是恍若未闻般把黄岩岛列入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内。
甚至把矛头对准我国在黄岩岛上依法安置的主权标志,进行蓄意破坏。
这种恶意挑衅的行为导致南海局势持续紧张,2012年的黄岩岛事件是个转折点。
2012年4月,菲律宾军舰闯入黄岩岛海域,以莫须有的罪名对正常作业的中国渔船和渔民实施非法抓扣与搜查。
为了保护我国渔民的安全,也为了维护海洋权益,我国两艘海监船立即开足马力赶到事发地点,中菲船只发生对峙。
与此同时,我国向黄岩岛增派渔政船和飞机。
我国渔船在保护下安全驶离黄岩岛水域,菲律宾仍不罢休多次试探。
比如派遣考古船到黄岩岛潟湖内开展“考古打捞”、单方面把黄岩岛改名为“帕纳塔格礁”、煽动反华游行、把黄岩岛争端“国际化”等等招数花样百出。
任凭菲律宾如何上蹿下跳,我国都寸步不让地坚定一贯立场,用实际行动反对他国对我国领土的非法侵占。
![]()
黄岩岛卫星图
黄岩岛海域内我国各类船只和飞机的数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会奉陪到底。
同年六月,菲律宾从黄岩岛撤出一切船只和人员。
自此以后,黄岩岛处于我国有效控制之下。
我国实际控制中沙大环礁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对黄岩岛及其附近岛礁的控制和管理,中沙大环礁顺理成章地回到我国手中。
从高空中俯瞰,中沙大环礁呈椭圆形,宛如一串蓝宝石项链,美不胜收。
对于中沙大环礁,我国拥有不可辩驳的主权。
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权威资料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我国民众就已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活动。
我国也是第一个发现并命名南海诸岛的国家,东汉的《异物志》、宋代的《岭外代答》、清朝的《南海航道更路簿》等古籍均详细记载了南海诸岛的名称、地形特点、水文现象。
中沙群岛就有“红毛浅”这一古称。
![]()
可见无论政权怎么更迭,世世代代的中国渔民都在南海进行渔业生产,部分岛礁还曾考古到古代中国渔民留下的茅屋、庙宇、和中文字碑。
除了中国典籍,许多外国文献也记录过中国渔民在南海生产生活的事实。
法国1933年出版的《彩绘殖民地世界》杂志中就有言:只有华人居住在南海诸岛,他们还会圈养家畜和栽种果蔬。
不管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法理依据来看,我国都是南海诸岛的所有者,历代政府均对其行使管辖权。
我国收回中沙大环礁有理有据,无需经过任何国家同意。
它可是南海所有环礁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足足有8400平方公里。
要知道,整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陆地面积仅有1106.34平方公里。
各方面价值不可估量
面积大只是中沙大环礁无数优点中的一个,它突出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经济价值、极高的科研价值亦可圈可点。
中沙大环礁四周隆起较高,均匀分布着众多暗沙。
其中部的潟湖哪怕最浅的地方都有九米深,堪比三层楼的高度。
即便如此,中沙大环礁也是我国南海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沙大环礁位于南海腹地,以它作为支撑点可以四面八方辐射到整个南海。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刚好处于海南岛和黄岩岛的中间,在这一连串战略要地中“左右逢源”。
如果在大环礁水位较浅的区域用技术手段建立哨点,那么就可以随时监控到周边海域的动向。
有效遏制外部力量对南海的介入,成为有力的军事屏障,为维护南海稳定发挥实际作用。
在经济方面,中沙大环礁是大部分国际航线的必经之地,对我国的海外贸易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另外,其潟湖内有大量形态各异的珊瑚,形成一道绚丽的水下风景线。
在合理保护和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可以据此开发潜水、生态观光等特色旅游业,带来的收入将非常可观。
再加上潟湖底部的海水营养物质丰富,是名副其实的高产渔场。
总而言之,中沙大环礁蕴藏着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当然,它在科学研究方面同样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由于位置偏远,受人类活动直接干扰较少,中沙大环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被保存得很好,能够为科研工作者们提供不可多得的关键数据。
在2020年度的中沙群岛科考项目中,我国科学家在中沙大环礁开展了水下珊瑚礁地质钻探,进一步证实了长棘海星灾害已波及到中沙群岛。
中沙大环礁的价值立体而多元,不是简单的图表数据所能概括。
正因如此,守护好、利用好这份自然遗产,不仅关系着我国的海洋生态安全,更是中华民族富强自立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全文),新华社,2016-07-13
中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0年度综合航次任务完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8-07
黄岩岛对峙满一月 专家称中方有实力奉陪到底,中国新闻网,2012年05月10日
中沙群岛:隐伏在海下的暗沙群,三沙市人民政府网,2014-02-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