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朝太监净身有漏网之鱼吗?宫女道出其中真相,老太监都讳莫如深

0
分享至

文|老达子

  • 本文共2823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前言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刻在中国人骨血里的执念,连剪头发都要选吉日,更别说动身上最金贵的部分。可对于清朝想进紫禁城当差的太监来说,净身却是一道逃不过的生死关:要么断了根换个温饱的差事,要么留在民间挨饿受冻。

按理说,这是宫廷最严肃的入门程序,可晚清以来,民间却突然疯传一种说法:有些太监净身没断干净,悄悄留了点残货,能和宫女对食,甚至逛窑子。



这种说法越传越邪乎,连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能掰着手指头数宫里的某某公公就是例子,好像真见过似的。可这事儿到底是真相,还是编出来的谣言呢?今天老达子就来扒一扒真相到底是什么~

净身、验身、复检三道铁闸

清朝太监入宫,第一步就得过刀儿匠这关,不是随便找个屠夫挥刀,得是宫廷认证的官刀儿匠。当时北京城里只有两家: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和地安门方砖胡同的小刀刘,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户,连刀都是用了几代的月牙刀。

净身的流程也有严规:先让要当太监的孩子(大多是穷人家的男孩,十二三岁居多)签生死状,再用热胡椒水把下身泡透,一是消毒,二是让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刀儿匠下刀前,得把鸡、鸭、鱼三碗供品摆在祖师爷牌位前,嘴里念叨祖师爷赏饭,一刀下去,再无回头路,才敢动手。

动完刀不算完,第一步自检是用石灰吸干水分,升(容器)盛之,包以红布,置于房梁,称红布高(升),象征步步高升这叫存宝,等太监老了出宫,要是想全尸,得拿银子赎回去。

接下来是验身:净身完的孩子得在刀儿匠家躺一个月(叫养伤),然后由刀儿匠带着去内务府报到。内务府会派司礼监的太监(都是入宫二十年以上的老人)和敬事房的嬷嬷一起验身。嬷嬷们是太后或皇后的心腹,眼睛毒得能挑出宫女衣领上的线头,连皮肤有没有凸起都要摸三遍。

最绝的是复检:入宫三个月后,内务府会再把新太监集中起来查一遍。这是怕刀儿匠偷工减料,或者孩子恢复时长了点儿。乾隆年间的档案里明确写着:新太监入宫,必由敬事房总管带至净室,令其脱光下身,由两名老太监用竹片拨弄检查,连毛囊都要扒开看。真有半点儿残留,立刻押回刀儿匠家补阉。



验收过程有没有漏网之鱼呢?

清代太监净身制度是非常严的,真正能在200多年的档案里查到真名实姓的“净身未净”事件只有3起,再加上无名批次的差不多11人,整体的比例都不到万分之五。

而且只要是被复检发现,一律回炉补割,刀儿匠也会被停差罚银,所以“漏网”的代价极高,基本就是零容忍。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内务府档案里,有这么一条记录:“此次新交太监三名:王进福、李顺、张二格,复检未净,即日押回刀儿匠张德全补割;张德全罚银一百两,停差三年,仍出具甘结,嗣后再有疏失,永远不准承差。”

说的就是三个新太监入宫后复检,发现未净(不是没割,是割得不够彻底,还有残留的组织),立刻被押回刀儿匠张德全那里补刀。张德全的惩罚也重:罚银一百两(相当于普通太监三年的俸禄),还被停了三年接活的资格。这等于断了他的财路,比打他一顿还疼。

另外两起官方点名的案件分别是嘉庆六年(1801)的双福案和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王来旺案

从这些档案的记录是可以看出来:清朝对净身不彻底的容忍度是零。哪怕是没割干净的小差错,都要立刻补阉,连刀儿匠都要受重罚。

慈禧贴身宫女荣儿怎么说?

1991年,紫禁城出版社出了本《宫女谈往录》,口述者是慈禧的贴身宫女荣儿(跟着慈禧二十多年,后来嫁了个太监,新中国成立后还住在北京)。这本书被很多自媒体剪得面目全非,要么截宫里传某某没割干净,要么编荣儿说过太监有私情。可原文里荣儿的话其实特别明确:

宫里人传某某没割干净,那都是编排。老太后最忌讳这个,谁敢拿脑袋开玩笑?验身的时候,主子们派的心腹嬷嬷都在旁边盯着,真有一点儿差错,刀儿匠先掉脑袋。

荣儿说,她当年跟着慈禧的时候,见过一次验身:有个新太监,长得白白净净的,验身时嬷嬷用竹片拨了拨他的下身,突然皱着眉说不对。立刻让人把刀儿匠传来,当场扒开那太监的裤子看:原来刀儿匠割的时候,把皮留得太长,看着像没割干净。

原文记录:
我(荣儿)跟着老太后的时候,见过一回验身。那孩子长得白,裆里皮肉多,老嬷嬷用竹篾子一拨,回头就摇头。敬事房立刻把刀儿匠传来,当场又剥了裤子看,原来是皮留得太长,看着像没割净。刀儿匠跪地直抽自己嘴巴,说‘祖师爷责罚’。后来交到内务府,打了二十板,还认罚五十两银子。宫里人背后传‘谁谁没割干净’,那都是编排。老太后最忌讳这个,验身的时候,太后、皇后派的心腹嬷嬷都在旁边盯着,谁敢拿脑袋开玩笑?
入宫以后,逢节令或要抬房(升等)之前,敬事房还要再查一次,真有一点含糊,先拉出去补割,这不是害人,是救他的命——真让上头知道了,刀儿匠和太监都得掉脑袋。

结果刀儿匠噗通就跪下来,抽自己嘴巴子,说祖师爷罚我。后来那刀儿匠被押去内务府,打了二十板子,还赔了五十两银子。



荣儿还说:宫里的规矩,太监入宫后每个月都要查身子。由敬事房的老太监带着,去净室脱了裤子检查。真有没割干净的,不用太后说,敬事房先把人拉出去补阉。这不是惩罚,是救他的命:要是真让太后知道了,刀儿匠和太监都得掉脑袋。

民间野史为什么爱信?

既然制度这么严,为什么民间总爱传太监没割干净的野史呢?

光绪年间,上海有份火得发烫的通俗画报叫《点石斋画报》,堪称当时的八卦顶流。它不登正经新闻,专门写宫廷秘闻奇人怪事:今天画某太监夜闯储秀宫和宫女私会,配文说此公净身未净,尚存残根。明天再写个净身房师傅收了十两银子,故意留一手,还画了个师傅偷偷藏刀的细节。

其实《点石斋画报》的记者连紫禁城的门都没摸过,所有内容都是听茶客吹的自己瞎想的。但架不住老百姓就爱听这种禁区里的刺激事啊!当时宫廷对民间来说是神秘黑洞,越离经叛道的内容越卖座。报纸印得越多,谣言传得越广,太监没净彻底就成了全民都在聊的话题。

1912年清朝垮台,宫里的太监被赶出来一大群。这些太监大多没文化,也不会做买卖,只能跑到北京的茶馆、戏园子卖宫廷秘密,毕竟当过太监是他们唯一的优势。

比如有个叫周福的老太监,天天蹲在隆福寺的茶馆里说:“我当年在乾清宫当差,见过一个王公公,那家伙净身时偷偷塞给师傅五两银子,师傅就没把他切干净!后来他和景仁宫的李宫女好上了,还偷偷在外面租了房子!”听众一好奇,就往他桌上放几个铜钱,周福越说越玄,甚至编出王公公生了个儿子,现在在天津卖包子的鬼话。



其实这些都是太监们为了讨口饭瞎编的。净身是宫廷最严格的程序,敢收银子留一手?师傅会被砍头,太监自己也活不了。可老百姓哪分得清?只觉得当过太监的人说的,肯定没错。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金庸的《鹿鼎记》火得一塌糊涂,韦小宝冒充太监进皇宫,没净身,还泡了建宁公主,娶了七个老婆!这种爽文剧情太戳人了,大家记住了韦小宝,也跟着觉得原来太监可以不净身啊。

后来的影视剧更添油加醋:《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加了太监刘全净身不彻底,逛窑子被抓的梗;《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编了太监偷偷和宫女生孩子的剧情。越演越像真的,到现在连00后都觉得清朝很多太监没净彻底。

可其实韦小宝是小说里的虚构人物,历史上根本没有没净身的太监能活过紫禁城的入门检查!

说到底,太监净身不彻底的谣言,不过是晚清小报赚流量、民国太监混饭吃、影视二创博眼球的共同成果。它满足了普通人对宫廷禁区的好奇,却和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毕竟对清朝宫廷来说,净身是底线中的底线,敢偷留残根?轻则打死,重则株连全家,没人敢拿命开玩笑。

老达子说

清朝太监有没有净身不彻底的?从制度和档案看,几乎没有,就算有,也是没割彻底的小差错,立刻就会被补阉。而民间传的太监和宫女有私情,大多是编出来的戏文,宫里的规矩比针尖还细,谁也不敢拿脑袋赌没割干净的风险。

荣儿晚年说过一句话,特别实在:宫里的人,连打喷嚏都要捂着嘴,谁敢犯净身的错?刀儿匠的刀是吃人命的,验身的嬷嬷是吃规矩的,连太监自己都怕。毕竟,没割干净的话,死的不是别人,是自己。

说到底,清朝太监的净身,从来不是手艺问题,是制度问题——当每一道程序都拴着人的脑袋,漏网之鱼自然就成了传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清华姚班毕业天才、量化大佬出新书:《ren妻约会指南》

清华姚班毕业天才、量化大佬出新书:《ren妻约会指南》

吃瓜体
2025-11-02 16:31:48
英超下课第4人!0-3惨败 稳居倒数第1 中国老板忍无可忍

英超下课第4人!0-3惨败 稳居倒数第1 中国老板忍无可忍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02 20:49:25
知名教培机构关门,总部:都是冒牌!家长傻眼:花5万只上了1节课

知名教培机构关门,总部:都是冒牌!家长傻眼:花5万只上了1节课

新民晚报
2025-11-02 16:05:33
鹤城警务,请给上官正义一个明确说法!

鹤城警务,请给上官正义一个明确说法!

方清云
2025-11-02 19:13:40
马杜罗有危险,高市早苗是个狠角色

马杜罗有危险,高市早苗是个狠角色

山河路口
2025-11-01 13:54:24
争议!全红婵与王伟莹第2跳明显不在同一节奏 裁判打出8分同步分

争议!全红婵与王伟莹第2跳明显不在同一节奏 裁判打出8分同步分

风过乡
2025-11-03 08:22:39
美国过一次万圣节,就要扔掉10亿磅南瓜垃圾!他们为何不吃南瓜?

美国过一次万圣节,就要扔掉10亿磅南瓜垃圾!他们为何不吃南瓜?

怪罗
2025-11-01 23:02:19
安德鲁,劣质基因隔代遗传的接盘侠

安德鲁,劣质基因隔代遗传的接盘侠

石辰搞笑日常
2025-11-02 03:56:42
上海赘婿带小三医院产检,遇妻子后续:小三是乘务长,赘婿是律师

上海赘婿带小三医院产检,遇妻子后续:小三是乘务长,赘婿是律师

汉史趣闻
2025-11-02 16:16:58
黄金要征税了,两部门发布新政,博主:更要去买黄金,晚了就买不到了

黄金要征税了,两部门发布新政,博主:更要去买黄金,晚了就买不到了

回旋镖
2025-11-02 17:18:39
于海青:为何说越来越多城投开发以及城建相关老总被查发人深思?

于海青:为何说越来越多城投开发以及城建相关老总被查发人深思?

于海青
2025-11-03 00:27:43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刘强东“卖萌”:从此在老婆面前没了自信!如今东哥还“不知妻美”吗?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刘强东“卖萌”:从此在老婆面前没了自信!如今东哥还“不知妻美”吗?

新民周刊
2025-11-02 16:21:24
3-1!超级射手双响10轮13球 12.1亿战舰掀翻大黑马5轮4胜重返前二

3-1!超级射手双响10轮13球 12.1亿战舰掀翻大黑马5轮4胜重返前二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3 02:32:59
情谊!加索尔全家多年陪伴瓦妮莎一家过万圣节 化身机器人总动员

情谊!加索尔全家多年陪伴瓦妮莎一家过万圣节 化身机器人总动员

醉卧浮生
2025-11-03 07:30:24
确认开始!大批上海人收到官方短信!多区发布公告

确认开始!大批上海人收到官方短信!多区发布公告

极目新闻
2025-11-02 10:17:53
张俊豪被撞成重伤一年后身亡,其父母:每次看见儿子的遗物都特别难受

张俊豪被撞成重伤一年后身亡,其父母:每次看见儿子的遗物都特别难受

极目新闻
2025-11-03 08:34:23
小米员工晒自家地库:两位邻居跟自己买同款YU7 同一个颜色、同一排车位

小米员工晒自家地库:两位邻居跟自己买同款YU7 同一个颜色、同一排车位

三言科技
2025-11-02 13:30:07
刚复出就夺冠!全运会跳水女子团体:全红婵领衔广东队轻松卫冕

刚复出就夺冠!全运会跳水女子团体:全红婵领衔广东队轻松卫冕

全景体育V
2025-11-02 20:53:11
被求援?俄罗斯回应了

被求援?俄罗斯回应了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2 12:53:08
王家卫的崩塌,早有预兆!

王家卫的崩塌,早有预兆!

文艺馆
2025-11-02 21:07:26
2025-11-03 09:15:00
老达子 incentive-icons
老达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60文章数 1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美防长针对中国发出尖锐"警告" 随后说法又变了

头条要闻

媒体:美防长针对中国发出尖锐"警告" 随后说法又变了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韦达定理构方程,实在是太巧妙啦!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