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觉得,现在的银行,好像有点“不正常”了?
以前,银行多高冷啊。你去办个业务,柜员都板着个脸,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感觉你欠他钱似的。
现在呢?又是送娃娃,又是搞活动,就差拉着你的手喊“亲”了。
前阵子,平安银行那个活动就特别火,说新开户存五万块,就送一个现在最火的LABUBU娃娃。这招一出,立马就火出圈了。当然,因为这事儿有点违规,很快也就被叫停了。
![]()
送娃娃还只是开胃小菜,有些银行的“创意”,更是让你看不懂。
武汉那边一度传出一个新闻,叫“坐地铁可抵扣房贷”。
听着是不是天大的好事?感觉每天上下班坐个地铁,就能把几十上百万的房贷给坐没了。
结果仔细一看,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
那个所谓的“抵扣”,抵的不是房贷,而是你在他们银行办的消费贷的利息。说白了,这就是个营销噱头,目的就是为了引诱你去他们那儿办消费贷。
那么银行到底在急什么?为啥要这么拼,甚至不惜耍点小花招呢?
说白了,就是日子不好过了,被逼的。
银行最主要的赚钱法子,就是吃“利息差”。
它用比较低的利息,把你我的存款收进来;再用比较高的利息,把钱贷出去。中间这个差价,就是它的主要利润。
可现在,这个差价,已经薄得像一张纸了。
最新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已经收窄到了1.43%。
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银行每借出去一百块钱,辛辛苦苦一年,也就赚一块四毛三。
更要命的是,这个利润率(1.43%),已经比银行收不回来的烂账率(1.51%)还要低了。
也就是银行辛辛苦苦赚来的那点钱,还不够填烂账的窟窿。
这种压力下,银行能怎么办?
一边,是拼命压低你存款的利息。
所以,你发现没有,现在往银行存钱,利息低得可怜。大额存单都很少能看到2%以上的了,很多都正式进入了“1字头”时代。
![]()
另一边,是拼了命地想把钱贷出去。
房贷这边,大家都不怎么借了,甚至还在提前还。银行只能把目光转向消费贷。年初那阵子,消费贷的广告满天飞,利率一降再降,就差跪下来求你借钱了。
后来也是因为价格战打得太凶,风险太大,被监管叫停了。
现在,银行最缺的,是那些资质好、愿意借钱的优质客户。为了抢这些人,银行甚至开始给各种中间渠道“返点”,这都是以前不敢想的。
![]()
实在不行,就开始“开源节流”。
为了增加点收入,各种以前没听说过的服务费也冒出来了。跨行取个钱要手续费,开个存款证明也要钱,信用卡年费也开始收紧了。
所以你看,银行搞出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动作,不是因为它变时髦了,而是它真的急了。
那个我们印象里高高在上、旱涝保收的“铁饭碗”,正在被市场逼着放下身段,学着怎么去拉客户,怎么去跟人抢生意。
这其实是国外银行二三十年前就走过的路。一个低利率的时代,逼着整个行业进行深度转型。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银行的服务可能会更“卷”,但也要睁大眼睛,看清楚那些花招背后,是不是藏着新的“坑”。
一个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开始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